【正見網2012年09月13日】
春秋時期的晉國國君靈公夷皋,是個殘暴荒淫的君主。為了享樂,他下令建造起一處園子,名叫桃園。園中還築起一座樓台,名叫絳霄樓。晉靈公時常登上絳霄樓,和寵臣屠岸賈,一起用彈弓,彈射街上的行人,以此取樂,打得百姓們四處奔逃、或傷或殘,他們卻哈哈大笑。
百姓們背後都在咒罵靈公。靈公不僅如此,還任意殺人。一次,靈公讓廚子煮熊掌。熊掌本來就不容易熟,但靈公卻急著要用熊掌下酒,於是多次派人催促快點。廚子沒辦法,只好端了上去。誰想到靈公嫌它沒煮爛,竟然用銅鬥砸死了廚子,又把屍體砍成一段一段的。
靈公的暴虐,引起了宰相趙盾的不安,於是趙盾去勸諫靈公改過從善。靈公表面上答應,背地裡依舊我行我素。一天,靈公帶著屠岸賈,又來到了桃園。車子剛剛停下,只見宰相趙盾,站在桃園大門的一旁。
靈公回車已經來不及了,只好硬著頭皮走過來。趙盾拜過靈公之後,臉色嚴肅地說:“主公,幾天了,您一直不上朝,不少大事都要向您稟報。”靈公心中忐忑,敷衍地說:“這幾天不太舒服,所以就免朝了。”
趙盾接著說:“既然身體欠佳,為什麼不在宮內休養,反而到這桃園來呢?”
靈公被趙盾一說,立刻紅了臉,“這、這”了半天,也沒回答出來。
趙盾繼續說道:“主公曾說要悔過。如今卻又免了早朝,到桃園取樂。這怎麼象改過的人呢?”
靈公慚愧得低下頭。過了一會兒說:“相國您先回去吧,我一定改過。只是今天再寬容我一次,明天不再來桃園了。”
趙盾搶上一步,用身子擋住靈公說:“進桃園不過是為了取樂。我聽說:有道的君主,應當使臣民們享樂;無道的君主,才只知自己享樂。主公如果僅僅是遊玩,也就罷了,可您(用彈弓射擊百姓)卻以傷殘百姓為樂,害得百姓怨聲載道。這哪裡象個國君的樣子?如果這樣下去,國家可就危險了!我今天不警告您,更沒有誰敢出來說話了。我不忍心看到國家遇到危難,所以冒死勸阻您,讓您回車入朝,痛改前非!”
靈公被趙盾擋住了桃園大門,又被義正辭嚴地說了一頓,正想往回走,屠岸賈在旁邊搭了話:“相國大人的話,雖說是好意,但主公的車駕,已經到了這裡了,難道主公就這麼回去不成?難道就不被人恥笑?相國您不妨行個方便,讓主公先進去。有什麼事情,明天早朝再商議也不遲啊!”說完看看趙盾,又看看靈公。靈公立刻接住話茬:“是啊,明天早朝再說吧!”
趙盾不得已,只好閃開身子,放靈公進園。臨離開時,趙盾瞪了屠岸賈一眼,氣憤地說:“亡國敗家,都是因為你這類貨色!”
進了桃園,靈公有了笑容,屠岸賈卻在一旁嘆起氣來。靈公問道:“你怎麼現在嘆上氣了?”
屠岸賈挑唆地回答:“難道主公您明天還能來桃園取樂嗎?”一句話氣惱了靈公:“豈有此理!自古以來都是國君命令臣子,趙盾竟然管制起君主來了!這老傢伙在一天,我就一天不能安寧。怎麼想個方法除掉他才好哇!”
屠岸賈進一步說:“主公別不是說說氣話吧?”靈公哪經得住這麼一激,於是說:“我一定要殺掉這老傢伙!”
屠岸賈見時機已到,便附在靈公耳邊說出一條計策來。靈公拍拍屠岸賈的肩頭:“事情如果辦成了,記你一大功勞!”
當天晚上,屠岸賈回到自己的府上,秘密召來了一位門客。這人名叫鉏麑(讀除、尼),因為家裡很窮,曾得到屠岸賈的周濟,所以投靠到屠岸賈府中,願意為屠岸賈效力報恩。屠岸賈擺下一桌酒肉,請鉏麑入席。鉏麑知道屠岸賈一定是有事相求,於是不等對方開口,便說道:“我無功受賞,心裡很不安。以前大人您對我有恩,我一直等待著報答的機會,如果您有需要我的地方,即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屠岸賈見鉏麑這麼說,也就直截了當地講了出來:“宰相趙盾把持著國政,又欺侮國君。現在我奉了國君的命令,請你去刺殺趙盾。”鉏麑毫不遲疑地答應下來。屠岸賈親自斟滿一杯酒,對鉏麑說:“我替國君敬你一杯,祝你馬到功成!”鉏麑很莊重地一飲而盡。屠岸賈高興地笑了。
半夜的時候,鉏麑整理好自己的衣裝,手腳麻利地離開了屠府。他借著月色,快速地邁著步子,直奔趙盾的住所。來到趙盾的大門前,只見大門敞開,門外停著一輛車子。鉏麑一閃身,竄進大門裡。正堂上亮著燈燭,他躲在窗後,透過窗欞,仔細向裡觀看:趙盾已經穿好朝服,雙手捧著笏板,端端正正地坐著。原來,趙盾為了不耽誤上早朝,四更多天的時候,就已經起來了;現在正坐以待旦。鉏麑心裡吃了一驚:趙盾在自己的家裡,還如此不忘恭敬,為國家毫不偷懶,怎麼會是象屠岸賈說的那種人呢?他心中不禁想起、聽別人早先講過的、屠岸賈是奸臣佞邪及晉靈公荒淫無道之類的話。想到這裡,他掏出懷中的匕首,拋向台階。
趙盾聽到“噹啷啷”一響,問道:“什麼人?”連問幾聲,都沒人回答。於是他邁出堂門。這時候,鉏麑早已退出院子,只聽他在大門外,高聲說道:“趙相國!我是鉏麑,奉命前來殺您。但我寧肯違背君主的命令,也不願刺殺忠臣。現在,我就要自盡了。我請您提防有人再來行刺!”
趙盾疾忙趕到大門外,只聽一聲沉悶的響聲,鉏麑已經一頭撞在門前的大槐樹上,腦漿迸裂而死!
趙盾命人收拾好鉏麑的屍首,仍舊早朝去了。
正是:
血氣男兒正義身,
受恩施報亦常情;
怎奈良心祖輩傳,
至今尚有雙眼明。
是非善惡看得見,
寧死不做苟且人。
以死明志護忠相,
蒼天有淚為君傾!
(事據《通鑑記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