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螳螂捕蟬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2年12月09日】

【原文】

莊周遊於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1)而集(2)於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3)躩步(4),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5)而搏(6)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7)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8)之。

《莊子.山木》

【註解】

(1)    顙:音嗓,此指額頭。

(2)    集:棲息。

(3)    蹇裳:用手提起衣裳下擺。蹇,音簡。

(4)    躩步:快速行走。

(5)    執翳:用樹葉遮蔽自身,即躲在暗處。翳,音易。

(6)    搏:捕捉。

(7)    怵然:驚懼的樣子。怵,音觸。

(8)    誶:音歲,詰問。

【故事闡述】

莊子在雕陵裡閒遊,看見一隻奇異的鵲鳥從南邊飛來,翅膀長有七尺,眼睛直徑有一寸長,碰觸莊子的額頭後落在栗園中,停在樹上。莊子說∶“這是什麼鳥啊?翅膀大卻不能遠飛,眼睛大卻不能遠視。”於是提起衣裳下擺快步向前,拿著弓彈想伺機射下鵲鳥。

這時,他發現樹叢中有隻蟬正躲在樹蔭裡,因為太舒適而鬆懈下來,完全不知道身後有隻螳螂,用樹葉遮蔽,正撲身向前捕捉它。螳螂抓到蟬後,得意洋洋,同樣也沒有警覺到自己身後有隻大鳥,正伸著脖子啄它。

莊子看到這種情形,驚恐而警惕地說∶“萬物本來就是相互牽累,彼此招災惹禍呀!”於是莊子扔掉彈弓,轉身就要離開,但被守園人發現,懷疑他偷栗子而邊追邊罵他。

莊子回家後,整整三天心情都不好,他體悟到只有時時保有真我,才能不被外物干擾而避於禍害。

後來,從這裡就演變出“螳螂捕蟬”這句成語,比喻目光短淺,只貪圖眼前利益,不顧後患。

【討論】

(1)    如果做事只貪圖眼前的利益,你認為會導致什麼後果?

(2)    莊子認為如何才能不被外物干擾而避於禍害?

【造句練習】

例:他一心算計別人,占人便宜,這次卻螳螂捕蟬,反被人算計了。

例:王老闆做生意一向短視,只顧眼前利益,因此就像螳螂捕蟬一樣,常遭意外的損失。

【課後時間】

請完成下面的成語接龍∶

歸心似箭→箭在( )上→上( )其手→手( )擒來→來( )方長

參考答案∶

歸心似箭→箭在(弦)上→上(下)其手→手(到)擒來→來(日)方長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