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之一:《聊齋志異》的特點及其它

甦醒


【正見網2012年10月14日】

我國小說歷史悠久,經過唐代傳奇、宋元話本的積澱,到明清時期,愈加成熟,蔚然大觀,成為此時最具光彩的文學樣式,並湧現出大批冠絕後世的作品,《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就是其中最為耀眼的明星,代表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成就。歷史上有許多以四命名的門類,諸如書法宋四家、繪畫南宋四大家、元代四家、明代四家等,其實並非是巧合,往往都是歷史的特意安排。四大名著,以其深邃的內涵,高超的藝術,而成為古典文學的典範。更主要的是深刻系統的奠定了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的理念深植人心,為今天大法的洪傳做鋪墊。

《 聊齋志異》也是此時出現的作品,被稱為我國文言小說集大成,短篇小說之王。

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出生於一個敗落的書香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70歲方撤帳歸家。六年後去世,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除此之外,還有大量詩文著作。

《聊齋志異》是其代表作,後人評價甚高,後人也一直將其列入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與四大名著相併論,“文言小說史上的一部巨著”。全書共491篇,包括散文小品,寓言故事,志怪小說,此類最多。小說通過花妖狐魅的描寫,曲折的反映現實人生。描寫了大量動人的愛情故事。例如《嬰寧》寫狐女與王生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美麗純淨,天真活潑,完美的女性形像。《香玉》寫黃生與牡丹花妖的相愛,故事曲折纏綿,表現了正如作者所言“情之至者,鬼神可通”。《小謝》寫陶生與女鬼秋容、小謝的故事。

所有這些小說,無不情節曲折有致,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人物個性鮮明,尤其簡練生動的語言,更是令人稱道。無論敘事、寫人,還是繪景,文辭皆精美絕倫。例如“門前皆絲柳,牆內桃杏尤繁,間以修竹,野鳥格磔其中。”“門內白石砌路,夾道紅花,片片墜階上。曲折而西,又啟一關,豆棚瓜架滿庭中。”語言凝練如詩,清新如畫,後人贊道“鳥語可聽,花香在鼻,精湛筆墨,令人心曠神怡。”

當然,所有這些只是一種表相,留下這些真正用意並不在此。在人類歷史進程中,開創神傳文化、積澱正統理念的同時,舊勢力也安排了它們的一套東西。在本次文明的初期,奠定正統文化的時候,舊勢力就安排了很多負面的東西。當整個人類走向敗落的時候,它又從方方面面穿插了很多風雲人物,引領世人。小說盛行、四大名著問世,舊勢力也弄了它們的東西夾雜在一起,並置於文化的巔峰地位,從而誤導人,變異人的觀念。比如《金瓶梅》如此一部敗壞世情、縱淫惡邪之書,竟然作為名著流傳至今。由於有違正統觀念,以致無人敢承認是該書作者。經過名人的推崇,加上人的慾望,而被世人肯定,堂堂正正的擺到神聖殿堂上了 。惡業之大,無可言表。而《聊齋志異》其實也是舊勢力安排的另一類東西。聊齋是蒲松齡的書房名,“誌異”是記敘奇聞異事,一個“異”字亦頗見其志向和意趣。

他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此後卻屢試不第。以其文采,參加科考幾十年,怎麼連個舉人都不能考中呢?他早年就醉心,39歲時已成之狐鬼小說初步結集,定名《聊齋志異》,並親自撰寫序言性質的《自志》。在其親友極力反對的情況下,仍是執意堅持,這也是屢試不第的原因。科舉不中即是暗示不被正統所認可,正是神意所現。

表面上他一生清貧正直,靠教書維持生計,且文才飛揚,留有大量詩文、俚曲、農桑文字,頗是令後人景仰,不凡的人生給他增添了無限光環,更加迷惑於人,而《聊齋志異》的成功,更是帶來無限的榮耀。

這一切其實只是個假象,真正的後果是,為世人鋪墊了一種理念。作為人的情慾,長期受到傳統文化的規範,夫妻之間尚且受到一定約束 ,而男女之間的放縱更是有違人倫,拿不到桌面上來。現在不是放縱男女之間的情慾,而是無限放大,移情與異類,傾心於鬼魅狐妖,已違天理,人卻不自知,這更反映了舊勢力安排的有序和隱蔽。一方面在書中塑造了大量的花妖狐女,楚楚美麗,近乎完美的女性形像,描寫了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另一方面舊勢力將該書和作者抬高到文壇的巔峰地位,以名人的身份將這一理念確立下來,不再是離經叛道,而是正當的,私下裡可以談論,也可拿上了桌面。人在無知中,痴心妄想,在求什麼,絕不單單是一個個人問題,反映了人心的變異,幻想著與異類相合,夜晚有美人來會,放縱自己的慾望。可怕的觀念,就這樣確立下來。在其帶動下,隨後出現了大量同類小說,談狐說鬼成為一股風潮時尚。

而《白蛇傳》之類也是此一路上延續出的東西。當初在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白素貞還是個害人的蛇精,許仙知情後,驚恐萬分,便求禪師法海救度。於是白蛇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並留偈四句:   “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
  
許仙情願出家,禮拜禪師為師,就雷峰塔披剃為僧。修行數年,一夕坐化去了 。

這本是一個教化世人,勸誡後人的故事,到清代卻慢慢演變成一個追求自由愛情的故事,並被列入四大民間傳說。而慈悲救人的高僧法海卻成了破壞別人婚姻和幸福的反面人物。人在不知不覺中滑向危險的邊緣。當年趙雅芝拍攝《新白娘子傳奇》風靡一時,本人當時也是看得痴迷,對其中的歌曲也常聽的如醉。

本是鬼魅妖孽,原是讓人恐懼的孽畜,搖身一變,化作一個個嫵媚動人的麗人,就忘乎所以,後來即便知道真相,也毫不為意。一碗毒藥,加了些糖,就是佳肴了嗎?繼而放到神聖殿堂上,頂禮膜拜。人哪,在慾望的驅使下,愈加迷失了方向。

如今雷鋒塔已倒,西湖水曾干,而致今日鬼獸遍地,妖孽橫行。這其中是怎樣一步步過來的呢?本來認為是好的,回頭看看很多卻是不正的,現在也是到了清理和剝離它們的時候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