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運用

天清


【正見網2001年09月02日】

每天都看明慧網和正見網的文章,看得多了,覺得更愛看西人弟子寫的文章和體會(從語言上講),他們往往給人感覺形像、實在、純樸、不帶水份。而華人弟子寫的文章似乎複雜得多,有時一句話分成幾句話說,有時幾句話都是在表達一個意思,好像可以縮減一些,更言簡意賅、一語中的。尤其結尾部份,往往差異很大。有的學員習慣了在結尾有一個展望式的「豪言壯語」,而西人弟子這方面就少得多。當我們要指出一個問題時,往往先肯定大方面是好的,然後「但是……」等等。

從小到大,我們在寫作中都形成了許多模式:凡是寫過科技論文的人都知道寫這類文章都需要遵循嚴格的科技語言和規範;寫過議論文的都知道三段論有力度;寫關於人文方面的文章都想體現出思辨性等等。

其實文章是用來表達自己真實心靈感受的。如果我們能破除這些框框,會更能運用自如,隨心而用。小弟子往往沒有這些後天觀念,寫的文章讓人覺得那麼美妙。記得看過一個西人小弟子寫的體會,在他描繪自己去掉了一些私心時,說「我現在和同學分享我的鉛筆芯」。當時看了覺得真是太美好了。他們才是語言大師。有的農村的弟子雖然沒有多高的文化,可是有時他們講出的話那麼貼切、生動。

師父講「越往上去不但這個形像美好,思想也得純淨美好,存在的方式,言談舉止,動作都會發生變化。他們講出的話像詩一樣,這還是一定層次中的狀態。那更高層次更美好。」(《法輪佛法》
(在瑞士法會上講法) )我個人理解,我們大法弟子寫出的真正的好文章不是依靠文采,而是靠境界。記的有一次,有個學員將要去天安門打橫幅,他臨行前的一天晚上和我交流,他當時非常平靜,好像自言自語似的說著對生命、人生的感悟,我聽了真的覺得象詩一樣,而且象兒童寫的,當時心裡想:哎呀,太美好了。而且我發自內心的在笑,但我怕他看到以為我不嚴肅,所以只能是在捂著口笑。而他的口才並不是很好,平時話也不多,只是他那時太純淨了。

也許有些弟子可能覺得自己沒有寫作的水平和技巧,從而障礙了自己寫出美好的文章。其實只要用心去寫,是真實感受,不用顧慮任何形式反而會很好。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