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3年04月17日】
【原文】
鏗善射。常以堋的(箭靶)太闊,曰:“闊如此的,雖終日射何益?”乃取甘蔗插地,百步外射之,終於十發十中。
——《南史•齊宜都王鏗傳》
【今譯】
齊國的宜都王蕭鏗(南朝齊高宗之子,封宜都王)擅長射箭。他在早年,常常認為:用短牆築成的箭靶太寬大,說:“這樣寬的箭靶,即使整天練習射箭,又有什麼長進呢?”便取來甘蔗,插在地上作箭靶,在百步之外,發箭射之。由於嚴格要求自己、磨練自己,他後來終於練就了十次發箭、十次射中的本領。
【附言】
射箭是我國古代男子學習的科目之一,也是冷兵器時代,克敵制勝的重要手段。講求百步穿楊的嫻熟技術,講求在戰場上打擊敵人的時候,能夠百發百中。而要做到這些,必須經過長時間嚴格的練習。蕭鏗認為:用短牆築成的箭靶太寬,不利於練就高超的技術,因此改用細長的蔗杆做靶子,嚴格的、刻苦的練習。他後來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善射者,成為一個神射手,與他當初就對自己嚴格要求,刻苦鍛鍊,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