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3年05月19日】
在傳統國人的觀念中,“勤”是極其重要的、基石性質的。我們常說,中華民族是個勤勞智慧的民族,這話還真不是套話。智慧且不說,單說這個勤,確實是承傳有序、一以貫之的。神農嘗百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周公握髮吐哺,明君宵衣旰食、日理萬機,賢臣夙興夜寐、鞠躬盡瘁,百姓講究勤儉持家。邵雍的名言“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被多少人奉為圭臬,可見“勤”在國人心中的份量。與勤有關的詞,比如勤勞、勤快、勤奮、勤勉、勤謹、勤懇、勤政、克勤克儉、勤勤懇懇,都是百分之百的褒義詞。勤快可以說那是過去人的普遍美德之一。
而與之相反的“懶”,從來都是被批評否定的。有句俗語說,一懶三慌,非常形像的道出了懶的狼狽和危害。過去要說誰是個懶漢,那基本就把這個人否定的差不多了。記得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講懶孩子的故事,今天還有印象的,比如那個很有名的故事:一個孩子很懶很懶,吃飯穿衣手都不抬,全靠大人伺候。有一次,大人因急事需要外出幾天,考慮孩子太懶,難以生活,就烙了一張大餅,中間弄個大洞,套在孩子脖子上,讓他能夠最方便的吃到東西,不至於餓死。可是幾天回來後,發現懶孩子還是餓死了。為什麼?因為他只吃了嘴前邊的那一點。
懶確實要不得。比如一天的生活,本來都是很有序的,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上班,順順噹噹的。要是懶那麼一會床,晚起來半小時、一小時,你看什麼樣。起床、穿衣、疊被、如廁、洗漱、做飯、吃飯、出門,樣樣都成了慌裡慌張,弄不好就要丟東忘西。農民春種夏耘秋收冬藏,勤勤懇懇,自然不誤農時。要是該種不種、該耘不耘,收的時候恐怕就要省事了。再往大處說,人一生的功過也是積累的結果。小過積的多了就可能鑄成大錯,小懶偷的多了同樣可能耽誤大事。
邵雍講“一生之計在於勤”,把這個勤放到何等重要的位置。而他自己就是身體力行的,年輕時讀書,曾經數年夜不沾席,抱膝而眠。蘇秦頭懸樑錐刺骨、江泌追月夜讀、匡衡鑿壁偷光,這可都是真真切切的實事,不是編出來哄孩子的。古代寒儒士子勤奮苦讀的故事實在不勝枚舉啊。就是當代,中國大陸七、八十年代的莘莘學子們哪一個不是經過了數年的刻苦用功,才得以魚躍龍門。
人有好逸惡勞的通病,因為是通病,許多人也就不以為然了。其實,這個東西真的很害人,有多少該成的事都因為這四個字,也就是一個懶,最後荒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