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成語:入木三分

唐蓮 整理


【正見網2013年07月10日】

【釋義】形容寫字極有筆力,也比喻見解、議論的深刻。

【例句】孔子對治學、處世等問題的剖析和論述,入木三分,發人深省。

【近義;反義】力透紙背  真知灼見;略見一斑  浮光掠影  

這個成語出自張懷《書斷•王羲之》。東晉時代,有一位著名的大書法家叫王羲之。他是會稽人,曾做過“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他寫的字,雄勁有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相傳他從7歲就酷愛書法,12歲時在父親的枕頭裡發現前人的書法書,就偷著讀。他練字十分刻苦,經常在水池旁練字,由於不斷在水池裡蘸筆,池水都染黑了。他33歲寫的《蘭亭集序》,是我國書法藝術的寶貴遺產。

有一次,王羲之去看望一位朋友,碰巧這位友人不在家。因為熟悉就進了書房,等了一會,仍不見友人回來,於是他在人家茶几上寫了幾個字,就走了。

後來,這家人想把他寫的字擦掉,可是用力擦也擦不掉,用水洗也洗不淨。還有一次,皇帝在京城郊祭祀,需要更換寫祝辭的木板。這字是皇帝讓王羲之寫的,字看上去飄逸瀟洒,龍飛鳳舞,筆底生風,翰墨吐香,讓人愛不釋手,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祝辭木板,是凝聚著書法家心血的藝術珍品。工匠們要削下王羲之筆力強健、落筆有勁的字,發現字跡已經“入木三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