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二蕭(5):陵甘降虜 蠋恥臣昭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4年02月15日】

【原文】

líng gān xiáng lǔ ,zhú chǐ chén zhāo 。
陵甘降虜,蠋恥臣昭。

ㄌㄧㄥˊㄍㄢ ㄒㄧㄤˊㄌㄨˇ,ㄓㄨˊㄔˇㄔㄣˊㄓㄠ。
陵甘降虜,蠋恥臣昭。

【注釋】

(1)陵:李陵,字少卿,西漢隴西成紀(今屬甘肅)人。飛將軍李廣之孫,李廣長子李當戶的遺腹子。善騎射,有仁愛之心,謙讓下士,甚得名譽,漢武帝認為有李廣之風。後來因戰敗投降匈奴,夷其三族。
(2)虜:古時對北方外族輕蔑的稱呼,此指匈奴。
(3)蠋:王蠋,戰國時代齊國畫邑(今山東臨淄高陽鄉)人。齊退隱大夫,燕將樂毅攻入臨淄,樂毅願封他為將,王蠋以死激勵國人,眾士大夫奮起復國。
(4)昭:戰國時燕昭王。初燕為齊所破,昭王即位後,招納賢士,又以樂毅為將,攻下齊國七十餘城,燕國再度強盛。

【語譯】

李陵甘願投降匈奴,王蠋恥於臣服燕昭王。

【人物故事】

據《漢書.李陵傳》,漢武帝時,拜李陵為騎都尉,率領五千勇士,教習射箭,駐軍酒泉、張掖以備胡人。貳師將軍李廣利征伐大宛,率三萬騎兵出酒泉,於天山攻擊右賢王。李陵自請以率領的五千屯邊步兵,分散單于兵力。北行至浚稽山,與單于相對,三萬騎兵包圍李陵軍隊,匈奴見漢軍少,直往前進攻,李陵拚死戰鬥,千弩齊發,匈奴應弦而倒,退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千人。單于大驚,召左賢王、右賢王八萬多騎兵攻李陵。李陵往南且戰且引,連日征戰,因發連弩射單于,單于退走。此日捕得匈奴兵,言“單于說:‘此為漢朝精兵,攻之不下,日夜往南引誘我們到邊塞,不會有伏兵嗎?’諸位當戶(匈奴官名)和君長都說:‘單于親自率領數萬騎兵不能攻滅漢軍幾千人,以後無法再指揮邊疆大臣,也讓漢朝更輕視匈奴。再力戰山谷間,尚有四五十裡到平地,若不能攻破就回來。’”雙方一日交戰數十回,李陵軍隊又殺匈奴二千多人。匈奴見形勢不利,正要退走,李陵的軍候管敢被校尉侮辱,投降匈奴,詳細說出李陵並無後援,且箭矢將盡。單于大喜,急攻李陵,李陵兵敗投降。

武帝大怒,群臣都怪罪李陵,太史令司馬遷極力為他申辯:“李陵事親至孝,與人有信,常奮不顧身以救國家急難。他素來蘊積高尚品德,有國士風範。今日李陵一發兵失利,只顧保全自身和妻小的臣子隨即詆毀其缺失,陷人於罪,實在令人痛心啊!況且李陵率領步兵不滿五千,深入軍事要地,抑制數萬軍隊,匈奴死傷救助不暇,又召集善於騎射的百姓一起圍攻李陵。李陵轉戰千裡,箭已用完,路已窮盡,士兵張開無箭的弓,頂著匈奴鋒利的刀劍,向北爭相死戰,能得到士卒如此拚死效力,就算古代名將也無法超越。李陵雖戰敗,但他擊敗匈奴的戰功也足以名揚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應該是想立功抵罪以報效漢朝啊!”武帝以為司馬遷想誣毀貳師將軍李廣利,為李陵辯說,將司馬遷施以腐刑。

李陵在匈奴一年多,武帝派公孫敖將軍率兵迎回李陵。公孫敖聽俘虜說李陵教單于練兵以防備漢軍,無功而返,武帝於是殺其家族。隴西一帶的士大夫以李氏為恥。後來,李陵問漢朝使者:“我為漢朝率五千步兵橫掃匈奴,因無援軍而敗,有何虧負漢朝而殺我全家?”使者說:“漢朝聽說你教匈奴練兵。”李陵說:“是李緒,不是我啊!”李緒本為漢朝塞外都尉,匈奴攻之而投降。李陵痛恨家人因李緒而被殺,派人刺殺李緒。大閼氏(yān zhīㄧㄢ ㄓ,單于之母)要殺李陵,單于將他藏到北方,大閼氏死後才回來。單于覺得李陵能力強,把女兒嫁他,立為右校王。漢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兩人向來與李陵友好,派李陵的老友隴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到匈奴召回李陵。任立政請李陵回歸故鄉,富貴無憂。李陵說:“回去容易,但恐怕再次受辱,無可奈何啊!”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漢昭帝元平元年病死。

據《史記.田單傳》,燕軍剛攻入齊國時,聽說畫邑人王蠋很賢能,因王蠋的緣故,就傳令軍中:“畫邑周圍三十裡禁止進入。”不久燕國派人告訴王蠋:“齊國人多敬重你的義氣,我任你為將,封你為萬戶侯。”王蠋堅決辭謝。燕國人說:“你若不聽從,我們就率領全軍屠殺畫邑。”王蠋說:“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我的勸諫,所以我退居鄉野耕田。國既已滅亡,我不能存活;現在又以兵力威脅我當你們的將領,我若答應就是助紂為虐啊!與其活著而無信義,倒不如被烹煮而死!”於是王蠋把脖子綁在樹枝上,拚命用力致斷頸而死。齊國以前的官員聽說此事,說:“王蠋只是個平民百姓,能堅守道義不向北方的燕國屈服,何況居官位享有俸祿的人呢!”於是他們會合前往莒城,尋求齊湣王之子,立為齊襄王。

【說明】

漢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漢朝派使者接回蘇武。李陵備酒恭賀蘇武說:“如果漢朝暫且寬恕我的罪過,保全我老母,鼓舞我大辱下的夙願,劫持單于,如曹劌(gui ㄍㄨㄟˋ)劫齊桓公柯盟之時,這是我從前所不敢忘的。收捕誅殺我家族,為世間奇恥大辱,我還又顧慮什麼呢?算了!讓你知道我的心罷了!我這異國之人,就此一別成永訣!”李陵起舞歌唱:“走過萬裡啊穿越沙漠,為國君率兵啊奮戰匈奴。陷入絕境啊刀箭也毀,士兵多死啊我名聲已敗。老母已死,雖想報恩將歸何處!”李陵淚下數行,與蘇武訣別。(《漢書.蘇武傳》)

三代之將,自李廣至李陵而敗亡。李陵原本想如曹劌般立功贖罪,但蒙冤全家被誅,終至難以回鄉,他無可奈何的心酸,除了蘇武明白,恐怕只有為李陵叫屈而受牽連的司馬遷能了解。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詳細說明了李陵的忠勇及血戰而降的心境,也道盡司馬遷對武帝的忠直、無辜受刑的痛苦。二人雖忠而受辱,然其心載於史冊,留予後人知。

王蠋堅持“忠臣不事二君”,寧死不屈,與漢朝的蘇武有著同樣的節操。當年李陵置酒設樂,勸降蘇武,蘇武說:“臣事君,猶如子事父,子為父死無所恨。”李陵再勸,蘇武說:“自認為已死去很久了!單于一定要我投降,請結束今日之歡,死在你面前!”李陵長嘆:“義士!我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李陵淚下沾襟,與蘇武別去。(《漢書.蘇武傳》)忠臣義士向來把節操看得比自身性命更重要,故自古以身殉節之士比比皆是。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