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真義談究

清欣


【正見網2014年03月09日】

世人對《紅樓夢》的研究已經很長時間了,還分成很多學派,很多人都感覺《紅樓夢》裡面好像藏有秘密,要挖掘出來。但是站在無神論的角度、常人智慧層面是根本不能了解根本的含義的。通過修煉大法,筆者有了一些自己的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如有不合適的地方,還請同修慈悲指正。

一,《紅樓夢》寫給誰看?

第一回中開宗明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言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喜歡讀《紅樓夢》,有的人根本都讀不下去。為何?因為後者根本不是《紅樓夢》的寫作對像。什麼樣的人會喜歡讀,換句話說這書是寫給誰看的?“開闢鴻蒙,誰為情種?”這句話已經給出了答案。是寫給那些“情種”看的。所以曹雪芹說“大旨談情”。

何為“情種”,或可理解為重情,這樣的人普遍性格特徵是,對名與利能夠看淡,但是對於世間的感情,特別是“男女之情”看的比較重,他們大都在尋找像林黛玉那樣的精神伴侶,大概不會承認自己同樣重“色慾”(這問題在警幻仙姑對寶玉說的話中,已經很好的分析這點,就不贅述了)。如果不是這類人,對《紅樓夢》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興趣。

二,為何寫《紅樓夢》?

這個問題其實比較大。簡單的說是作者希望通過自己在人間的生活經歷、修煉體悟來點醒夢中人,早早醒來登上最後的法船。

《紅樓夢》也叫《石頭記》,這石頭的來歷說的很明白,但很少會有人想女媧補天為何剩下了一塊石頭?其實暗示了女媧解決不了這層空間壞滅的問題,舊宇宙的神想不出十全十美的辦法。這石頭必須經過人間的魔煉,最終同化新宇宙的法,才能達到真正補天的目的。所以才有了赤瑕宮神瑛侍者最終要“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而回歸的故事。

提到“石頭”、“悟空”,不得不讓人聯想到《西遊記》。美猴王也是從石頭中生出來的,而且法名是“悟空”,《西遊記》講述的也是修煉過程,修煉過程中比較大的難也是“情”與“色”,唐僧在女兒國就差一點兒沒有守住心性。《西遊記》與《紅樓夢》的結局都是修煉圓滿。

《紅樓夢》開篇已經寫清楚石頭(也就是神瑛侍者)已經在人間走了一遭,回到了仙界,才讓空空道人把記錄在他上面的故事抄錄下來。也就是說它已經達到某種成度的“悟空”了。實際上已經寫明曹雪芹(也許是副元神)寫此書時已經在某個層次悟道了,他一再強調錄寫下的都是真實故事,但“假作真時真亦假”,他不能給人完全破迷,所以很多地方採取了反義詞和隱晦的說法。

有一種可能,曹雪芹記錄下的都是寶玉在人世間輪迴轉世時發生過的故事,他也悟到經歷這些只不過是讓他從“孽海情天”中修煉出來。

他寫這些故事,是為了警示世人,在人生無常中、從情海中超脫出來,最後可以真正得法修煉回去。

三,怎麼來寫?人物原型是誰?

也許是因為什麼特殊的因緣關係,賈寶玉可能在人間很多次都是轉生為“情種”式的人物。也就說這石頭下世後可不只是經歷了一次輪迴。他真的是嘗盡了人間男女的悲歡離合,否則他對於感情中的細微變化不會有那樣深刻的感受。

與他一起在人間演這齣戲的妻子(們),可能反覆出現在他每一世的生活中。但是因為他們都是歷史名人,寫出來的東西不能破迷,所以他採取了特殊的手法,把歷史人物的性格特點切分開,依附在紅樓夢中的不同女子身上。

比如說,在秦可卿的身上發生的故事——她從小是個孤兒,她的公公貪戀她的美色發生關係;在史湘雲身上的故事——她也是沒有了爹娘,多次被用到楊貴妃醉酒的典故;在薛寶釵身上——貴妃撲蝶的典故。其實是把楊貴妃的原型同時投射到了這些人物身上,楊貴妃是孤兒,有著像秦可卿那樣的美色,也有像薛寶釵那樣的端莊,也有像史湘雲那樣豪爽的一面。但是最終因為唐玄宗沉溺與楊貴妃的感情,導致了國家的衰敗,楊貴妃自盡(一說她逃到了日本)以悲劇收場。

而且秦可卿身上不止隱含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悲劇,在秦可卿的臥室的裝飾品中有趙飛燕立過的金盤,暗示了趙飛燕、趙合德與漢成帝的悲劇。秦可卿死後,由王熙鳳主持喪事,而且秦可卿還託夢讓她幫助扶持家族,實際上說的是漢成帝迷戀美色,把國家交給了舅舅王鳳來管理,造成了外戚專權。這些悲劇都在警醒人們,如果太過陷入個人的感情,甚至產生強烈的色慾之心,會導致一個人失去大志,也能使一個國家走向壞滅。

如果可以理解作者把歷史人物原型投射到不同人物身上。那麼還會發現一個細節。書中暗示史湘雲未來丈夫是“衛若蘭”,而秦可卿死後被封為了“龍禁衛”之妻,“衛若蘭”第一次出場就是在秦可卿的葬禮上。其實是曹雪芹暗示了一個人物——“清代第一詞人”、康熙的帶刀侍衛“納蘭容若”。秦可卿的丈夫叫賈蓉,小叔子叫賈蘭,也是為了暗指這一點。賈寶玉在夢中的原配夫人就是“可卿”。納蘭容若的第一個妻子非常賢淑、體貼他,但結婚三年就死了,納蘭因此非常痛苦,寫出了很多詞悼念妻子。納蘭容若是宰相明珠之子,他們家死了人當然葬禮也是非常隆重,但絕對沒有隆重到秦可卿的葬禮那種成度。

秦可卿的奢華葬禮還暗指了另一個人——乾隆帝的孝賢皇后。秦可卿死時,請宮中觀測天象變化的官員來給看日期,還有大太監親自來悼念,而且還有很多萬孫公子路祭,都暗示了這個人物原型與皇宮有關。孝賢皇后的葬禮排場不說空前絕後,在后妃中也可以說是清朝第一了。一個因為乾隆朝當時的經濟實力,二是因為乾隆對孝賢的感情非常深。皇后孝賢是原配,同樣是非常的賢淑、體貼,皇后死後再沒有人能夠代替她在乾隆心中地位,並寫了很多詩悼念妻子。這一點和納蘭容若的經歷非常像。歷史為何驚人的相似?也許這樣的歷史安排都是為了讓他“傳情入色,自色悟空”而作的鋪墊而已。也是告訴世人及早“好了”,人間無常,一切都是命運安排,人應該對情看的淡一些,才不會活的那樣痛苦。歷史記載乾隆自幼與藏密活佛學習修行,即便可能是副元神修煉,主元神也應該能夠超脫出來一些吧。

對於世人來說,“男女之情”也不宜太重。現代人們把“用情很深”,當作了一個褒義詞。實際上,上古時期的人們情比較淡,過著恬淡如意的生活,自然沒有什麼煩惱,一切都是隨緣隨天意,所以壽命要長得多。大家知道《紅樓夢》男女主人公,上演的是因為了結仙界的恩緣——絳珠仙草要報答神瑛侍者的憐惜和澆灌之恩,所以要隨他到世間“還淚”給他。

說到“還淚”,就不能不提到另一個歷史典故——“娥皇女英”,她們是堯帝的女兒,嫁給了舜。在舜死後痛哭不止,淚水滴到竹子上形成了斑竹即瀟湘竹,最後兩人投湘江而死(提到湘水,其實又與史湘雲有關)。而林黛玉叫“瀟湘妃子”住在瀟湘館中,並不是偶然的。“娥皇女英”為何最後傷心欲絕為丈夫殉情?有果必有因。常人也有一句話叫“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真正能做的人恐怕不多。“還淚”的典故,其實在告訴人們,“用情太深”其實是一種互相折磨。如果不能從夢中醒悟,這樣因緣相報,何時能了?

四,秦可卿這個關鍵人物暗含了什麼?

在“太虛幻境”中,警幻仙姑把自己的妹妹“可卿”許配給了寶玉。寶玉和可卿結婚後正恩愛遊玩,卻發現再往前走都是魔鬼,魔鬼要把寶玉拉入萬丈深淵,寶玉大喊救命後驚醒。警幻仙姑主掌人世間的命運與婚姻,其實就是三界的神——情,而她的妹妹“可卿”某種含義上來說就是“情色”的化身。秦可卿判詞就是“情海情天情幻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情”是修煉中的巨大障礙,也可以說是一種“魔”,但她的存在是讓頑石悟空,沒有她的存在石頭還無法磨鍊成真正能補天的石頭。“色”對修煉者和世人來講更是死關,過不去死關,修煉和世人都可能走向地獄,甚至萬劫不復,是十分危險的。

“寶玉大喊救命”這個情節在我個人經歷“情”與“色”考驗的時候,讓自己更深刻理解到修煉的嚴肅性,“情”與“色”如果不能根本上捨去,還想保留一點點,都將面臨非常可怕的後果。

妙玉實際也是寶玉自身的投射人物,在他過去世修煉中,主元神的色慾心並沒有從根本上去除。

有人說《紅樓夢》是不帶淫字的淫書,其實小說裡那面“風月寶鑑”的鏡子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紅樓夢》的另一個名字就是《風月寶鑑》,你要反過來看才行,看到色慾的危害性;你看正面,享受裡面的感情描寫,甚至對色慾想入非非,那樣你就危險了。

何為“紅樓”?其實就是指的三界,開天目的人會看到三界都有情,情看起來是一種粉紅色的物質。人的生命其實都是從上界下凡而來,為的是在最後大劫之前可以真正得到正法修煉返回天界。然而如果你入戲太深,就沒有希望了。設想一下,你只不過是一個演員而已,導演已經設定了人物的命運,你只不過是按部就班在演出而已,哪個角色是真正的自己?而這齣戲的目地是讓你最後能悟到是在演戲,這個夢的目地是讓你最後可以夢醒。

人世間歷史這台大戲中,人們不斷轉生,目地不是為了體會這裡的酸甜苦辣的感受,而是為了能與創世主結緣,同時配合最後的正法創造出各種文化、造就人的思維方式等,這才是大戲的主題。但人們都被分支劇情所迷惑了,就像如果讀《紅樓夢》,很多人不去注意開篇的幾回。但那才是最重要的,那才是生命來世的真正緣由——得法回天。

迷住中的人們快快醒悟吧。執著與情色會造成很多的業力,最終都要自己用痛苦去償還,如果業力太大就要煉獄了,如果因此造成道德底線的崩潰,生命就徹底毀滅了,不可怕嗎?末法之時,大法已經開傳,及時抽身悟道得法,才是最聰明的選擇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