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建築

旋清


【正見網2002年03月18日】

在地球人類文明的不斷更替變遷中,建築一直是人類社會文化活動中最具「生命力」的部份之一。許許多多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遺蹟,至今還留存在世界各地甚至是在海洋和沙漠的深處,有些則同後期文明的「仿造者」甚至是現代建築混雜在一起,閃爍著幽幽古樸的生機。

這裡給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它們能夠保留至今?它們在向後來者講述著什麼呢?歷次地球文明都曾創造了他們各自的「輝煌」,都曾在各自不同的「科學」之路走到了最終的「頂點」,但那些無數的「高科技成果」在地球上幾乎完全銷聲匿跡(或已完全失去其發揮功用時的形態及意義),然而為何同時卻有為數不少的建築卻得以不同程度地保留下來呢?過去我曾經嘗試去思考這個問題,然而由於從現有理論出發,很快就進入到無從下手的境地。

通過修煉法輪大法,反覆閱讀《轉法輪》,無意間發現自己對古今建築的本質差異有了一些較為清晰的認識,在此寫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分享。

通過修煉法輪大法悟到:某種物質敗壞得快一定是因為其構成因素中背離法的成份較多或增加得較快;相反,一個事物長久不壞則說明該事物中順應法的成份較多,並且這種良性因素得到了較好的保持。這種順應法的因素也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道」的體現,而且古人認為人的各行各業中都有「近乎技」的「道」的存在,這也正是規範各行業行為的根本並成為從業者理所應當的最高追求。換而言之,就是當時的人相信神的存在,對神是敬畏的,並且認為應遵從神為人定下的行為規範。從分析古建築遺蹟中一些顯著的共同點,如造型規範、蘊義深刻、規模較宏偉、做工精美協調、富有藝術感染力、材料工藝較為簡單、功能和內部空間相對簡單等等,不難得出其中多數為祭神建築的結論(許多研究人員也持有同樣的觀點)。那麼這些存留的文明建築遺蹟中一定也包含了「人類建築」所應遵循的一些「道」的信息,雖為當時天象之下的「要求」,但其正面因素對當今人類的建築活動或有一定的啟迪。而近一二百年,隨著人類思想的變遷、現代科學的推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湧現,導致人類的建築活動發生了極大變化。尤其是本世紀初現代主義和構成主義興起之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高技派、解構主義、類型學甚至野獸派等各種思潮流派風起雲湧,幾乎改變了人類建築的每一個細節。下面試從幾個角度簡要分析古今建築的不同。

一、對建築與環境關係的不同認識

變革後的現代建築基本上以體現自身個性為主導,「協調」是建立在城市現有的人文景觀及建築空間的意義上,強調與自然環境的對比、強調在此過程中體現出的「邏輯」和「理性」。總的來講,現代建築創作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人思想的終極根源是獨立的人本身」這種認識基礎上的。在近代的發展過程中,與其他現代人類的學支分科一樣,建築學科也趨向更加獨立,成為單獨的一門專業。

古蹟建築則相反,往往著眼於廣泛的「融合」。不論其規模型制如何、所處的氣候地理環境如何,都非常注重同周圍自然環境以至更廣泛意義上宇宙的協調,這是這些建築最基本的共性。大的如古埃及金字塔、小的如中國的亭榭,莫不如此。在許多古老民族的建築理論包括中國的風水學說中都可以看到前人在此方面進行實踐的一些依據。此類學說的基點,在於「神授」的真實體驗和傳承。這種理論多數是突然出現,而不是通過多少代人長期的探索積累實踐修正得來,因此在很多古老民族中都存在對行業祖師的特殊尊敬,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當時的人們相信並不同程度體悟到了神的存在,認識到一切都是神的力量的體現。那麼站在這個基點上的古人,對自然的理解是:自然與人一樣同為神造之物,是為人而造的,是神的「意願」的結果。那麼,他們在從事建築活動時,往往更看重如何在符合神的「意願」即天道的基礎上協調利用自然環境。這種努力本身也被看作是神的「意願」在人類社會包括自然環境中「運行」表現的一部份而非孤立存在,因此如何創造一個符合天意的建築即:一個符合周圍環境乃至更高層次空間物質良性運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份要求的建築,成為建築活動中的首要因素。所以,古人往往不會從現代建築強調凸顯建築及創作本身的角度去思考,更不會把割裂了人與自然及宇宙多種聯繫之後,抽象出來的美學認識--純粹孤立的人的認識作為一種「理性」。

二、對建築造型的不同認識

在當今的建築活動中,賦予建築全新的造型和思想是體現其價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反觀這些古蹟(包括中國及各民族的古代建築),造型都很規範,歷時久遠卻少有異想天開的突破。很多人將其歸因於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限制,其實並不盡然,最關鍵原因在於對建築造型實質的不同認識。現代人趨向不信神或將「神」徹底抽象化,從而割裂了神與人的本質關係,認識不到「造型」真正來源,把它當作是人獨立想像之物,進而喪失了人應有的克制,認為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是建築創作的基本精神之一。

而古人正相反,他們多相信神的存在,並且由於因緣根基的緣故而受到神的點化,從而悟到或看到當時建築造型的實質是來源於更高的層次,有更深的內涵。因此他們更注重於:領悟這種造型的原始含義、儘可能將其在人間完美再現出來同時將自己在其中的經驗嚴謹地傳授與後人等(故中國稱其為匠人)。所以有的現代人會奇怪,那時的人為何不厭其煩地蓋一座又一座幾乎一樣的建築,而一些細部裝飾卻相當紛繁複雜甚至還在不斷地推敲變化,就是因為上述原因。神點化給他顯象,讓他能夠把握住大造型,但要達到「完美」則還需人在沒有完全看清楚的情況下,去「悟」去「權衡」,因為從中也要體現人的功過。而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民族都與相應的神存在上下對應的關係,故在各民族、各地區具體建築的表現上有所不同,這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築領域的一方面內涵。

三、對建築細部裝飾的不同認識

現代建築的細部和裝飾普遍急劇減少,有些甚至到了「沒有」的地步(如很流行的「少就是多」以及「裝飾就是罪惡」等理論,即為其思想的代表),雖然中間經歷了後現代的插曲,但是這種呈現隨意性的所謂「裝飾」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於古建築;這也是因為現代人無法看到這些細部的真實內涵,認為裝飾及細部的存在是一種設計的「偶然」或者是「主觀的美學經驗」所致,所以導致在當代建築創作中對細部取捨改造的「隨意性」,有的簡單到就是一塊「平板玻璃」,也有走到另一個極端的,複雜得讓觀者良久也摸不著頭緒。

古人認為建築的每一部份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都同自身整體、周圍環境以及相應的空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整個大的系統的一部份,因此每個建築部件同樣有深層的意義。在風水理論中可以看到,建築從環境關係、整體布局、具體形式、特定材料、搭建次序、施工時間等等方面都有相應的「規範」。具體到細部則是,每個裝飾都有其相應的不可或缺的功能,不是可以隨意增刪改造的。比如中國古建的屋頂、鬥拱、檐畫、窗欞、壁飾、題字等在不同的單體、不同部位中往往是不一樣的,連每個月亮門都題有不同的名字。古人在這些細部傾注了很大的精力,並非完全出於功能、技術和「美觀」的需求,而是因為上述的古人對建築認識的基點所致。在這種認識中,一個滴水(中國古建檐口的一種構件)絕不僅僅是肉眼所見的一個滴水,上面可能也要鑄字印花;飛檐上也要有仙人走獸等,就是要嘗試去把握這個更深層的規律,以使建築本身達成在相應層次更完美的協調。

四、對建築應用材料的不同認識

現代建築技術變化非常迅速,許多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層出不窮,使自然材料在建築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小,這種現象在城市建築中尤為突出。而視覺效果、物理性能、經濟投資也成為選材的主要出發點。按照目前的認識,這些新技術使得建築及其材料的各方面性能都遠遠優於前人所使用的。然而,那些尚存的古蹟及古建築似乎是對這種看法的一種挑戰,因為相比之下,「高科技」的材料得以保留下來的反倒很少。其實這是因為相生相剋的理在人類空間起作用,人們通過複雜的手段使一種材料某些性能發生了變化,那麼在這個理的作用下,這種材料其他的某些方面或其所處的環境也要發生「平衡性」的變化。比如金屬掛板,平整、容易定製生產但不耐腐蝕,就在上面覆上一層保護漆,可保護漆又會受到太陽照射及寒暑溫差的影響,可能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雨水的酸性也在不斷增強,所以不斷需要新的材料、方法來彌補新問題。因為人們是在想辦法解決面對的問題,因此成功後往往更容易看到成功的一面(分科過細造成的專業化也是一個原因),故稱之為「進步」。但是從更廣、更長的角度去看,帶來的整體副作用也很可能不是當時所能預見到的。

其實古人的技術是很發達的,象西安大雁塔在多次強地震中幾分幾合、應縣木塔在強震後依然完好等,這些歷史久遠的建築的驚人表現,其中奧妙以當今的技術也很難完全理解。但古建築的用材相當原始,基本使用自然材料,較少嘗試創造新材料。除了資源相對豐富的原因之外,還是對神的信仰起了很大作用。他們認為這樣能有力地保證符合宏觀「宇宙」的運行秩序,因此沒有為滿足人各種需求、慾望而作更多的努力,也就沒有走向後果難料的未知領域。

從以上簡單列舉的幾個方面可以看到,古人和現代人的建築觀是根本不同的:古人的基點在「神」,今人的基點在「人」。古人評價一個好的建築,講「宛若天成」「巧奪天工」,評價一個好的手法,叫「神來之筆」,仔細想想它的涵義同現在的「創造」、「創新」、「創意」是很不同的,甚至恰恰是相反的。而神是客觀存在的,久遠遺蹟存在至今也是從一個側面證實了這一點,人類應該從新認識建築這個人類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份。其實就建築領域而言,繼承神所昭示的基本型制就是「守道」,在此基礎上使其更加接近高層空間建築(其真正來源)的真實形像和內涵(雖然對人而言至多是在表面淺層形式上) ,就是「求道」。未來的建築,一定是以人類這層的法為指導的全新的建築,是宇宙大法在人類這一層體現的一部份。

以上的一點認識,是本人學習《轉法輪》後的一點膚淺體悟。真心向您推薦《轉法輪》這一曠世巨著,相信您讀後一定會有更多的嶄新的收穫。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017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