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孔子當政三月,路不拾遺(三文)

曾敬賢


【正見網2015年03月04日】

一、 削弱大夫私家的力量

孔子當時在魯國代理國相。有一次,他對魯定公說:“依照古來聖王的制度,卿大夫不應私蓄武力,封邑也不應超過三百丈大小。這是古代的制度。而現在,魯國的季孫、叔孫、孟孫 :三家大夫的邑都 郈、費、成,皆超過三百丈,請下令削減他們的城牆的高度和長度。”

於是,魯定公命令季孫氏的家宰,也是孔子的學生子路,負責拆除、減縮三家的邑都。

叔孫氏原和季孫氏有衝突,便趁此機會,命費都的宰臣、總管 公出弗擾(人名),以抗拒拆城為由,率領費邑的人民作亂。孔子乃聯合定公、季孫和孟孫的兵力,共同去討伐,擊破了費人。最後,順利地拆毀三家的邑都。

於是,大夫私家的力量,受到削弱。使魯國國君的力量,大大增強起來。使君臣之間的關係,回復到正常。魯國的政令、教化,才得以順利的在全國大力推行。

二、誅殺大夫少正卯

孔子升為魯國的大司寇,併兼國相的職位,面有喜色。

子路問道:“我聽說君子應該是遇到災禍,也不害怕;逢到好事,也不欣喜。如今,老師您才升官,就一臉喜孜孜的樣子。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說:“沒錯,是有這樣的說法。但你難道沒有聽過另一句話:‘能夠身居高位而敬重比自己低下的人,這是一大樂事’的說法嗎?”

於是,孔子開始執政,才七天,就誅殺了大夫少正卯,並下令暴屍三天。

子貢問孔子:“少正卯是魯國的名人,而您剛執政,就下令誅殺了他,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孔子說:“你坐下,我告訴你,天下有五種比強盜殺人還嚴重的罪惡:第一、是內心險惡卻深藏不露;第二、是行為乖張,而意志堅定;第三、是言論偏頗,卻辯才無礙;第四、是認知邪惡而學識廣博;第五、是對作惡的人,廣施恩澤,以便拉攏與聚結。這五大罪惡,只要具備其中任何一樣,都應該誅殺,更何況少正卯是五種都有,少正卯以邪惡的言論,來蠱惑大眾,聚集各方罪惡的勢力,為他私人所用,是標準的奸雄,如果不早日除去,將會成為魯國的大患。從前,商湯殺尹諧,文王殺潘正,周公殺管叔、蔡叔,太公(姜尚)殺華士,管仲殺付乙,子產殺史何,這七個人,雖然生在不同的時代,卻同樣遭到誅殺,都是因為和少正卯一樣,兼具五大罪惡,所以無法饒恕。《詩經》說:‘我的內心又生氣、又憂傷,因為小人成群結黨!小人成群結黨,這事急需提防!”

三、孔子當政三月,路不拾遺

魯國有個賣羊的沈猶氏,總在早晨上市前,讓羊喝一肚子水,來增加重量;又有公慎氏的妻子,生活淫亂;又有慎潰氏奢侈成性、違背禮法。此外,魯國一般賣牛羊六畜的商人,總是屯積居奇,來壟斷價格。

孔子開始當政,由於大力推行仁德,教化百姓,使沈猶氏,不敢再讓羊灌水而賣;公慎氏休了淫亂的妻子;慎潰氏全家搬離魯國。

三個月後,賣牛羊六畜的商人,也不敢再屯積、壟斷。男女分道而行。道路上的失物,無人敢占為己有。男人信實認真。女人貞節柔順。國外的行旅賓客,到了魯國,皆受到周全的接待,像在本國一樣的安適。

(以上均據《孔子家語》)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