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本義系列(31):竊取戰果唬世人,妖言惑眾煽仇恨

慧劍


【正見網2015年11月05日】

---字部“耳、取、虎、虐、言”

抗戰前,共軍被國軍打得抱頭鼠竄、萬裡逃亡。抗戰中,國軍被日軍打得節節敗退、負隅頑抗。而抗戰後,日軍據說竟然是主要被共軍打敗投降的。面對如此鮮明的軍力對比,這種拙劣的謊言卻一直有人在別有用心、自欺欺人的重複,竭力將抗戰勝利的貪天之功竊為己有,其無恥程度真是匪夷所思。

耳 06-122111 同字義,與耳朵有關或情勢類似的,聲音方面的,位於側面的。參見該字。

【耳】( 甲)( 金)甲骨文象形人和動物的聽覺器官。
【耷】從大從耳。耳朵很大的情狀。現義為詞組[耷拉:耳大不挺,向下垂拉]的略用。
【耿】( 金)金文小篆從耳從火。聞聽入耳就熱切響應。形容性情率真、直性,狀態單純而積極。
【餌】小篆從食從耳。放置時像耳朵那樣特意向外明顯露出、以利來食者發現的少量食品。
【珥】小篆從玉從耳。佩戴於耳朵上的珠玉等飾品。泛表類似情狀。[日珥]
【恥、恥】小篆從耳從心。(受到羞辱時氣血沖頭)耳根發熱,有劇烈搏動感的情緒狀態。
【取】( 甲)( 金)甲骨金文小篆從耳從又。以手執其耳(因器皿的上蓋一般可以分離而露出敞口無法抓拿,故多在側面另設把手以供提調,其形狀部位均與耳似)。泛指拿獲、捕捉到手(以供使用)。

“取”部概義同字義。

【娶】小篆從取從女。取得女子(成婚作妻)。
【趣】( 金)金文小篆從走從取。用行走去獲取。指趨近(能引發興致的事物)。

“虎”部概義同字義。

【唬】( 金)金文小篆從口從虎。製造駭人的聲勢(用以矇騙或者恐嚇)。
【虐】( 篆)小篆從虎從爪。(像)老虎用爪子凶暴的抓扯那樣表現為摧殘對待的。

“虐”部概義同字義。

【謔】從言從虐。極盡語言之能事的戲弄。可勁的調侃。

說共軍僅以陣亡16萬的代價就打敗了日軍那是滑天下之大稽,說共軍得益於日寇入侵而死灰復燃並作為抗戰中最大的贏家開始虎大傷人那倒是毋庸置疑。抗戰時劍走偏鋒,只殺掉千八百個日軍就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大戰役了,而內戰時卻窮兵黷武,使數十萬躲過了日寇子彈的中國軍人慘死於同胞的槍口。總傷亡則以百萬計。可嘆禍國之烈,已遠非八年前可比。

外患既除,邪共的口風也馬上改變,重新打起了“階級牌”。士農工商哪個行業和階層都是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伴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而產生僱傭關係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何況這種關係是自願達成、角色是動態轉換的。邪共人為的劃割出一個必須被“革命”掉的所謂“資產階級”,其實只不過是為了給“無產階級”樹立一個敵人、以便向勞苦大眾灌輸仇恨、鼓動他們充當自己借刀殺人的工具、不失時機的實現它奪取政權的野心而已。

言 08-41112121 字部概義:同字義,口中發出的有含義的聲音,泛表對外所做的意思表達,參見該字。

【談、談】小篆從言從炎。(歷時長久、進展火熱的)深度的語言交流。
【詔、詔】小篆從言從召。召告。(古代皇帝召喚臣民前來進見的)通知。
【信】小篆從人從言。人的意思表示。衍義為1詞組[書信:書寫下來的即文字形式語言表示]的略用。2詞組[誠信:能衛護、堅守自己所說的話]的略用。3詞組[信息:自主活動的事物發出的含義性表示]的略用。
【狺】從犬從言。動物表達某種意向的叫聲。
【詼】從言從灰。用語言使得煙消雲散。[詼諧:將所有人的語意落差完全消除(而調劑至渾和狀態)。指語言風趣,化解力強]。
【詁、詁】小篆從言從古。喪失了活動性的、不再有變化的古代的語言文字。[訓詁:使古代語言順暢化(而能被現代人理解的一門學科)]。
【這、這】從辵從言。用於代稱發出的語意所就近指向的事物。
【詳】小篆從言從羊。鬆散而隨意的表達。現義為詞組[詳細:洋洋洒洒的細談]的略用。
【讎、仇】( 金)金文兩隹相對,以言相間。表示以(惡)言憤然相向。(將恨念)做堆集性的表達。對著發泄(宿怨)。該字本無“恨”義。如[《詩•大雅》無言不讎:對來言沒有不殷切作答的]。衍義為詞組[仇恨]的略用。
“讎”和“仇”是不宜合併的。
【仇】小篆從人從九。宄置,敝藏。[《詩•小雅》執我仇仇,亦不我力:將我束之高閣,對我不予力挺][《詩•小雅》賓載手仇,室人入又:客人握在手裡(的酒杯)被侍者再一次給斟滿]。

邪共其實和工人、農民一點關係都沒有,它標榜自己是“工人階級先鋒隊”,只是為了竄到工農隊伍裡去煽陰風、點邪火、挑撥他們凶靈附體般奮不顧身摧毀正常的社會制度。而邪共的目的一旦達到,就把他們無情的拋棄掉——工人任你下崗失業,農民依然予取予奪,“革命老區”照舊貧困潦倒——因為邪共本質上是一群作威作福、爾虞我詐的流氓加惡棍,與這群被利用的“機械工、泥腿子”怎麼可能是一路人?它們為了爭權奪利,體系內部尚且你死我活,哪有好處賜給工農大眾?所以父老鄉親們,醒醒吧,別再自作多情了。這麼多年的血淚教訓應該明白過來,能少遭點暗算就足已稱幸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