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君臣的「互依共生」關係(數文)

慧勉


【正見網2016年09月28日】

一、君臣的“互依共生”關係

燕昭王問郭隗:“我們的燕國是小國,地狹人少,南邊有強大的齊國壓迫,北方又被強悍的外族騷擾,時時有亡國的危險。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確保生存?”

郭隗說:“把臣子當成老師一樣事奉的,才能成為‘帝’;把臣子當成朋友一樣平等相處的,才能成為‘王’;把臣子當成賓客一樣禮遇的,才能成為一霸。至於那些把臣子看成奴才一樣隨意使喚的,差不多一個個都成了亡國之君。”

燕昭王問郭隗:“哪裡有值得尊為老師的賢人?”郭隗說:“像我這樣一個平凡、沒有才幹的人,如果都被你當成師長一樣來敬重,還怕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聞風跑來嗎?不如就從我郭隗開始吧。”

於是,燕昭王以弟子之禮,事奉郭隗,並築台於易水東南,設置千金以招天下之士,是為“黃金台”。

果然,這場“善意騙局”的雙簧演出,極為成功!樂毅、鄒衍、劇辛等人,一個個來歸燕國。燕國迅速強大起來,東下齊國七十多座城,幾乎滅了齊國。後來因燕昭王逝世,他的兒子燕惠王不肖,趕走了樂毅,接下來便是齊國反敗為勝的“田單復國”了。

【簡析】

這段歷史,後來成了敬賢求才的最佳範本之一,也是歷代自認懷才不遇的人,最緬懷的掌故。唐代李白的《行路難》詩詠道: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慧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爛草 ,誰人更掃黃金台?

說起來,昭王和郭隗的合作,十分美好。昭王如願以償的做叫了富國強兵,郭隱也因此尊貴無比。這就是君臣之間的“互依共生”關係。

二、楊因的履歷表

楊因聽說趙簡子廣求天下之士,特地前去拜見,自我介紹是:“我因為和鄰居不和,被迫搬了三次家;事奉過五個不同的君王,也都以罷官收場;現在聽說您廣求天下之士,所以特地前來求見。”

趙簡子一聽,飯也來不及吃完,就趕快吩咐大禮迎接。左右侍臣覺得奇怪:“三次被鄰居趕走,一定是行為不容於眾人;五次被罷官,顯然是事君不盡心盡力。楊因有這八次不良記錄,為什麼還要接見他呢?”

趙簡子說:“這你們就不懂了,就像美女一定遭醜婦妒嫉一樣,在如今這個亂世裡,有才能的人,一定被庸人所排斥;行事正直的人,一定被惡人所憎恨。”

於是,趙簡子以大禮,迎見楊因,經過深入細緻的交談、了解,拜為國相。果然趙國大治!

【簡析】

這實在是一則神奇得不得了的故事,“居鄉三逐,事君五去。”這樣的履歷表,有人敢填寫。竟然也有人敢要這種人。應徵的還是國相,這個最好的職位!這可能是全世界最神奇的謀職術了。趙簡子也是一位高人,卓爾不群!

三、陽晝的釣魚心得

宓子賤出任單父一地的邑宰時,先去拜訪陽晝:“您對我有什麼贈言嗎?”

陽晝說:“我出身貧賤,哪裡懂得什麼治民之道?只有一些釣魚的心得,說給你隨便聽聽;你一投下釣絲,馬上就衝過來吃餌的,這種魚叫‘陽橋’,肉很少,味道又差。另外有一種魚。你不太感覺得到它的存在,也不太肯吃餌,這是‘魴魚’,肉質肥厚,滋味非常鮮美!”

於是,宓子賤上道赴任,還沒進到單父的地界,就有很多人,爭先恐後地出城來迎接。密子賤一看,趕快吩咐車夫:“車子開快一點,陽晝說的那些‘陽橋’魚,都來吃餌了。”

車子直入單父地區,宓子賤立刻親身拜見沒出來迎接自己的、當地賢達父老,請他們一起來治理單父。果然政績很好。

【簡析】

故事寫得精粹,寓意十分深長。中國的神傳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所以應該認真學習,去領會它的精神實質!當今的社會,特別需要宓子賤!

四、蹇卦的意義

《易經》裡的蹇卦 說:“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意思是講:忠直的臣子勸諫君王,為的不是自己能得到什麼好處,而是希望國家能避免危難。君王犯了過失,是國家危亡的開始,見到君王有過失而不勸諫,等於是不把國家的危亡當一回事,這是忠臣做不出來的。但勸諫了三次不蒙採納,也就可以離開了。不離開,則恐怕自己的生命會有危險,這種護惜自己生命的行為,卻也是仁人所應該有的。

至於在勸諫的方式上,孔子贊成用非正面的、隱語婉言的方式,稱之為“諷諫”。因為不勸諫恐怕國家會有危難,勸諫得太激烈,又恐怕自己的生命有危險,雖然說國家遠比自己的生死重要,但是如果丟了性命又不蒙採納,也還是得不到勸諫的效果。所以必須考慮君王的性格,當時的實際狀況,衡量事情的輕重緩急,以找到一個最適宜的勸諫方法,最好當然是能兼顧國家和自身的安危。春秋時,泄治(人名)勸諫陳靈公,而遭到殺身之禍,曹羈(人名)三諫曹君不聽,而離開曹國。孔子作《春秋》,雖然都稱讚兩人是賢人,但真正比起來,曹羈才合於勸諫的禮法。

【簡析】

諫官是中國歷史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僅是中國歷史很獨特的現象,也關係著我們對歷史的權力結構、官僚制度和社會價值觀的理解。這段文字,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均據西漢劉向《說苑》)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