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6年10月28日】
江南地區,河道如網之縱橫,人們往來,多依靠舟楫。南朝時期,官員下任後,大多四處徵調船隻,以運載自己歷年的積蓄,真是連帆而行,滿載而歸。但有一個官員,下任時孑然一身,無物可載,為防江中風浪顛覆,只得在岸邊,取石以壓船,他就是南朝•梁 的江革。
江革(?一535)字休映,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縣以東)人。他在九歲時,父親去世。家中生活貧苦,又無老師教授,但他與弟弟江觀,二人相互勉勵,讀書不倦。當時的中書郎王融、尚書吏部郎謝眺等名士,都很欽重他,謝眺曾經去他家,看望、問候過江革,“時大寒雪,謝眺見江革弊絮單席,而勤學不倦,嗟嘆久之,乃脫其所著襦,並手割半氈與革,給江革當臥具,而去”。
江革出仕後,清正廉明,愛護百姓,懲抑豪強。在擔任秣陵、建康(皆在今江蘇南京,秦淮河以北屬建康,以南屬秣陵)縣令時,“為政明肅,豪強憚之(畏懼他)”。後來,江革調任尋陽(治所在今江西九江)任太守,管理江州府事,“以其清正嚴明,為當地吏員及豪強所憚。”江革在改任御史中丞後,“彈奏豪權,無所避廻”。
梁武帝蕭衍的愛子 武陵王蕭紀,在擔任東揚州(治所在會稽,今浙江紹興)刺史時,頗為驕縱,梁武帝因其長史臧質(人名),性格懦弱,不能匡正蕭紀,就面召江革,委任他為武陵王蕭紀的長史、兼會稽郡丞,掌管東揚州及會稽郡事務,以匡正蕭紀之失。江革有許多門生、故吏,家在會稽,聽說他去上任,都拿著東西(禮物)沿路迎候。江革對他們說:“我通不受餉(都不收受禮物),不容獨當故人筐篚(不做你們這些朋友舊故的籮筐)。”江革到職後,“惟資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廣,辭訟日數百,江革公判辯析,曾無疑滯(無一件延遲不辦)。功必賞,過必罰,民安吏畏,百城震恐。琅邪王騫,為山陰令,贓貨狼藉,望風自解。”在江革的影響下,蕭紀也大為收斂,並逐漸喜好文學。梁武帝知道後,對尚書僕射徐勉說:“江革果能稱職,把我兒子也匡正好了!”遂升任江革為“都官尚書”。
江革離開會稽時,百姓們都十分留戀,又極為惋惜,為表達心意,送去許多東西,但他一無所受。負責送江革返京的官吏,依照舊例,訂下船隻,他亦不接受。“惟乘(尚書)台所給一舸(船),舸艚偏欹,不得安臥。有人對江革曰:‘船既不平,濟江甚險,當移徙重物,以壓輕艚(船輕浪大,容易翻船)。’江革既無物,乃於兩陵岸邊,取石十餘塊,以實之。其清貧如此!”
以後,江革又出監吳郡(治所在今江蘇蘇州)事務,“時境內荒儉,劫盜公行”。江革上任時,卻只有公家配給的仗身(隨從士兵)二十人,百姓都懼怕他不能平息寇亂。江革則不僅不召募兵眾,反而省去了幾個軍尉。他“廣施恩撫,明行制令,盜賊靜息,民吏安之。”
江革一生屢次任外職,為官清廉,專門懲治豪強貪穢,以安民為務,即使是門生故吏的餉遺(贈禮),也絕不接受,所以能做到“民安吏畏”。史稱其“傍無姬侍,家徒壁立,時人以此高之!”
真正廉政愛民的官員,大都不會看重名與利,所看重的是能為百姓做些什麼。這與那些將要離任時,或廣攜財物,或盤剝吏民的官員,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江革正是憑著這樣的清廉作風,才讓百姓們十分留戀,也能使奸吏聞風喪膽。他以其廉潔奉公的品行,成為一時之最。確實無愧於先賢的清公傳統,並能有所發揚光大。
(事據 南北朝十一史之《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