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公孫度善治遼東郡(三文)

陸真


【正見網2016年12月27日】

下面的三個故事,都發生在東漢時期(紀元25——220年)。

一、公孫度善治遼東郡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在北方卻出現了兩片樂土,成為士民百姓嚮往的地方。這就是公孫度所管轄的遼東郡,田疇所治理的徐無山。

遼東郡太守公孫度,看到董卓專橫跋扈,就跟部屬談起:“漢朝快要完了,我們應該團結一心,把本地方治理好,保護百姓安居樂業,留下一塊乾淨土地。”他這樣說了,也就下決心這樣做。

首先,他和周圍的郡、國,聯絡感情。遼東郡的治所,在今天的遼陽市,東邊鄰接樂浪郡,是現在的朝鮮平壤一帶;東北是高句麗國;西方有烏桓部落。公孫度派出使者,帶上禮物,向他們表示友好,互通有無。至於郡內的豪家大姓,誰要違法就誅殺,為平民百姓撐腰。他的地盤擴大了,威信提高了,於是自稱為遼東侯、平州牧,建立漢天子的祖廟,出入都用漢朝的儀仗隊。這裡地方偏遠,中原的文臣武將,正在內戰,誰也顧不上它。逃難的人士,不斷湧入,很快就變得興旺發達起來了。

北海郡的三位名士,同時來到這裡,增添了遼東郡的光彩。王烈是頭一位。他的道德學問都很高,在鄉裡教化百姓,很有威信。有個偷牛的人,被抓住了,向縣令求情:“殺死我,我也甘願,只是不要讓王烈先生曉得這件事!”王烈得知情況後,托人找到偷牛的人,送他一匹布。旁人問及原因,他說:“強盜怕我聽到他的事,是有羞恥之心;知道羞恥,就會改惡向善。我送布去,是鼓勵他以後多做好事。”

過了些天,附近有位老人,在路上丟失一把寶劍,好久才發覺,急忙返回去找,天挨黑時,碰到一位農民,守著寶劍,很熱情地交還給他了。老人很驚訝:竟有這樣耿介的好人!後來把事情告訴王烈,經過調查,原來就是那個偷牛的漢子。

鄉裡的群眾,受到王烈的感化,凡有訴訟爭執,都想求他排解。有兩個人互相爭持不下,要找王烈評理。走到半路,遠遠望見王烈家的住房,二人馬上就想通了,心平氣和地轉身回去,變得互相和睦,友愛起來。

王烈受不住戰亂騷擾,和管寧、邴原,一起渡過渤海,來到遼東,極受公孫度的尊重,公孫度請他當長史。王烈怕推託不掉,便到各地去做生意,表面上給人好利貪財的印象。這樣,才把官位擺脫,繼續自由自在地過日子。

管寧為人清高耿介,年輕時,曾和華歆, 同堂讀書。一天,兩人共同平整菜地,挖著挖著,一塊黃澄澄的金片,翻出土來,管寧一心在挖地,以為是塊瓦片。華歆稍稍注意一看,認得是金子,撿起來丟得老遠。世人根據這兩人不同的態度,更為尊重管寧,說他對財物視而不見,也會對名利漠不關心的,品格更高;華歆嘛,看到金子動了心,雖然丟得老遠,也有志氣,但總還算是稍有名利心的人。

邴原很有毅力,他去外地求學,老師和朋友知道他不飲酒,送來米和肉,聚會送別。邴原笑道:“今天和諸位告別,應該痛飲一番才是啊。”大家都很奇怪:“從沒見你飲酒呀?”

邴原說:“我的酒量很大呢,是怕荒廢學業,把它戒了,才滴酒不沾的。”大家傳杯遞盞,喝了一整天,他沒有絲毫醉意。朋友們都很佩服他的克制能力。

邴原見公孫度,經常批評他們的政治失誤,弄得官吏們很不安神。管寧提醒他:“正人君子,不靠公開露臉,來表現自己。說話不看地點和時間,便是招災惹禍的根源。”勸他趕快離開。公孫度知道了,沒有留難。

公孫度請管寧住進最好的賓館。管寧不願住,找到一處森林中的山溝,搭起茅棚,安頓下來。當時,逃難來的人,都住郡城南邊,他卻住北邊。仰慕他的人,從南邊紛紛搬過來,很快又聚成村落了。

管寧每次和公孫度談天,只談儒家經典,不提當前時事。回到山裡,也專講《詩》、《書》,學習典章制度。公孫度非常敬重他,老百姓也受到他的教化,民風變得格外淳厚。

就像這樣,有了榜樣,又有人提倡,遼東郡又怎能不變成一塊樂土呢?

二、田疇安民敬主

再說田疇的情況:幽州牧劉虞,想和長安的漢獻帝聯繫,找到右北平人田疇,作使者。田疇當時二十二歲,才華很高,告訴劉虞說:“當今天下大亂,盜賊橫行,要是打著使者的大旗,向朝廷送貢品,搞不好會人財兩空的。我看還是不聲不響,保證送到就行了。”劉虞很贊成他的意見。

田疇從自家門客中,挑選出二十位騎士,先出居庸關,傍著陰山南麓,到達朔方,再從南下的小路,直抵長安,向朝廷傳達了幽州的信息。

朝廷要封田疇為騎都尉,留在長安。田疇說:“天子也不得安生,蒙受風塵兵戈之苦,我怎能安心享受榮耀呢?”堅決拒絕留下。等到返回幽州,劉虞已被武將 公孫瓚 殺死了。他(田疇)把皇帝的覆信,放在劉虞的墳頭上,宣讀完畢,才痛哭著離開。

公孫瓚很生氣,抓住田疇質問,為什麼不把回信交給他。田疇說:“漢朝夠衰敗的了!只有幽州牧(劉虞)心裡忠誠,堅持氣節。現在,幾個人沒有野心?我怕將軍看到回信不愉快。才不送來的。你已經殺了無罪的長官,還想迫害講信義的臣子(我)嗎?我怕北方的有志之士,寧可跳進大海,也不會追隨將軍的!”公孫瓚只好把他放了。

田疇回到家裡,聚合宗族親友,飲酒發誓:“劉主公(劉虞)的大仇不報,我們就不在社會上混!”於是一起進入徐無山(在今河北玉田縣東北),找到一片平陽之地,周圍都是山峰,非常險阻。大家定居下來,開荒種地,共同生活。山外的百姓,紛紛逃來,幾年之後,發展到五千多戶。

田疇和父老們商量:“人口多了,分成一個個的村鎮,號令不統一,沒法管理,日子久了會出事的。我想了些辦法,想請大家參詳。”接著,他拿出十條法令:殺人、傷人、偷盜、爭鬥,都要論罪處罰。還有婚姻、禮儀制度,制定學校的規矩,以及保證實行的辦法等等。要大家共同維護,遵守。大家都講仁義和禮儀,共同勞動,團結友愛。

過了幾年,這個山中成了幸福的自由王國,道不拾遺,豐衣足食,文明禮儀,超過了山外所有的地方。名聲傳揚開去,遠近的人,都來參觀,連北方的烏桓、鮮卑等遊牧部落,也送禮物來表示友好。田疇對一切懷著善意來訪的人,都熱情款待,厚禮相答。即使那些只想劫掠的遊民,最後,也都帶著友好的心情,離開了。

三、公孫瓚殺主虐民,結果自焚全家

公孫度和田疇,是為老百姓做好事,歷史上流傳著他們的好名聲。有人卻不是他們那樣,只為自己,苦心經營自己的安樂窩,結果卻很不妙。公孫瓚就是例子。

公孫瓚是幽州牧劉虞的部屬,但他把忠厚老實的劉虞殺了,自己稱霸一方,很是得意。他忘記了部將的血汗功勞,忘了老百姓的支持,挑剔別人的過失,稍不合意,就要殺人。士大夫和富貴人家,名聲比他高的,他便找個法兒,將其害死;對有學問的人,他便將其趕到窮鄉僻壤,去討生活。人們感到奇怪,問及原因,他說:“貴族豪門靠祖傳官爵得富貴,有學識的士人,憑自己能力取得官祿,他們都不會感激我的。不治治他們行嗎?”他所寵信的人,大都是小商販和無業流氓,這些人庸俗愚蠢,唯利是圖,一旦得志,互相勾結,拜兄弟,聯婚姻,欺壓善良,敲詐百姓,弄得天怒人怨。

田疇進了徐無山,一時無力找公孫瓚算帳。可是總有人不信邪。劉虞的從事 鮮于輔(人名),就奮起反抗,他聯合不滿的將士,擁戴劉虞的兒子劉和,攻取了幽州的大部分土地。連北方的烏桓部落和鮮卑首領,也自願出兵,共同聲討不義、貪橫的公孫瓚。

公孫瓚恐慌了,怎麼辦呢?恰好當時流傳著一首童謠;

燕南垂(在燕國的南邊),
趙北際(在趙國的北邊),
中央平合大如礪(中間有塊地方平如磨刀石),
唯有此中可避世(只有這兒可以避亂世)。

公孫瓚聽到這首歌謠,仔細分析,認定涿郡的易城,就是這塊磨刀石。於是把自己的將軍府搬來,在城的周圍開了十條壕溝,再加厚城牆,每邊設置望樓,高五六丈。中間的主樓是堡壘,十丈高,鐵皮做門,自己居住,七歲以上的男人不讓進。外面有公事,遞文件,放下繩子向上吊。還專門找幾個大嗓門婦女,一聲喊叫,傳出裡把路,用來傳達口頭命令。親朋賓客,概不接見,謀臣和勇士,也就漸漸散去了。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干?公孫瓚自知干多了壞事,怨鬼多,心裡恐慌。只說:“我當年趕走南侵的胡人,在孟津打敗黃巾。只要一聲喊,天下便是我的。現在嘛,我老了,無能為力了,不如解散軍隊,搞好農事,大家有飯吃。兵法裡說,有一百個碉堡,任何軍隊也是消滅不了的。我把碉樓圍十層,裝足糧食三百萬石,讓他們去打吧;等糧米吃完,天下大概也就太平了。”

事情並不像他所想的那樣。四年以後,袁紹打到易城,先是硬攻,果然打不下。後來,袁紹把城池包圍,從外面挖地道,直通碉樓腳下,撐著木頭,像開煤礦坑一樣。估計距離夠了,放火燒木頭,地面往下陷,碉樓便傾斜,倒了。公孫瓚直到此刻,才知道:這裡也不是鐵打的江山,周圍連個衛士也沒有,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又該怎麼辦呢?反抗要死,投降也不得活,還得受侮辱。就呆在碉樓裡吧?不死不活更受罪!想去想來,只有自己先動手,便把妻子兒女,一個個地先絞死,然後放起一把火,連碉樓帶人,都化成了灰土!

大公至正的公孫度和田疇,是何等令人尊敬!再看看這個自私貪婪、橫暴殘忍的公孫瓚:像這樣的人,又有什麼意思呢?真是豬狗不如啊!

(事據《資治通鑑》)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