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天災的譴告 (二十)沙暴的譴告

正見網 《人與環境》編輯組


【正見網2002年10月13日】

3. 沙暴的譴告

絲綢之路曾經橫跨歐亞大陸,輝煌上千年。絲綢之路是當時對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稱,實際上並不是只有一條路。第一條是沿著崑崙山北麓到達安息(今伊朗),直至印度洋,稱為南道。第二條順天山南側行走,越過帕米爾高原,到達中亞和波斯灣等地,稱為北道。但西漢以後天山北路又增加了第三條絲路,通往地中海各國,稱為北道,或新北道,原來的北道(即順天山南側行走的那一條)就改稱為中道了。

我們只需將上述古城和古遺址標示在地圖上,並用一條線將其聯結起來,就可以顯示出古絲綢之路大致走向和地理位置。事實是令人震驚的:絲綢南道及其聯結的古城幾乎全部都被深埋在沙漠腹地,只有波浪起伏的荒沙滾動在這些曾經輝煌無比的古城遺址上。這告訴我們什麼呢?

不信佛法人無善心

在塔裡木盆地旅行,沿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周緣的綠洲──若羌、且末、民豐、于田、策勒、和田、皮山、莎車、麥蓋提,一站站走去,無論你走到哪一個偏僻的角落,都可以聽到民間流傳的有關沙埋曷勞落迦古城的有滋有味的傳說。 1300多年前的唐玄奘聽過;1OO多年前的歐洲探險家斯文・赫定和斯坦因聽過;今天,塔裡木的子孫也會講給每個客人聽。沙埋古城的確是一個具有超越時空魅力的故事,雖然經不知多少代人的口口相傳和加工改編,因而出現了許多「版本」,但仍具有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最初記載的那種警示意味。

古代于闐(音田)國(今和田)的北方有一個安樂富足,但不相信佛法的城邦,名叫曷勞落迦。某日,街頭突然出現一個裝束奇特、相貌古怪的遊方僧。曷勞落迦的國王得到稟報,居然下令說:任何人都可以對他掘沙揚土驅逐。於是遊方僧不但化不到齋飯,反而到處遭受驅趕,只有一位禮敬佛像的忠厚長者表示關切,私下提供飲食。遊方僧對長者說,由於本城居民揚沙驅趕我,將會受到滅頂之災的懲罰。我走後,上天將會降下一場沙雨將曷勞落迦湮沒,生靈滅絕。你必須及早離開。

仁慈的長者聞訊連忙四出報信,卻無人相信,反遭譏笑污辱。長者見人們已經無可理喻,只好獨自逃生。遊方僧走後第七天的夜半時分,整座城市正在夢鄉,突然,兇猛的的沙雨伴隨著狂風從天而降,傾刻之間埋沒了這個繁榮的城邦。從此,曷勞落迦變成沙山,永遠沉睡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之中。

迄今還沒有發現曷勞落迦,有人認為是圓沙,是尼雅,或是丹丹烏裡克。如果曷勞落迦不是其中的一個,按《大唐西域記》,圓沙,尼雅和丹丹烏裡克都與曷勞落迦相距不遠,曷勞落迦就是一個還沒有發現的埋在沙漠的另一個古城。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曷勞落迦是絲綢之路上的又一個悲哀。

人心沒有佛法來約束,人就會自私貪婪,道德淪喪。沒有了善心,對來自善心的勸告反而譏笑污辱,即使這已經是最後的機緣。

丹丹烏裡克拜邪靈

丹丹烏裡克遺址範圍南北長2.4公裡,東西寬1.6公裡,原為一片綠洲,有古河床由東南向西北延伸。建築群落如星辰散布在兩側高地。絕大多數建築被沙土掩埋,只露出上部的斷柱、殘牆,少數建築僅剩地基與殘柱。現存建築包括15個建築群。這些建築主要是佛寺、民居,有的附有畜圈、果園等。 建築水平高於尼雅遺址,不但規模大,而且木料切面規整平齊。現仍可見雕花替木、旋制花柱頭、巨大房梁等,可知當時建築宏麗。牆為編笆抹泥牆,房頂可能是平頂。遺址地面可見唐乾元重寶錢、無字無郭錢、剪輪五銖錢、龜茲小錢、石球、陶片、料珠、銅器殘片、鐵器殘片、手推磨盤、木碗殘片、石膏貼壁佛像和圖案等。遺址中有枯死的桑樹等人工栽培的樹木,南部有渠道、農田遺蹟,證明當時生態環境不錯。遺址的時代無疑在唐代,其上限至晚也在南北朝。

當年斯坦因在該古遺址曾發現了兩塊重要木板畫,一塊畫有一奇異的鼠頭神,另一塊畫有傳絲公主的畫像,他印證了當年玄奘西行時的記載,此外他還掘得大量的漢文、于闐文、梵文和婆羅迷文文書以及古錢幣等文物。

在有限的發現物品中,居然有鼠頭神,可見丹丹烏裡克背離了佛教,背離了佛的教誨。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