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2年10月08日】
黃金周長假進入尾聲,作為旅遊大省的雲南,依然以它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四方遊客前來踏訪。然而許多遊人發現,與曾經在網絡上看到的雲南玉龍雪山、梅裡雪山的圖片相比,自己登上雪山後的景象已不再如圖片上壯觀。
第二次到雲南旅遊的山東遊客殷利站在飛來寺景區遠眺梅裡雪山,不無遺憾地感嘆:“明永冰川的退縮現象很是明顯,我上次來的時候谷松雪山還是凍土地帶,現在卻能看到上面的植被了。”
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境內的梅裡雪山是地球上低緯度地區海拔最低的冰川,是當地藏民心中的“神山”,也是海內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近年來,梅裡雪山出現冰川面積減小、雪線上升現象,其中最長最大的明永冰川退縮明顯,以前與兩邊植被直接相連,現在大部分被沙土覆蓋。
據當地氣象局工作人員介紹,過去10年裡谷松雪山的凍土層幾乎看不到植被,而最近5年來,草綠色的植被不知不覺爬上了雪山凍土層,這與梅裡雪山冬天不積雪,夏秋雨水多的反常天氣有著非常明顯的關聯。“梅裡雪山明永冰川的年平均溫度為5至6攝氏度,低於零度以下才會結冰。在1994至2002年間,梅裡雪山明永冰川只退縮了50米,隨後退縮的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2006年以後,經過人工測量,冰川退縮垂直距離達到200米,斜線距離達到2000多米,而且這些年梅裡雪山的年積雪厚度不到50厘米,最容易融化。”
冰川的退縮與斷代,與每一年冰川積雪補給跟不上有著很大的聯繫。特別是2006年以來由於冰川退縮,大量的沙棘樹木瘋狂生長,原先的冰川變成了沙棘林。而2008年至2012年間,由於冰川的下雪量減少供給不足,明永冰川下段出現了大量冰面覆蓋物,而中段則裸露出了黑色岩體。
位於雲南省麗江市以北25公裡處的玉龍雪山同樣是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然而玉龍雪山冰川近20年來同樣出現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後退、冰川面積減小的現象。
針對雪山冰川退化明顯的現象,雲南學者認為,雪山退化已經是全世界都面臨的一個問題,在歐洲,全球氣候變暖已經使阿爾卑斯雪線50年內退縮了100米。而極地冰川消融,很難從根本上遏制。
旅遊開發和生產生活是否會對冰川雪線上移帶來影響?長期致力於旅遊與生態研究的昆明理工大學教授楊世瑜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全球人口密度的增加、工業活動的加劇、污染排放的惡化帶來的氣候變暖是雪山消融加速的癥結所在。即使是沒有人涉足的地方,冰川也在消融,但局部地區的人類活動仍在一定程度加劇冰川消融,雪線的消失幾乎不可阻擋。
“人們為甚麼非要覺得登上了雪山才是真正領略過雪山的風光呢?”楊世瑜略顯無奈,雪山繼續消退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但雪山冰川消融目前還只能治標而治不了本。當地可以通過興修水庫、水塘增加地表水體,增加植被覆蓋來增加雪山周邊的空氣濕度,同時限制過度的人類活動來減少破壞,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積雪、冰川的消融速度。“作為難得的旅遊資源,雲南的雪山同樣也是寶貴的生態資源,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來保護正在消失的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