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海洋大型魚數量只剩10%

嘯宇 方洪


【正見網2003年05月22日】

5月15日的《自然》雜誌刊登的封面文章研究表明,海裡的大魚只剩下10%了。這包括公海裡的魚類:如大金槍魚,箭魚等魚類和大型海底魚如鱘、大比目魚、鰩等。人類的瘋狂捕撈是導致魚類資源急劇下降的根本原因。更令人吃驚的是,由於現代捕魚業過於發達,對於任何一個新發現的魚群,僅需10-15年時間就能捕完其總數量的90%。

文章作者,在加拿大Dalhousie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的世界著名魚類生物學家Ransom Myers說,「從大藍槍魚到巨藍鰭金槍魚,從熱帶石斑魚到寒帶鱈魚,那些捕魚者幾乎把整個海洋搜了個遍,」 他還說,「1950年興起的大規模工業捕魚使全球魚類資源驟減至10%以下,這一切並不是說對某些地區和某些魚群而言,而是在大範圍內,從赤道到兩極的各類大魚種群都經歷著這種變化」。

這項研究證實了從工業捕魚界傳來的壞消息,即有些種類如鱘魚,完全可能在它們的數量恢復之前被捕殺;文章的另一作者,德國Kiel 大學的Boris 說,「人類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被大大地低估了,這些大魚群,海洋的捕食者,一度被人認為是最有價值的魚類,如今它們數量的減少不僅會威脅到這些魚本身和其它靠它們生存的魚類,也可能帶來另外的可能性,那就是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重新組合,這遠在人們的預料之外,沒人知道將來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他們花了十年時間採集世界主要魚類的數據,建立了大型魚群的生物質和成員的變化軌跡,包括了四個大陸架和九個海洋生態系統,時間跨度為從最早研究開始到現在。對於大陸架生態系統,他們運用標準的拖網調查來追蹤大魚群數量減少的情況。

人們一直以為有些區域還有相當數量的魚資源,但是研究結果卻讓人吃驚。為了測量魚類在公海地區的減少數量,研究人員有機會獲得日本遠洋捕魚的數據。日本人以用一種多鉤的魚網捕魚而聞名,他們的活動範圍覆蓋了除極地地區以外所有的海域。這一技術是掠奪性的,可以在很大範圍內,不加區分地捕捉各種魚。「過去這種魚網平均每100 個鉤可以捕十條魚,現在能捕到一條就很不錯了」,Myers說。

「這些數據是我們前所未聞的。」英國Columbia大學的Daniel無不憂慮地說,「這表明了日本人的魚網是怎樣在全球內擴充,就像是紙裡燃燒著的小洞,當這個洞不斷變大的時候,魚拚命往邊緣地區跑,直到它們無處可逃。因為現在捕魚技術提高了,這些數據恐怕有些保守。如果捕獲率下降了10%而捕魚技術又在提高的話,毫無疑問,魚類資源下降的速度比他們說的要快得多。」

Myers等人的研究結果對於許多漁業專家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人們認為情況也許不那麼嚴重。對此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Jeremy Jackson 說,「這是因為人們忘記了過去的情況是什麼樣。」他提醒人們,海洋裡曾經到處都是大個頭的魚,人們常可以捕到三米長的劍魚。「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的故事是有真實背景的。」

而Myers認為,不僅魚的數量減少了,很多種類的魚不等到長成年便被捕撈。「它們根本沒有機會繁殖。」

過去人們用「竭澤而漁」來形容只顧眼前利益的急功近利做法,如今人們卻是實實在在地「竭海而漁」了。事情有兩方面,通常我們都覺得科技進步是件好事,但是卻往往忽略了由此而帶來的難以彌補的損失。而更可怕的是人們很容易對這種損失變得習慣,並在貪婪的驅使下,「義無反顧」地走向無可挽回的境地。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

人與環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