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4年01月22日】
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厄爾尼諾現象(注)一直難有定論。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雖然厄爾尼諾現象的總體數量不太可能增加,但是“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卻有可能在變暖條件下更頻繁地發生。本世紀毀滅性的厄爾尼諾風暴可能加倍,成為十年一遇。上一次超強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16年前。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生每隔3-7年赤道東太平洋海水出現不尋常的變暖現象。溫暖的海水會影響全球的氣候,在東南部增加潮濕和涼爽的天氣,在太平洋增加西北溫暖和乾燥的天氣,及其他全球性影響。
《赫芬頓郵報》報導,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在1997-1998年,導致了美國南部大雨、秘魯山體滑坡、非洲龍捲風、印尼森林大火、澳大利亞乾旱、東太平洋的鯷魚漁業驟減。損失估計350到450億美元,全球23,000人死亡。1982-83年肆虐的另一“超級”厄爾尼諾在全球也造成了類似的破壞。
2010年1月28日厄爾尼諾現象造成哥倫比亞乾旱
1月19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論文中,研究人警察告,氣候變化可能會使超級厄爾尼諾事件發生的頻率增加一倍。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研究人員蔡文君(Wenjun Cai)領導了這項研究,研究中使用了20個氣候模型,在溫室氣體變化與不變化的條件下模擬海洋溫度和熱帶太平洋降雨。蔡特別研究了十二月到二月期間厄爾尼諾現象趨於高峰影響最大的階段。
蔡文君說,在溫室效應下赤道東太平洋暖比周邊地區更快變暖,使其海水表面溫度更容易達到最大,因此更容易出現極端的厄爾尼諾事件。
衛星圖像顯示了厄爾尼諾天氣現象,赤道白色區域代表厄爾尼諾的溫暖水域已經從秘魯達到阿拉斯加。
在東熱帶太平洋的表面水溫平均約72°F,比西熱帶太平洋低10°F。蔡文君說,東熱帶太平洋更易變暖會降低兩個地區之間的總體溫度差,使發展出超級厄爾尼諾現象的條件更成熟。具體來說,超級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從上個世紀每20年一次,加倍到21世紀的每10年一次。異常強化的厄爾尼諾現象數量會增加,厄爾尼諾現象的總數量則不變。這項研究還表明,厄爾尼諾對其他地方氣候的當前影響不太可能變化。
澳大利亞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資深科學家崔伯斯(Kevin Trenberth)則對可能發生更多的超級厄爾尼諾現象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說,研究中使用的一些模型大幅高估了過去厄爾尼諾事件數量,對事件的表達和影響的研究做得不好。一些長期氣候模型沒有充分模擬影響厄爾尼諾的其它自然氣候模式。這都影響了模擬結果的可信度。
氣候與社會國際研究所的主任戈達德(Lisa Goddard)也對研究中使用的部份模型有類似評估。不過,她認為研究方法是合理的,如果結果準確,可以對科學家和決策者進行季節預報提供有用信息。
1997-98年超級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了廣泛的破壞,不過美國加州決策者根據準確的季節預報已經提前幾個月投入了額外750萬美元到防洪準備中。雖然該州仍然遭受了11億美元的損失,但比1982-83年超級厄爾尼諾期間損失減少一半。坦帕灣自來水管理者經常使用季節預報和厄爾尼諾現象預報,規劃未來幾個月自來水的供應。
有證據表明,厄爾尼諾現象已經改變。去年一月發表的相關研究顯示厄爾尼諾強度在20世紀增加了大約20%,研究沒有具體將其歸咎於人類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
註:厄爾尼諾
聖嬰-南方振盪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簡稱ENSO)聖嬰現象
東太平洋漁民很早便發現每隔數年,該地的海水就會異常升溫,因此沿海一帶的漁民以西班牙語“El Nino”(音譯:厄爾尼諾,意為“男嬰”或“聖嬰”,因為此種氣候現象通常於聖誕節前後開始發生)稱呼此異常氣候。而相反的現象稱為“La Nina”意為“女嬰”或“聖女(嬰)”,或譯作“反聖嬰”。
海水變暖的範圍主要為太平洋東部與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其出現頻率並不規則,但平均約每4年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現象持續期少於五個月,會稱為聖嬰現象(condition);如果持續期是五個月或以上,便會稱為聖嬰事件(episode)。
根據海水變暖的中心區域不同,又將聖嬰分為中太平洋聖嬰Central Pacific (CP) El Nino與東太平洋聖嬰Eastern Pacific (EP) El N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