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7年06月10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流傳千古的名句。近日又讀到此句,忽然有了不同的理解,我悟到這一句其實是講的另外空間裡真實的景象而不是一種簡單的修辭手法。在另外空間任何東西都是活的,落霞也是一樣,她確確實實是和孤鶩在一起飛的。
王勃寫這首詩的時候基本是一氣呵成的,看了師父的最新講法更加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了。「其實呢,人的身體不是表面這一點點,層層層層都有你的身體,都有你的思想,都有你的細胞,都是你的一個整體;在做一件事情的表面上的行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整個細胞都在運動、都在思考,同時又不在一個空間中。越微觀它的時間是越快,他的能力越大。你這邊你覺的是經過這麼微微一想,可那邊已經想了說不定過去好幾年了,因為它不在一個空間。」 (《大法洪傳二十五周年紐約法會講法》)
王勃另外空間的身體看到了這個景象,這個空間的身體將其記錄了下來。
其實所有能夠流傳千古的名句都是這麼來的,這裡還有這樣的一層意思,詩句同樣是活的,在另外空間有外形、光澤、顏色、味道。《聊齋》裡有一篇文章說有一個人可以用鼻子聞出一篇文章的好壞,過去認為是文學的誇張,現在明白這是功能。不止是文學,音樂、舞蹈、書法,一切藝術作品如果是同化他(她)所在層次的法的,越高他(她)的粒子就越細膩,能量越強,就越能長久。常人的層次是最低的,所以一般的常人中的作品沒有什麼能量,很快就散掉了,也流傳不下來。而好的藝術作品其作者在創作的時候其實身心已經突破了常人的層次,達到更高的更微觀的空間,或者說他們更微觀的身體和思想發揮了作用,只是他自己不一定知道。
齊白石畫的蝦,徐悲鴻畫的馬為甚麼能讓人感到活靈活現呢?原因就在於此。當然這種情況出現的比例不管是對具體的人還是對這一類人而言,總體來說都很小,所以能流傳下來的東西在比例上是很小的,而哪些能夠傳,能夠傳多少,什麼時候被創作出來,也是被神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