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義」談起

如一


【正見網2017年08月04日】

《水滸傳》裡也講到「義」,江湖義氣。江湖人相遇,要情同手足,義同兄弟,不能做出賣兄弟,陷兄弟於不義之中的事,否則被視為不義之人。一百單八人相聚於水泊梁山,願望就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分彼此,真正的義同兄弟。宋江當了首領後,受九天仙女的點化,認識到落草為寇不是長久之計,不合天理,應當順應天意,歸順朝廷,做個忠臣義士,方為長久之計。

於是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廳」,接受皇帝的招安。後又奉命討伐方臘,一百單八將所剩無幾,除了幾個出家、坐化、看破形勢逃離的,剩餘的還被皇帝藥酒毒死。這樣的結局讓人們看到了江湖義氣的局限性,也弱化了「義」的真正內涵與「義」的底線。

《三國演義》通過三個國家之間政治、軍事、力量的較量把「義」的行為、含義表現的淋漓盡致。人們印象最深的是關羽的「義薄雲天」,但關羽有始無終,沒有更深層次的表達出「義」的內涵,如義的底線。

《三國演義》真正主角諸葛亮,把義在不同時期、不同行為的含義,通過自己的軍事、治國、用人等方方面面的才能都表現了出來。 今天的人看《三國演義》有太多的東西看不懂,很迷惑。比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為什麼有漏洞呢?是因為站的角度不對。諸葛亮明知天不滅司馬懿父子,還要設計火燒司馬懿父子,當大火起時,大雨滂沱而至;明知蜀漢滅不了魏國,還要六出祁山,無功而返;明知自己天壽已到,還要在五丈原仗劍作法要延壽一紀(十二年),結果是魏延闖入,踏滅了主燈,延壽改命失敗。

諸葛亮這樣做不是要與天意爭高低,表面上是為了酬謝劉備的三顧之恩義,實際上是要為人類留下「義」的文化,告訴人義的底線是不能逆天意而行。逆天意而行,無論抱著再對的人的理,也做不成,硬這樣做還會帶來殺身之禍。

南宋的岳飛,本領高強,帶領將士完全可以直搗黃龍府,迎取二帝還朝,但是天要滅南宋,岳飛要力保南宋,結果被南宋皇帝趙構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於風波亭。忠、義都有底線,就是不能逆天意而行。

也有抱著「義」至死不放的人。《封神演義》中的伯夷、叔齊在首陽山阻擋姜子牙帶領大軍討伐商紂王,認為吃著商紂王的俸祿與糧食,就不能說紂王的壞處,更不能以下犯上等等,最後姜子牙念他們是大義之士,只是死讀聖賢書,沒有真正明白聖賢理,讓士兵扶他們而去,沒有殺他們。這二人在首陽山不吃周朝飯食,餓死了。

這就是看到了「義」的一個方面,沒有看到「義」的另一個方面,就是義的底線。人在世間在遵循人間正理的同時,還受著天理的制約,不懂天理,識不透天意,盲目而行,就是不識時務者,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就會逆天理,會遭受天理的懲罰。

法輪功真相中一再談到「天要滅中共」,是因為中共作惡多端,在謊言和暴力基礎上建立起的黨文化害死了無數中國人。在迫害法輪功中,為了斷絕人的善念,更是窮凶極惡無底線,不僅迫害死、傷、殘了無數的法輪功學員,而且數百萬的法輪功學員被活摘器官牟取暴利,中共還有更深、更大迫害法輪功學員的罪惡沒有被揭示出來。

這樣一個無視人性、無視天理的中共還不該被滅嗎? 但是有許多中國人被中共的虛情假義迷惑住了,講什麼「我要是江澤民,我也鎮壓你」,「共產黨給你發著工資,供你吃喝,你還反對共產黨」等不理智的話。 中共是什麼,《九評共產黨》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就是一個流氓成性的邪教黨。因為中共的作惡多端,天要滅中共,你在無知中入過黨、團、隊,天給人一次在大紀元的退黨網站聲明退出的機會,用小名、化名、筆名都可以,因為神看人心.。你錯過了這樣的機會,天滅中共的大劫難來到時,沒有退出的你就是中共的一份子,中共作的惡你要承擔一份,要隨同中共被銷毀,作了中共的殉葬品。

劉伯溫在預言書《燒餅歌》中有句話:世上有人行大善,遭了此劫不上算。就是不懂天理,不懂「義」的內涵與底線造成的。 而且中共講的義、忠、孝,是要求中國人一心聽黨的話,中共叫殺人就殺人,叫互相揭發、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就要照做,否則就是異類,就是階級敵人,所以中共的義、忠、孝沒有標準,更沒有底線,中共也不承認天理。它完全是按自己的意志來,今天是對的,明天就是錯的,它覺的對自己的統治不利,誰都可以拿來祭旗,一心聽黨的話都難逃厄運。

可貴的中國人,請您靜下心來想一想,你所遵守的「義」還有沒有傳統文化涵義,已經完全被中共利用篡改了,其言行、理念、思維都變異了,是沒有天理的底線的,完全是毀人的,真的拒絕真相,一心跟中共走,就是逆天意而行。天要滅中共,你要保中共,助紂為虐,執迷不悟下去,就會在劫難逃。 可貴的中國人,請靜心的多看幾遍《九評共產黨》,有條件的多看一看新唐人電視台的紀錄片《九評共產黨》,我父親看到第三遍才明白《九評共產黨》講的才是千真萬確的,中共就是這麼壞。再看一看法輪功真相資料,看明白真實的法輪功,傳統文化中講的義、忠、孝等到底是什麼意思,再作出正確的選擇,你一定會有不同尋常的輕鬆感受與意想不到的收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