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懶」

大陸大法弟子


【正見網2017年10月26日】

正見週刊第「748」期《文明新見》欄目中、刊登的同修名為《「懶」是「心上的一把刀」》的短文讓人很受啟發。「懶」之習的確很少引人注意,文中作者說:「心理學上認為,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它很會包裝自己,它會使人覺得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帶給人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會剝奪人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使人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越來越懷疑。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猶豫不決。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

有一天偶然看到電視裡的鑒寶節目,展示的是一尊彌勒佛像,像上有五個男孩,一個人說:這五個男孩代表著五味;一位鑒寶專家說:這尊彌勒佛像還沒修到如來果位,只修到了菩薩層次,這五個小男孩是代表著「名、利、色、食、睡」。此尊彌勒佛要時時排除他們的干擾,靜心實修,故名為「五子鬧彌勒」。我在修煉大法中,特別注意了去執著心的修煉,卻忽略了「睡」字,記得年輕時有一位年老的同事幾次念著一首詩:「鐵打將軍夜度關,朝臣待漏五更寒,月上三桿僧未起,看來名利不如閒。」詩中突出強調了要淡泊名利,而我的理解是:古代僧人和隱士看破紅塵,遠離人群,在綠水青山中隱居,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清閒自在,大徹大悟,睡到日上三竿還不起床。我當時也認為,睡覺休息很重要,休息好才能幹好工作。今天再想起此詩最後一句,也不太認可。況且古代出家修練的人,也是晨鐘暮鼓,打坐誦經,刻苦修煉的,不可能睡到日上三竿。人太重視睡也是執著。

師父在《致歐洲法會的賀詞》中說「有漏、有人心、有執著都無法走好以後的路。修煉者永遠是修自己,人心小小的變化就是提高,眾神都看的見。」以前我和老伴承擔孩子家中的後勤生活任務,以此保證他們正常的上班,還要按時的接送外孫,整天忙得焦頭爛額,汗水淋漓,我們倆只好上午煉功,下午擠時間學大法,晚飯後煉功打坐,期間還經常因收快遞或接電話等中斷煉功或學法,這種超期服役,有時引發我們的怨言,而產生執著心,為此,我也想早起煉功,可是多睡了兩個小時,依然重複昨天的生活習慣,是安逸、是休息,實際上它嚴重的影響了我倆的修煉,有時倦怠、消沉,不能做到今日事,今日畢,言必行,行必果。

回到老家後,我倆起早煉功,上午學法,下午出去講真相,我們清除了懶惰「睡」這種可怕的物質,生活習慣基本上也跟上了修煉的步伐。

起早煉功的第二天晚上,老伴做了個夢:田地莊稼長勢喜人田間地頭果樹上碩果纍纍,有的果實大而艷,都沒見過,也捨不得摸它一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田野遠處的綠樹林中略隱略現青磚瓦舍,老伴手指著遠處的家說:「走這條道離家近,這是三角形的一條邊。」

醒來後,我倆認識到,這是師父指點我們:要克服懶惰,堅持晨煉。

以上是我們一點認識,有不當之處,敬請同修指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