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經濟之父 如何解讀儒典《論語》(十三)

劉如


【正見網2018年09月23日】

前邊一段,是孔子判斷人是否做到對父母盡孝的觀察方法,那麼接下來就是其弟子有子關於禮如何智慧運用的方法,體現有子在實踐中對「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的高度領悟。可以看作《學而》篇中「智」的部分。也就是告訴我們凡事不要教條和偏執,要學會把握一個度,這樣就能讓人處世遊刃有餘、立於不敗。

十二段的原文與大意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這段話,大意是說有子對禮的認識,把為何要有禮的存在,如何合理運用都講得很清楚。有子說:「禮的存在和使用,(是為了社會人與人關係的和諧,使大家和睦相處)為的是達到彼此和睦的目的,所以和為貴。是先王留下來的,一直遵行的治國之道,那是非常美好的,因此無論大事小事都可以遵循這個目的來運用和處理。但這樣做,也有不可行的時候,就是僅僅為了和睦,而沒有節制地一味避開或者緩解矛盾,則是過度的行為,這樣也是不合理,無法行得通的。」

和為貴  但過度則姑息養奸

我們看有子對於禮的認識,體現了一個有節制的度,此為中庸之法的理解和運用,而中庸之法,大家可以看作是一種儒家學問無所不在的智慧,教人立於不敗的一個非常實用的辦法。它其實是為了讓人守住正道。這裡體現在對禮的非常智慧的理解和運用上。

我們常說對人要有禮貌,這是我們老百姓從古至今最俗白的理解。禮貌就是待人要尊敬,敬的內涵最為明顯,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最直接的要因,也就是受到嘲諷和屈辱的憤恨,被人輕視怠慢都是人最無法忍受的,所以,禮最直接體現在敬,能尊敬別人,看重別人,珍視別人,一般就不會輕易招致矛盾,也就能保持和諧的關係。這是人要講禮的主要原因,為的是人與人的關係非常和睦。所以和為貴。但是遷就惡行的息事寧人的做法,則不會帶來真正的本質上的和睦。

所以要把握一個度,如果一味地為和諧而和諧,為息事寧人而為,很容易姑息養奸,走向反面,縱容人的惡的行為。

比如大家現實生活中遇到仗勢欺人,以強凌弱的現象,你敢不敢仗義直言呢?不少人怕指出對方的惡行會使得對方不高興從而招來更嚴厲的報復,從而委曲求全,甚至違心地附和,這樣不分善惡是非的求和睦,是得不到真正的和睦的,只能讓對方變本加厲,覺得惡行非常好用,誰都不敢不從,反而助長歪風邪氣,對作惡的人,就成了縱容。

所以要有適當的禮來節制和約束雙方,無論上下,無論何種身份,都應該遵守各自的本分,相互尊重對方,這樣才有真正的和睦。無論君臣,官民、夫妻婆媳和父子,都是一樣的。不信請先看君臣。

古人上待下,同樣有禮

上待下講禮,最能理解的就是古代君主禮賢下士的行為。如堯舜求賢,如周文王拜姜太公,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都是帝王們留下的典範。就不必細說了。

古人講君待臣民如子,那就要對臣對民慈愛關懷,如同父親,還有言傳身教地教導臣民如何做人的責任,自己就是君子的典範,為官者也是父母官,怎能仗勢欺人呢?這就是上位者基本的責任和本分,失去這些,就是無理,必然也就無禮。

我們聽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話吧。君臣的關係其實就是父子關係的擴大,在社會最高層次的體現,本質上是一致的,所以孔子講孝,學習舜帝以孝治天下。孝表面講子對父的敬養,實則是彼此的善待關係。沒有父母的悉心養育呵護之恩,哪來的孝敬呢?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種相互尊重和珍惜的關係。只有聖賢境地的人能做到超越一般常人的以德報怨,那是遠古神傳文化中留下的典範和榜樣。

再來說夫妻,也是一樣,一直講相敬如賓,就是相互尊重禮敬,如同對待賓客一樣。夫養妻、保護妻子,關心問候是義務,妻子相夫教子,尊重丈夫的決定,管理家庭如同君臣的關係,彼此關照,相互尊重扶持。只不過是內外分工不同罷了。

孔子前邊之所以只講「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就是體現孝的合理理解,體現對子女一方的尊重,要求子女遵行父母的吩咐和做法的同時,也尊重子女獨自的特點,你只要在父親過世後,能三年守護父親留下的一切不變,就算是孝敬了。也是中庸之道的運用。給人留下不偏執,不過度,不教條,理性處理事情的智慧。

所以並不是僅僅下位者要對上位者盡禮。上下都有自己要遵循的禮和本分,因此沒有具體的禮來節制「和」的度,就會犯下過猶不及的錯誤。這是運用禮來待人時,很容易出現的毛病。一味地迎合討好,忘記彼此尊重善待的基本宗旨,是不可取的。

所以讀孔子的這本《論語》,你就不會將中共灌輸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這樣的謬論、歪曲古代禮教真實內涵的陰謀,信以為真了。誤以為自己的祖先很愚昧,那就上當中計了,虎毒還不食子,既為君父,如何會不講善惡是非地要子民的命呢?我們本是智慧無比的民族,如何會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分不清呢?這不是歪曲醜化我們的祖先和民族,讓我們敵視自己祖先,敵視傳統文化,道德迅速下滑的陰謀嗎?因此必須還原真相。

禮節的原意:以禮節制

我們經常將禮節視為一個名詞,其實禮和節兩個字是分開的,並不是一個意思。合在一起,是以禮節制彼此行為,規範各自的行為,以達到不過度、不輕易犯錯、相互尊重的目的。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和睦的關係。如今把禮和節混同成為一個詞,反倒不懂禮的真正內涵了。

大家可能發現了,前一段孔子講的孝,這一段有子講的禮,都涉及到了具體的運用,主要偏重教會大家合理有度的方法,也就是中庸之道的運用。也就是說,前邊告訴你做學問的目的,受教育的目的是學會做人的正理,從孝悌入手,接著出到社會主要講忠信,把握住這個原則待人,就能鍛鍊你成為一個仁德的君子了。然後呢還要注意把握一個度,注意運用中庸之道來理性思考,不要死讀書,學會靈活運用,智慧地處理。

把仁義的宗旨和具體運用時的中庸的智慧,都一併交給了人。這樣一來,當然我們的民族,就會既有仁德,又有理性和智慧了。

這幾段解讀完,終於在下一段,又能看到澀澤榮一的講義了,我們下次再談。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