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3年11月24日】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作者簡介】
李商隱(公元 約813─約858) 字義山,號玉溪生,擅長律詩、絕句,富於文采,詩風獨特。所作「詠史」詩常託古諷今;其「無題」詩很有名。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字句淺釋】
解題:無題,是古詩中一種標題的方法。不是沒有題目,因為「無題」就是一個題目,只是不象一般詩題那樣給讀者較多的信息。此詩是以一個女性的口吻來寫的。絲:這裡有同音字「思」的意義。蠟炬:蠟燭。雲鬢:指女性兩鬢美如雲彩。蓬山:即海上的三神山。青鳥:專門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鳥。本詩最後三字「為探看」應讀為四聲、四聲和一聲。
【全詩串講】
因為相見一次是如此不容易, 離別時才更覺得難分難捨。 仰仗東風而開放的群芳百卉, 東風無力時自然就要凋謝。 春蠶到死時才不再吐絲, 清晨看著鏡子, 從這裡, |
【言外之意】
此詩以其新穎、貼切、奇巧的比喻,以及這些比喻所表現出的纏綿沉痛的誠摯真情,而成為唐詩裡面言情詩中的千古奇葩。
人就是為情而活,因此「情」才成了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的永恆主題。然而,情有大小之分,其動人也有多少之別。當誠摯真情從對一個人而逐漸變為對百人、千人、萬人乃至更多人時,她就在昇華為博愛、仁愛和慈悲;她就不僅能感動少數人,而且能對千萬人有著同樣強烈的感召力量。真摯的情懷便擴大為包容天地的胸懷,而具此胸懷者將成為仁人、救世者和覺者。
再讀一遍此詩,設想將詩中表露的真情從對一人而變為對千萬人。你或許能感受到,詩的內涵在隨著你心胸的擴大而擴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