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道德與智慧(三十)

陸善


【正見網2018年11月19日】

  一、弄清何謂土崩?何謂瓦解?以防不測

《資治通鑑》記載:徐樂 曾經上書給漢武帝說:「我聽說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於瓦解,古今都是如此。什麼叫『土崩』?秦朝末年就是土崩。陳涉沒有千乘之主的尊位,也無尺土之地,自身不是王公貴人、名門望族的後代,沒有獲得鄉裡的讚譽,沒有孔子、曾子、墨子那樣的賢德,沒有陶朱公和猗頓那樣的財富。但是,他以一個窮巷貧民的身份起事,奮起長戟;袒露一隻臂膀大呼,天下人聞風響應。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由於民眾疾苦,而君主卻不加體恤;臣民怨恨,而君主毫不知曉;社會風俗已亂,而國政卻仍不進行整治。這三條,正是陳涉用來起事的資本,這就是所謂的『土崩』。(全國性的失掉民心,如土之崩)

 「什麼叫『瓦解』?吳、楚、齊、趙的舉兵叛亂,就叫瓦解。七國圖謀叛亂,他們都號稱是萬乘之君,有數十萬的軍隊,其威力足以控制封地全境,其財力足以獎勵他控制下的官員和百姓;但是他們無法向西奪取尺寸之地,反而在中原地區被擒。這是為什麼呢?並非由於他們的兵力比陳涉弱。在那時,先帝的德政影響還沒有衰減,而且安土樂俗的百姓很多,所以諸侯無法得到封地之外的援助,這就是所謂的『瓦解』。(沒有完全喪失民心。只是諸侯叛亂,如幾個瓦片解體,容易被擒。故名瓦解。)

 「這兩個問題,都關係國家安危的要害。賢明的君主,對此是應該注意並且認真體察的。」(但最重要的是防止失掉民心,以免土崩!)

二、為君之道,應先存百姓

《貞觀政要•論君道》記載:

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從大臣們說:「作為國君,必須先安撫好老百姓,如果損害老百姓,來奉養自身,就如同割掉自己大腿的肉,來填飽肚子,肚子雖然飽了,人卻死了。如果想安定天下,必須首先使自身行為端正。沒有身正而影斜,上邊治理好了、而下邊卻混亂的道理。我常想,損傷自身的因素,不在自身以外的事物,大都由於嗜好和慾望造成的禍患。如果沉溺於美味佳肴,歌舞美色,那麼所想得到的東西雖然多了,但所受到的損害也大。既妨礙政事,又騷擾百姓。況且再說出一些違背事理的話,就會使萬民離心,怨恨產生,叛逆的事也會出現。我每想到這些,就不敢放縱自己去追求享樂。」

諫議大夫魏徵說:「古代聖明的君主,大多是修養自身,所以能體察萬物。過去楚王用詹何,詢問他治國的要領。詹何以「注重自身品德修養」來作答。

楚王又問這樣治理國家的效果。詹何說:『沒有聽說過自身品行端正、而國家還會混亂的。』陛下所闡述的,著實符合古代的道理。」
 
(用唐太宗的比喻來講:那些亡國之君,都是割自己大腿肉,來填飽肚子,肚子雖然飽了,卻落得:國破人亡,臭名遠揚!)  

三、得天下以得民心為本

《元史•拜住傳》記載:拜住,元大臣。開國功臣木華黎之孫,世襲為宿衛長,從延佑二年(1315年)始,任太常禮儀院使,以後長年在中書省擔任丞相,總理朝政,勵精圖治,國家安定,元朝因此走向昌
盛。

1322年,元代皇帝英宗,想加爵拜住(人名)為三公,拜住誠懇辭謝。中書省因此就不設置左相,單獨任命拜住,總理中書政務。拜住首先推薦張珪,恢復平章政事官職,召用退休的年老大臣,增加他們的俸祿等級,讓他們在中書省議論政事。

拜住不按資格使用人才,惟恐賢才人少、而用之晚,每日以引進賢能,斥退不肖(不正派)為重要政務。拜住憂慮的是法律制度不統一,有關部門沒有所遵守的法制。便奏請朝廷,詳定舊典,以為通制。

有一天,元英宗巡幸五台山,拜住隨伴,上奏說:「自古帝王得天下,都以得民心為根本,失民心則失天下。錢財、糧谷,是人民的血汗所得,如多取,則民困而國危;薄斂,則民足而國安。」元英宗說:「您說的很對。我認為,民為重,君為輕,一國之中如果沒有百姓,哪裡會有什麼君主呢?如今有關治理百姓的事,您們可要深思熟慮,慎重而行啊! 

四、對不利、不愛百姓的官吏,定不用之!

《荀子•富國》記載:

不給予百姓利益,卻向百姓索取利益,不如先給予百姓利益,再向百姓索取利益,有利。不愛護百姓,卻驅使百姓,不如愛護之後,再驅使,更有效。給予百姓利益之後,再向百姓索取利益,不如給予利益,而不索取利益有利。愛護百姓再驅使百姓,不如愛護而不驅使有效。給予利益而不索取利益,愛護而不驅使,就能取得天下。給予利益再索取利益,愛護百姓再驅使百姓,就能保存國家。不給予利益,不愛護只驅使,就會危害國家。對那些不利、不愛老百姓的官吏,定不用之!

(均據清代康熙御定《淵鑒類函》)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