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學《貞觀政要》筆談(二十八):太宗擇官 明至公之道 內不避親

劉如


【正見網2019年03月18日】

上文講到,唐太宗擇官能做到外舉不避仇,只要對百姓有利,仇人也可舉薦為官。如果太宗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此,還不算真正的領會孔子的教導。只有同時做到內舉不避親,才是真正的聖明,達到至公之道。為何這麼說呢?我們先看「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句話的來歷。

祁黃羊薦官的典故

其實「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句話原為「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這才是孔子的原話,這裡有個著名的歷史典故。

據《呂氏春秋.去私》的記載:晉平公在位時,一次,南陽縣缺個縣令。於是,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合適擔任這個職務。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平公聽了很驚訝,說:「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嗎?你怎麼推薦仇人呢?」祁黃羊答道:「您是問我誰擔任縣令這一職務合適,並沒有問我誰是我的仇人啊。」於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職。果然不出祁黃羊所料,解狐任職後為民眾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受到南陽民眾的稱道。

又有一回,朝廷需要增加一位元軍中尉,於是平公又請祁黃羊推薦。祁黃羊說:「祁午合適。」平公不禁問道:「祁午是你的兒子,難道你就不怕別人說閒話嗎?」祁黃羊坦然答道:「您是要我推薦軍中尉的合適人選,而沒有問我兒子是誰。」平公接受了這個建議,派祁午擔任軍中尉的職務。結果祁午不負所望,幹得也非常出色。

孔子聽了以後,感慨道:「太好了!祁黃羊推薦人才,對外不排斥仇人,對內又不迴避親生兒子,真是大公無私啊!」

故事原文其實是這樣的: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可見,孔子的原話是「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是因為聽說了祁黃羊舉薦人才對外不避仇人,對內也不避開親生兒子,這才發出讚嘆之詞,誇讚他一視同仁,公正無私。連兒子這樣的最容易引起偏私嫌疑的至親都不迴避,其餘的親屬,就更不在話下了,因而後人漸漸把「內舉不避子」說成了「內舉不避親」很好地領悟了孔子話中的本意。

孔子眼中的至公之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孔子眼中真正的公道無私,是對待任何人都能做到一視同仁,能外舉不避仇,固然十分難得,但如果僅僅出自怕自己的名譽受損而為,為了留個為官清廉公正的名聲而為之,雖然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也還是存有私心,這樣的基點為官,雖不會危害國家,能惠及自己親族以外的百姓,已經是人中不錯的賢人,但也很容易因顧及自己的名聲,為了避嫌而一律不用自家親屬,反倒走了另一個極端,對待自家親人,反而不如仇人了。

這樣的結果,也是不正常的,不合情理的,同樣是另外一種方式的不公,變成對待親人不公了,說到底,還是怕別人說閒話,有損自己為官公正無私的名譽。當然在孔子眼中,就不是真正的公道,還是出自維護自身名譽的私心,所以,孔子才在聽聞了祁黃羊的做法後,給出了這樣一個何為公的結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點明仇人與親子,面對這兩個極端情形,都能一視同仁,不被情感、名譽所左右,這才是真正的至公之道。

也就是說,真正的公道無私,會把仇人與親人,甚至兒子,都看作一個身份——國家百姓,那麼推薦人才,就只看這些國家百姓,哪個人的才能和德行適合這個位置,就推薦哪個人,不管這個人跟自己個人是何種關係。這才是唯才是舉的真正做法。背後體現的是一視同仁的公道。但世上真正能領悟孔子教導內涵,並能做到的,十分少見。正因人們很容易出於親情而偏私,容易對自己厭惡的人做出不公的對待,這才對能夠舉薦仇人的行為看得很重,也十分推崇,但也因此人們容易走極端,孔子對此看得很清楚,因此留下了這番教導。

後人研究孔子的話,認為這是中庸之法,實際上中庸,表面看教會古人很智慧地做人,不走極端,但這只是表面的結果,實際上就是你這個人能夠一視同仁,放下自己個人的私情和名譽,完全站在如何福利百姓的基點看問題,就自然能做到唯才是舉,做到真正的公道,也就是符合道義,那麼,其結果自然就不會走極端了,自然不會為了避嫌反而讓有才的親人受到不公的對待了。這種反待親人不公的情形,就是孔子在《中庸》說的賢者做過頭的具體體現。也是為何孔子教人持中,謹慎過猶不及的原因。

明白了何為「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來歷和真正含義,我們再回頭看看唐太宗是如何認識這句話的。

太宗明孔子真義  內舉不避親

《貞觀政要》<論公平>的第八段,記載了太宗內舉不避親的認識。

原文: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朕今孜孜求士,欲專心政道,聞有好人,則抽擢驅使。而議者多稱『彼者皆宰臣親故』,但公等至公,行事勿避此言,便為形跡。古人『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而為舉得其真賢故也。但能舉用得才,雖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舉。」

大意: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臣說:「我現在孜孜不倦地尋找賢才,想一心一意專注於好好治理國家,因此只要聽說哪裡有賢能的人才,就派使者前去打探。但大家還是議論紛紛,大多認為『那些被舉薦的官員都是朝廷重臣的親戚、朋友』,但是你們做事只求公道即可,不要因此而有所忌諱和迴避,古人說,『推舉人才對內不避親,對外不避仇』,原因就在,只看重推舉的人是真正的賢才。唯才是舉,只要是人才,即使是自己的子弟或仇人,也不可不推舉。」

可見,太宗不僅知道孔子的教導,還真正明白其真正含義,更加難得的是,太宗親身實踐了親仇不避,唯才是舉的擇官之道,可謂為人至公,非常聖明。既然聖明,必成聖王。聖王治國,為政以德,天下為公,必成盛世。這就是「貞觀之治」的治國要領。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