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9年05月15日】
香港去年9月傳出全球首例老鼠傳染人類「C物種戊型肝炎」(急性病毒性E型肝炎,又稱大鼠戊型肝炎,大鼠HEV)病例後,近日再發現3名老翁染疫,當中1人身亡,不到一年累計病例已有5宗。專家提醒,如不杜絕鼠患,香港有機會爆發大規模鼠傳人E型肝炎疫情。
綜合港媒15日報導,香港衛生防護中心14日公布三宗人類感染大鼠戊(E)型肝炎(rat Hepatitis E virus ,HEV)新增個案,3名患者分別居於九龍城馬坑涌道、南區海怡半島及屯門友愛邨。其中住在友愛邨的74歲男子本身有慢性病患,曾出現肝功能異常。他於4月28日入住屯門醫院接受治療,並於5月4日離世。另外2人曾出現肝功能異常,但情況一直穩定,無需住院。
據《香港01》報導,其中67歲男病人曾於潛伏期內,分別於1月到過台灣、2月到過南韓;另外2名病人於潛伏期內則未出外旅行。
醫學界過往認為屬「A物種」的人類E肝病毒與屬「C物種」的大鼠HEV有「物種障礙」,不會互相感染,不排除病毒已出現基因突變。
全球首例的男性病人56歲,去年5月,因肝癌及慢性B型肝炎在香港瑪麗醫院接受肝移植手術,2個月後被發現肝功能異常。其後,院方為病人進行A型及B型肝炎測試,都呈陰性反應,也驗不出人類獨有的「A物種戊型肝炎」病毒。
最後,院方利用準確度更高的基因測試,證實他感染了只有在老鼠才會發現的「C物種E型肝炎」病毒。病人服用肝炎藥物後,肝功能才逐步回復正常。
研究E型肝炎的港大學者薛達告訴《明報》:「在大鼠間找到大鼠戊型肝炎,在全球來說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在香港這個病毒不知什麼原因,找了個方法跳到人身上,在香港出現了傳染的途徑,但途徑尚未完全清楚。」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表示,目前人類感染老鼠E型肝炎的確切播途徑尚不清楚明,而一般導致人類感染的E型肝炎病毒則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如飲用遭到糞便污染的食水傳播。另外,食用來自受感染動物而未經煮熟的肉或肉類產品(E型肝炎病毒曾於豬肝內檢測到)也可感染E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