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隱士贈米 讓太守過年(數文)

程實


【正見網2019年07月26日】

一、杭州姚老人 「生平未敢上人」

 清代陳康祺《郎潛紀聞》記載:
    
揚州北湖老人姚仁和,在清乾隆五十一年六月,坐著轎子,到集市上去,一個老人背著一袋子錢跟著。半道上,幾十個小孩圍著轎子,轎子不能前行。姚仁和發脾氣,責備背錢袋的老人,那老人連連應承。不久進了集市,在酒店喝酒,姚仁和老人吃了半斤肉,說道:「我不能坐轎子了。」說完,邁步就走。背錢袋的老人,跟他卻跟不上,累得汗流浹背。
    
原來這一天是姚仁和老人百歲生日,要到北湖的一座神廟祭神,抬轎子的是他的兩個孫子,背錢袋的是他兒子,年紀八十歲了。姚仁和頭髮還是黑的,看上去只有六十歲左右。於是,鄉裡人想把他報告給官府,某商人更想張揚這件事。姚仁和磕頭感謝道:「我是農夫,一生不敢居在人上,所以活到今天。一旦把自己賣出去,就不是農夫該做的事了。況且,那樣張揚自己,蒼天會催我快死。」於是,人們不再提這事了。    
    
【評點】    
百歲老人身體健壯,飲食、行動自如,是人間的奇事。姚仁和自述長壽秘訣,是「生平未敢上人」,意思是說一生淡泊處世,不與人爭名奪利,平平靜靜地生活,絕不張揚!這有一定的道理。    
    
文中以姚仁和老人的脾氣、食量、步履和見識,生動地刻畫了他的形像,並用他八十歲的兒子,來映襯他,使他活生生地閃現在讀者面前。    

二、隱士贈米,讓太守過年

清代陳康祺《郎潛紀聞》記載:
    
陳恪勤被朝廷逮捕,解押去京城以前,大年三十的晚上,到潞河去買米。

米店的主人問:「客人從什麼地方來?」回答說:「我是陳太守。」 主人又問:「是湘潭的陳公嗎?」 答道:「是。」 主人說:「你是廉潔的官吏,我怎能收你錢呢?」 就把錢還給他,問他住在什麼地方?

第二天,陳恪勤住所外,一陣車響,有人送來十石米,一封信。信上寫道:「天子一定會再次啟用你,你應該始終保持節操,不要讓天下人失望。」 信尾沒有署姓名。

陳恪勤問挑夫:「是誰送的米?」挑夫說:「那人姓魏。」陳恪勤前去探望,姓魏的關了門,外出了。那人原來是一個隱士。

【評點】
魏某贈米陳恪勤,接濟他被誣陷、被解押前後的生活,也反映了百姓希望官吏繼續清廉的感情。他們說話很乾脆,「你是廉吏,安用錢為?」並要他重新上任後,仍然保持清廉的節操。魏某這樣說、這樣做,是在陳恪勤被逮捕的前後,顯示了他為人的正直和膽量。    

三、少女有奇功

清代采蘅《蟲鳴漫錄》記載:
    
有個武舉人,力氣很大,能拉開千斤硬弓。一天,他遇到一個剛成年的賣兵器的女子,容貌美麗,武藝精湛。武舉人和她交手,打不過她,但非常愛她,用重金下聘禮。結婚的晚上,武舉人對那女子說:「前天我沒打贏你,因為我用的是硬功夫,你用的是軟功夫。」

那女子說:「既然這樣,我願意再比試一下。你得勝了,我就做你的小老婆;我得勝了就做你的妻子。」

於是,她躺下把雙腳併攏,要武舉人拉開,武舉人用盡平生的力氣,竟然不能動分寸,就跪下來向她致歉,娶她為妻子。

【評點】
自恃力大的武舉人,打不過賣兵器的少女,以硬功對少女的軟功不行,以硬功對少女的硬功也不行,可見那少女的武藝高超。有意味的是,她坦然在武舉人要求再次比試時,以武藝的高低,來確立自己未來生活的地位。
   
 四、好人困苦,因禍得福

清代徐珂《清稗類鈔》記載:
    
京城有個姓陳的人,在琉璃廠地方,開了一家書店。他為人清正。清光緒庚子之難,陳某為避難,逃到外地去了。等他回到京城的時候,家裡的財產,已經一無所有了,他很困苦難過。
    
有一天,他到鄉裡去看望朋友,朋友說:「社會動亂,人們流離失所的時候,不知什麼人,放了兩箱書在我房裡。你本來是幹這個行當的,趕快看看,也許可以賣幾個錢。」

陳某翻看那書,見是小楷抄寫的《紅樓夢》全本。每頁十三行,三十個字。抄寫的人,各自把姓名注在書的中縫,原來是陸潤庠等幾十人。這才知道是皇宮裡的東西,急忙帶回家,但不敢給人看。
    
過了半年,經同行的某人介紹,陳某把書賣給了某國公使館的某秘書,得了一大筆錢,不再為衣食擔憂了。鄰居說他是:「好人困苦,因禍得福。」

【評點】
禍福相倚,自古而然。光緒庚子之難,禍及陳某,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家產,蕩然無存;不久,福也來光顧陳某,他意外得到皇宮流散出來的整部《紅樓夢》精楷抄本,發了大財。世事這樣變幻,是人所料不及。但是做人正直,好人困苦,因禍得福,確實是有的。
              
五、柴虎臣勸偷兒改行

易宗夔《新世說》記載:
 
柴虎臣住在家裡,一天夜晚,有個小偷進了他的房子,他發現那小偷是鄰居,就沉默不說話。當小偷盜取他的衣服、被子時,柴虎臣突然說:「難道你不能把這些留下來,給我抵禦寒冷嗎?」小偷吃了一驚,停了下來。柴虎臣勸他改變操行,並從枕邊拿了一百錢、從桌上拿了一兩件銅器,給他。那人哭著走了。

【評點】
小偷常有,柴虎臣這種人卻不常有!他明知是小偷,卻不做懲治,而以寬宏大量相待,既勸他改行,又給他錢財,幫助他改行,並教導他棄惡從善,自食其力。
    
六、袁簡齋勸友

易宗夔《新世說》記載:
    
袁簡齋有位朋友,很有錢,但不仁義,他曾經寫信勸這位朋友。信中說:「善於運用錢財的人,錢財雖然很少,但除了自己享用外,仁愛是糧食,道義是酒,這都是錢財造成的。不善於運用錢財的人,除了妻子奴僕有怨言外,還招致禍患,也都是錢財造成的。」

【評點】
人生不能沒有錢財,但支撐人生的,又不是唯有錢財。人在社會生活中,除了錢財之交,還有仁義之交,守錢財,棄仁義,過一種孤立的富貴生活,並不可取。
    
袁簡齋勸富而不仁的朋友善於用財,其財既指錢財,又指仁義,希望他樂善好施,以避禍全身。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