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2):宜興紫砂礦源探究

意文


【正見網2019年09月30日】

(網路圖片)

宜興紫砂礦源是地球上唯一的、得天獨厚的寶貴資源。雖然在中國其他地區也存在紫砂泥礦源,研究人員進行過各種實驗分析其礦物成分、化學結構、成礦年代等因素的影響,皆無法與宜興紫砂相提並論。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壺,它的名字叫宜興」

在當地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青龍跟黃龍是玉皇的兩個兒子,一次下凡來到了江南,看到這裡的百姓生活在一片水澤之中,住在樹上,吃的是半生不熟的食物,所以常常生病,於是起了惻隱之心向玉皇稟告,請求玉帝賜給當地老百姓一塊能夠安身立命的土地。

人間的事都是有緣由的,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般簡單。玉帝不准他倆再下到人間。青龍與黃龍萬般無奈,於是商量著再偷偷下到人間。他們將看守的灌醉,乘著雷電駕著風雨,又來到丁蜀地區。

眼看玉皇派來追趕的士兵就要追上時,青龍拉著黃龍的手大喝一聲:「跟我來!」倏地一下臥倒在地,只見他倆的身軀牢牢扎入水中,頓時聳起了兩座山峰,隔斷了浩渺的澤國。從此,丁蜀地區有了青龍和黃龍兩座山。

丁蜀居民見到黃龍變成的黃龍山石一塊塊整齊成方,便用來蓋房造屋,青龍山的石頭可以燒成石灰,用來塗抹牆壁,牢固又美觀,從此人們有了安定的居所。一日,一異僧指引當地百姓到黃龍山挖掘紫砂泥——剛柔相合的上好礦土,土具五色,燦爛光亮,亦稱「五色土」,可以用來製造器皿。丁蜀地區的百姓就憑著青龍、黃龍的恩賜,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創造出燦爛輝煌的紫砂文明。

雖是傳說,但宜興紫砂礦料色彩豐富,目前已知全世界只有黃龍山底下才有這樣的紫砂泥卻是事實。

紫砂也稱為五色土(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紫砂文化的發祥地

宜興無錫市丁蜀鎮是紫砂文化的發祥地。據考證,古紫砂窯址位於宜興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鎮黃龍山的支脈系統,這裡是盛產紫砂泥礦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窯建在原料的產地。

據資料記載,宜興陶土總存儲量達1000億噸以上,但紫砂泥(包括紫泥、紅泥、本山綠泥)只占其中的3%左右,紫砂原礦從明、清一直到1949年以後開採量甚微,當時制壺者均是根據手頭活計來取材的,做一點去採掘一點。

黃龍山井下採掘出的大都是做普通陶器的甲泥,紫砂泥比較少,靠近「龍脈」〔一〕的位置就會有。千百年來,陶工們練就了一套識別泥料的本領。從礦裡采出的泥,用眼睛一看,便可斷定是紫砂礦泥還是普通甲泥。黃龍山礦區採掘的普通甲泥便用於製作缸、罐、壇、瓮等普通陶器。

以前這兩種泥料的區別誰也說不清。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地質隊取樣化驗用現代科技解釋了這個千古之謎。紫砂泥與普通甲泥的主要區別在於泥中的天然金屬成分的含量,含量高的是紫砂泥,其餘便是普通甲泥。

早期採掘困難

明清時期開採陶土便已是黃龍山一帶農民的主要副業。清初吳梅鼎在《陽羨茗壺賦》中:「砠白碭,鑿黃龍。宛掘井兮千尋,攻岩有骨,若入淵兮百仞」。王稚登《荊溪疏》中記「……高原峻板,半鑿為坡……」這些都是記載了早期陶工在黃龍山採掘紫砂泥料的情景。

 

(網路圖片)

礦料的開採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露天開採(明掘),適用於接近地層表面的礦料。以采嫩泥居多,一般只需掘去一、二米廢土,即可採得。

一種是坑道開採(暗掘),主要開採甲泥及紫砂礦料等。因紫砂礦料埋藏較深,採掘斜井的方式開採。先鑿成礦井,穿過黃石岩層進行開採,或直接在黃石層下部鑿橫穿式隧道至泥層進行開採。早期開採主要在礦體露頭處,沿泥層追泥掘進,或是憑經驗在黃龍山的山底腳處試找「眼口」,由「眼口」開鑿引進至黃石層下部。當發現有泥可采時,逐步追泥深入「眼口」便擴大成為「宕口」。

(網路圖片)

早期使用的開採工具很簡單,主要是榔頭、楔子、尖嘴鋤等,屬於淺表層或單一小洞井開採。其開採方式基本是沿泥層順層開採,有時採用開支巷道採掘,或是上下泥層串插開採。根據泥層的走向,掘進深2、30米,最深4、50米。坑道內用黃石塊砌成高1.6~1.8米,寬1米左右的拱形串(支護)。挖進一、二米再以黃石砌拱搭圈,以防止塌方 。

坑道內照明用油盞火,運輸基本以竹簸萁裝泥,短扁擔挑運。洞內窄小,斜坡坡度大,且坑道內陰暗潮濕,極其難走,採掘條件極其惡劣。有時掘進時遇到黃石岩壁(龍筋)〔二〕、挖通地下水、或者坑道塌方等都只能繞道或停止開採。

即使是露天開採,工人們也是使用鋤頭、簸萁、扁擔、木製獨輪車等這些原始的工具,採掘條件差,效率低,采出的礦料由木製獨輪車沿著山路載運至山下河邊,再由船運送至各個泥場。

早期的開採屬於個體、小業主開採,礦點分布廣泛,礦層各不相同:採掘的紫砂礦料數量有限,種類卻多樣。因紫砂礦料在礦層中含量較少,一直以來泥料都比較「金貴」,所以紫砂泥也有「富貴土」之稱。

 
圖:民國35年宜興地方報紙《品報》提出宜興要振興宜興千年紫砂經濟的報導。(網路圖片)

紫砂礦料開採階段

1945以前,紫砂陶土的開挖主要集中在大水潭附近,也就是所謂的正宗紫砂土在黃龍山。

1950年後四號井、五號井等較大的坑道使用,開挖量增多,但紫砂廠用泥時並不太區分。

1955年7月以前屬於個體人工開採,工具和採掘工藝都十分原始,屬早期開採階段。

1955年7月成立宜興採礦公司,接收了當地所有陶土開採的個體礦井及宕口,由行政單位統一管理開採,礦料開採逐步走向正規化、機械化。 此後,黃龍山才成為陶土開採的礦區。

1956年陶土的開採總量為18萬噸。

1957年開始使用機械排除宕底積水,並在各個宕口築一條石幫、竹底土溜槽,礦料可以從各礦井直接溜至山下堆泥場。

1958年由紅旗宕改造擴建,為單井筒設計,寬1.8米,高2.2米。礦料開採開始使用沖條鑿炮眼、和炸藥爆破,運輸使用橡皮輪胎小板車。

1959年礦井內採用電燈照明,開始使用人工電鑽打眼。

1960年代原料總廠成立,才設置分撿車間,將紫砂礦料從開採出來的夾泥中分撿出,供給紫砂工藝廠使用。

1962年底,地面運輸開始使用汽車裝運礦料。

1963年使用煤電鑽採掘,工作效率提高,代替了一部分繁重的體力勞動。

1964年落礦採用風鑽打眼後炸藥爆破,地面運輸改為礦車自溜。

1966年,宜興陶瓷公司成立原料總廠集中開採,丁蜀地區所有陶瓷廠家的陶土原料,都由原料總廠負責有計劃,有步驟的撥給。

1972年在黃龍山西側新建了四號礦井一期工程,

1982年五月興建了二期工程。

1979年8月又在黃龍山東面北側新建了五號礦井,自此開採能力不斷擴大。

1987年底,礦料開採已普遍使用風動鑿岩機、濕式電煤鑽、液壓挖掘機、鏈板輸送機以及多式絞車等機械設備,並採用「空房懸頂」有軌無底柱分段落礦、中深孔回採等新工藝。 礦井內的通風、排水、防塵和通訊等各種設施也日趨完善,為礦料開採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1990年代隨著紫砂熱的升溫,開始細分礦源,使得一些稀少品種大量出現。

1990年代中後期,日用陶被其他工業日用製品所代替,而逐漸衰弱,為此原料總廠關閉了所有礦井。唯獨有紫砂一枝獨秀。

(網路圖片)

紫砂泥礦禁采令

紫砂從80年代中期開始,由港台地區掀起熱潮,至今已風卷全球。紫砂從業人員有原來的幾百號人現發展到幾十萬人,紫砂已成為丁蜀地區的主產業。

 「戶戶捶泥,家家制壺」導致黃龍山紫砂原礦濫開濫采,缺乏管理造成資源嚴重浪費,尤其是承包商不按山脈脈理、原礦儲量等合理採掘,這種破壞性的開採,造成黃龍山面目瘡痍,地下水不斷滲出,最後成了一個大水潭,為了眼前利益毀滅了獨特珍稀的礦區生態。


圖:黃龍山面目瘡痍,地下水不斷滲出,最後成了一個大水潭(網路圖片)

圖:礦區告示牌: 關閉宕口 嚴禁入內(網路圖片)

為此,宜興市政府採取有效保護措施,於2004年頒布了《關於加強宜興紫砂保護髮展議案》,2005年4月出台了「禁采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開採挖掘。

2005年宜興市政府停止了對黃龍山礦的開採。最後一口井,4號井就是那時被填埋的。從此,宜興人停止了瘋狂的掠奪式開採,宜興的紫砂礦也得到了保護,「禁采令」的貫徹實施,及時制止了無序亂采現象,有效保護了宜興紫砂這一獨特的礦產資源。

同時為了加強保護礦山資源的措施,宜興市政府還確定黃龍山為紫砂陶土資源保護區,並建立「丁蜀後工業遺址公園」。 至此,宜興丁蜀鎮黃龍山紫砂礦土的開採從此禁絕。

圖:「丁蜀後工業遺址公園」3D模擬圖(網路圖片)

圖:青龍山生態公園3D模擬圖(網路圖片)

註:

〔一〕什麼叫「龍脈」?龍脈就是陶土礦脈的走勢。黃龍山的龍脈就像大海波浪一樣,一波一波,有高有低,而且是南高北低,有時在一個平面采著,發現龍脈慢慢低下來,直到採掘平面被堅硬的龍脈檔住,就要用炸藥打通這一層脈。龍脈有厚有薄,有的幾米就穿過了,有時要打進去幾十米才能進到另一層甲泥礦脈。

〔二〕礦層中間會出現豎著的特別堅硬的黃石岩壁(俗稱「龍筋」)

(待續)

(網路圖片)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