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悟「象」字

金先


【正見網2020年05月18日】

在歷史進程中,佛家和道家都對「象」字賦予了深層和豐富的內涵;同時,這些內涵也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在思維方式層面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這裡我們不再去探討「象」字的字形演變了,因為他的字形很簡單,最初就是一頭大象的形狀,即便是現在的這個「象」字看起來也像一頭大象。那麼,作為動物的大象與作為字的「象」,其背後涵義何在呢?本文就一起來探討。

一、高層佛家生命

個人所悟,象或許是佛家中的高層生命,是由佛家的特性所創造的,所以象在佛家比較受歡迎。例如:在吠陀神話中,八頭大象承托著大陸;而在傣族的創世神話中世界造好後是一頭象用腳和鼻撐開了天地;釋迦牟尼佛的生母摩耶夫人曾夢白象入懷而受孕;普賢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頭六牙白象;據說不動如來也是以象為坐騎;帝釋天也是以象為坐騎;梵語中的「龍」也被譯為「象」,佛教中常用「龍象」來指代有成就的高僧大德……此外,佛經中還有諸多與象有關的典故和寓言,此不再贅述。據說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其力量無可匹敵,但象的性情又溫善、儀態詳和美妙,種種品德非常符合佛家的法理。(很多學者發現,中原地區在先秦時期是有象的。筆者理解,象與龍一樣都是高層的生命,但由於人類道德的下滑和世間的變異,這些高級生命慢慢淡出了常人的視野,即便在某些地方還生存著,但其靈性和超能力也被封閉了,從而成為了普通動物。)

從象在佛家的存在來看,或許他為我們的文化帶來了兩種能力:一是承載力,二是想像力。很多佛家覺者以象為坐騎,同時象又具有力大的特徵,可知象有很殊勝的承載意義。那麼由象而來的「象」字,或許也同時被賦予了很強大的承載力,承載什麼呢?應該是承載高層次的文化內涵。

與「象」字有關的詞很多,如「表象」、「形像」、「物象」、「現象」、「印象」、「跡象」、「景象」……而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象」,人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象」;但因為「象」背後承載著豐富和深層的內涵,所以人們同時又可以由這些表面的「象」去思索背後更深層、更豐富、更多彩的內涵,這就是想像力。這種想像力是神賦予人的能力,正因為人有了想像力,所以人可以在文學藝術、建造、思想等諸多方面做出豐富而深層的成就,人的生命可以顯得多姿多彩、可以很美,而不是機械死板的。我們知道外星人帶給了地球科技文明,其實是沒有想像力的文明,因為它們的文明形式背後沒有那麼深層的內涵,沒有承載力,層次是極其低下的。

神賦予人想像力的目的,是讓人去追尋表面事物背後的那個本真。當然,我們只能說神讓表面的東西與高層次相聯,從而賦予了人想像力,人具有通過表面的「象」而「想像」背後深層豐富內涵的可能,並不表明每個人都一定會有非常高和正向的想像力。就像孟子說過「人皆可以為堯舜」這樣的話,是指人都有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人的資質,並不表明每個人一定都會成為堯舜,因為那還要看個人是怎樣努力的了。

二、「立象以盡意」

《易傳》中提到,「書不盡意,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大意是說,聖人的意,是無法完全用書或言來表述的,那怎麼辦呢?於是就用「象」來承載聖人的意,由此可知,「象」背後就被賦予了非常豐富的「聖人之意」。《易經》中的八卦(或六十四卦)顯示出八種(或六十四種)「卦象」,這些「卦象」很簡單,但背後卻蘊藏著深層的天機,天機也可以說是「天意」,那麼聖人就教人們可以通過卦象來了解天意。

 「立象盡意」其實是神給予了人的一種尋求本真的思維能力。拋開《易經》不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中,通過表面的「象」來追尋背後真意的方面很多,幾乎貫穿了整個傳統文化體系。例如:文字和數字、符號、顏色、事物、人物、動物、場影、儀式、夢境……這些表面的「象」背後都可能會被賦予深層的內涵,層次從低到高皆有。《密勒日巴佛的修煉故事》中有這樣一個典故:

上師馬爾巴告訴密勒日巴:「你把我給你的酒都喝完了,把田耕得一點不剩,這是你將領受口訣成為法器,達到圓滿大覺的徵兆。後來,你供養了我一個有四個柄的銅缽,這是表示你將成為我四大弟子之一。銅缽上毫無一點破隙,表示你煩惱垢輕,身享『拙火定』大暖樂的徵兆。你用空缽來供養我,表示將來在你修行的時候,會有食物困難,遭受飢餓的痛苦。我為了使你的後半生與你的弟子法統得大受用的原故,又為了使有根器的弟子依著口訣的精要生起喜樂的原故,我就裝滿酥油在空缽中,燃成明燈。為著使你生起廣大名聲,所以我敲銅缽讓它發聲。為著淨除你的罪業,所以我叫你來建築息,憎,懷,誅的房屋。我把你從灌頂的會座中趕出去,又做很多不合情理的事情,可是你不起絲毫的邪見;這表示將來你的弟子和法統,學道時能具足信心,精進,智慧,慈悲等一切弟子應具的條件。修道之時,皆能於此生無大貪著,有忍苦精進修行的毅力;最後生起覺受證解,具足慈悲和加持,成為圓滿具相的上師。我此口授傳承法統將會發揚光大,如月輪增長,光輝無限。兒呀!你要高興啊!」

在這個故事中,表面的器物、人物的行為、儀式等背後都蘊藏著未來將要發生的事,開悟的馬爾巴上師在這些「象」出現時就已經知道了,而且還可以通過自己來設置一些行為和儀式以把控未來事情的發展走向,這也可以叫做「立象盡意」。當然,這是修煉有成就者的「立象盡意」,對於常人來說,「立象盡意」的層次就比較低了,例如對夢境的解析, 數字八意味著「發」,六意味著「順」,結婚要穿大紅色,某些特別的日子有什麼禁忌等,大多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目前共產黨天怒人怨,「敗象盡顯」,劉伯溫的預言、《聖經》的預言、《推背圖》的預言等等都紛紛聚焦到了現在,這些「象」的背後,就是「天滅中共」的天意。對共產黨仍然痴迷的人們,天象、世象、人象皆已明顯,你們還「想像」不到嗎?

三、象棋與「盲人摸象」

傳說韓信發明了象棋。中國人應該都知道象棋是怎樣的,兩人對坐下棋,棋盤以楚河、漢界為界,兩邊各有將/帥、士、相/象、砲、車、馬、卒等,表面看來就是在展現當年楚漢相爭的戰爭世象。但是為甚麼這要叫做「象棋」,而不叫「漢棋」、「戰棋」或其它棋呢?個人所悟,既然是「象」,就意味著這只是表象,不是真相,象的背後還有涵義。那麼是什麼涵義呢?交戰的雙方都各有一將/帥指揮,但其實真正指揮這盤棋的並不是棋盤上的將/帥,棋盤上的將/帥也是受人指揮的,那麼真正指揮的是誰?就是下棋的人!如果我們再引申開來看,當年的楚漢相爭其實也是世間表面的「象」,而真正在背後控制著這場戰爭的,是更高層次的生命,甚至連交戰雙方的首腦的表現也是高層天意的安排。或許韓信發明象棋是想要告訴世人這個道理吧!

我們或許都看過《封神演義》,世間的表象是武王伐紂,但《封神演義》中卻寫的是神魔大戰,於是很多被無神論洗腦的人就說《封神演義》完全是靠「想像力」亂編的。《封神演義》的作者是一位修道人,他在小說中所展示出的其實是世間表象背後的真相。其實每一個改朝換代的背後,都可能是高層空間有更波瀾壯闊的大變動。同樣,《西遊記》的世間表象是玄奘法師赴西天取經的故事,何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還有那麼多各路神佛和妖魔鬼怪呢?其實《西遊記》所寫的,也仍然是世間表象背後的另外空間所發生的事。中國人經歷過幾千年來「象」字文化的浸染,知道表象背後有深意,而一旦被無神論邪說洗腦後,便就只認表象了,自己把自己框死在這個表面空間而看不到高層次的情況,還自以為自己聰明絕頂!

跟象棋同為「棋牌類遊戲」的另一種東西——撲克牌也很有意思。雖然撲克牌是西方傳來的,但它的真正使命和意義與象棋一樣,都是在提醒世人要透過表象去體悟背後的深層含義。現在中國大地可以說到處都在打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中國人的撲克牌規則中,多把兩個小丑(JOKER)作為最大的兩張牌,他們把這兩個小丑稱為「大鬼、小鬼」,或者稱為「大王、小王」,其實在正統文化中,K(即KING )才是真正的王,才應該是最大的牌,而小丑怎麼成為了最大的牌了呢?這恰恰就是現在中國的世象表現,那個小丑形像的人是魔鬼,但又竊取了王權,所以它最大。中國人在玩牌時都不去關注這是一個小丑,只認它是最有權的,管它是小丑還是鬼,摸到它了就高興,就以為自己「贏」定了。

《大般涅槃經》中有一個寓言叫「盲人摸象」,說四個盲人沒見過「象」,一個摸到象牙,就說象像蘿蔔;一個摸到耳朵,就說象像蒲扇;一個摸到象腿,就說象像大柱子;一個摸到象尾,就說象像草繩。並且這四個人還執迷於自己所認識的,互不相讓,爭吵不休。這就是指人認識不到真理的全貌,只認自己摸得著的那部分來以偏概全。現在的所謂「唯物主義者」,只認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否就是「盲人摸象」?

《道德經》中說到「大象無形」,意思是說真正大的「象」是無形的,個人理解,也許是老子告訴世人,要想了解到真正的象——即真相,就不要偏執於世間的那些有形的東西。同時,佛道兩家都倡導「無爲」,「爲」字最初的字形就是一隻手牽著一頭象的樣子——即「以手執象」,那麼,佛道兩家所要求的「無爲」,或許也是告訴修煉者,不要執著於世間的表象。

四,「意象」與詩的繁榮

中國的詩歌是神傳文化中的一朵絢爛的奇葩,古文中曾言「論六書詩經最葩」!詩與文一起在末劫的最後時刻不論是承載宇宙法理還是向世人講清真相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傳統的中國可以說是一個詩的國度。

(一)意象

筆者理解,中國詩歌在走向繁榮的過程中,是以三國為分水嶺的。在三國之前的詩歌成就不是很突出,先秦主要是《詩經》和《楚辭》,漢朝主要是樂府和《古詩十九首》,這些成就相對於兩三千年的文明歷程來說,稍顯不足;但從三國時起,傑出的詩人就成群結隊地出現,詩歌流派更是蔚為壯觀:三國時有以曹操三父子為代表的「建安風骨」,後來兩晉南北朝時期有「左思風力」,有以謝靈運、謝眺、陶淵明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有以士大夫為主要群體的「玄言詩」(個人理解玄言詩是屬於悟道詩),有以葛洪為代表的「遊仙詩」,有以庾肩吾父子為代表的「宮體詩」等等;直至大唐詩歌登峰造極,而後宋朝的詞,元朝的曲也紛至沓來,成就斐然。

那種只執迷於肉眼可見之物的「唯物論」思維是不可能寫得出好詩的。個人理解,詩歌之所以從三國起開始加速走向繁榮的原因,是因為神傳文化在背後加了一把力。除了有很多帶有使命的天降詩才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思維上的鋪墊,那就是「意象」。從三國時起文人群體就開始流行清談玄雅,從而對「意象」的概念進行了很深層的闡發,這對後世的詩歌發展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詩歌中的境界,是由意象構成的,而意象是需要詩人自身的根基和修煉來成就的。

簡單地理解,「意象」一詞就是指「意」和「象」的結合。象是指人可感觀的一切事物,而意是指精神層面的思想、情感、意志、特性甚至更高層面的道。當人類社會由半神半人的狀態下落到以人為主的狀態時,用肉體細胞構成的感官就無法感知到更深層、更高層的精神特性了,人的肉體感官只能感知到現實世界中的物象,這個時候,聖人就創造了「意象」這種載體,讓人能夠通過「意象」去感知到更深層的精神特性和境界。詩中的「意象」通常都是一些常見、但又十分風雅的事物,如春江、明月、來鴻、去雁、宿鳥、鳴蟲、晚照、晴空、雲雨雪風、寒梅、斷橋……,但這些事物同時還帶有精神特性,於是在詩中就會構成讓人留連忘返的境界。這也是「聖人立象以盡意」的另一個意義。

(二)萬物有靈

 「意象」這種概念的誕生,還源於另一種精神,那就是「萬物有靈」。「萬物有靈」這種精神在很多民族的傳統信仰中都有,在佛教中也比較突出,簡單地說就是世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因為有生命,所以它們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也是可以與人溝通的。因此,世間萬象都可作為「意象」。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的這句名詩,你說到底是花鳥在驚哭 ,還是詩人自己在驚哭呢?這二者似乎都已經融為了一體,這就是所謂「境隨心轉」,詩人的意與萬物的意融為了一體,形成了那樣一個悲傷的境界。沒有萬物有靈的信仰的人是不會承認花鳥與人一樣有感情的。

(三)高層生命的特色和修煉的境界

詩是高層生命的生活形式之一,帶到人間後既可以用來作為人類追尋高層生命的線索,也可以做為修煉境界的體現。在唐詩中,筆者認為最值得去了解的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大詩人白居易四人,因為他們分別是在詩歌中將自己在修煉中的境界體現得最為明顯的。詩仙李白的詩中意象,到處都飄逸著一股超凡脫俗的仙氣,賀知章初讀李白的《蜀道難》,立馬就驚嘆李白是天上貶落人間的仙人——即謫仙人;詩聖杜甫是靠後天勤奮修為以及恪守儒家的「仁」(憂國憂民)的修養而達到了「聖」的境界;王維的詩中意象,處處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禪靜的境界,被稱為「詩佛」;很多人都知道白居易也是修佛的,而且在修煉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詩中處處都顯得平易近人,其實這是佛家善的表現。

當然,後世也有很多詩人在個人修煉上走偏了,沒有朝著佛道兩家的正道去修煉自己,而是為了圖一世詩名,刻意去追求詩的標新立異。詩道走偏,必然會帶來詩中的意象也走偏,其詩作中的很多意象被蒙上了狂、怪、惡、陰冷、陰森、變異的色彩。例如「詩鬼」等。到了近代「新文化運動」中,很多無知文人將中國傳統視為落後而橫加唾棄,想把這個「舊世界砸爛」後再來「創造一個新世界」,結果把詩寫得狂怪陰冷、變異幼稚,有的讓人覺得不知所云,有的完全是一種情緒的宣洩、魔性的表露。例如郭沫若的《天狗》中寫「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那樣一種狂妄和無法無天的魔王情緒,卻被視為前衛或先鋒,其實是一種魔的意象,即在詩中把一切可感之物都賦予了魔性。當然還不止是中國,在西方的很多現代派詩歌中這種情況也體現得尤為明顯,與現代派的藝術、流行音樂一樣,其意象中充斥著暴力、色情、頹廢、墜落,甚至公開崇尚撒旦等,例如波德萊爾的《惡之花》詩集,到處都體現著魔怪的意象,但現代的「學者」在文學評論中將其闡釋為是一種「激情」,是一種很高超的藝術手法,實則是現在的所謂「學者」們,已經分不清正邪了。筆者建議讀者不要去讀那些作品,因為「萬物有靈」,那些意象中帶著邪惡的靈,讀多了便會被其污染心靈。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