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4年02月29日】
據二月廿三日的挪威「公共電視台」報導,挪威有一個家庭,打算煮一隻鱈魚來當晚餐,可是當他們切開鱈魚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了鱈魚的肚子裡,竟然有一罐可口可樂。這個可樂罐子,上面只留有一些凹痕,且仍然保持著鮮艷的紅色。他們原本以為鱈魚肚子裡,應該裝得滿滿的都是小鱈魚,沒想到竟然是一罐可樂。
極地魚類被污染這已不是頭一次報導,科學期刊《自然》(Nature, 425: 255)在上個月便有一篇蛙魚如何被污染的報告出現,該報告指出阿拉斯加的湖泊被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所污染,而污染源竟然是來自具回遊特性的蛙魚(Oncorhynchus nerka) 。研究團隊發現:當蛙魚千裡迢迢地從海洋回到山中的湖泊產卵時,除了留下大量精子與卵子之外,經由食物鏈而累積在蛙魚體內的多氯聯苯,其含量竟然多到會對湖泊生態造成傷害!
用於工業上的多氯聯苯,經過水與空氣的循環,可以被輕易地傳遞到世界的任何一角,現在則發現回遊產卵的蛙魚也是傳播多氯聯苯的途徑。生活于海洋中的蛙魚經由食物鏈將無法分解的化學污染物大量地累積於體內,不辭辛勞的回到家產卵後,死去的魚群也間接將體內的污染物質完全帶回家鄉,而這種污染傳播途徑也是令人始料未及!
同樣於上個月,美國《科學》(Science, 303: 226) 期刊的另一篇報告也指出:養殖蛙魚體內殘留的致癌性化學物質是野生蛙魚的十倍!這其中的含氯致癌性化學物質包括有:多氯聯苯、戴奧辛(dioxin)、毒殺芬(toxaphene)及地特靈(Dieldrin)。雖含量不高,但由於這些化學物質動物無法分解,因此長時間食用這些魚類便會不斷地累積這些化學物質於人體內,而成為健康上的一大隱憂。
蛙魚及鱈魚是北美洲及歐洲極重要的蛋白質及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來源,而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又是人體必須靠外來攝取才能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子。
若生活在極地或深海的鱈魚及蛙魚,都不能免於被以「方便」及「效率」為訴求的現代科技所製造的垃圾及化學物質所污染,那其他的近海魚類或淡水魚類是否有可能被污染的更嚴重?象挪威和德國這些重視環保的國家都不能倖免於魚類污染,那環保意識不足的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其污染是否更為嚴重?
科技創造出的化學物質及人工產物雖帶給現代人類物質生活的便利,但與將來所要承擔的代價相較之下,似乎是極其昂貴而不值得的!
參考資料
1.http://tw.news.yahoo.com/040222/4/gr9p.html
2.E. M. Krummel, R. W. Macdonald, L. E. Kimpe, I. Gregory-Eaves, M. J. Demers, J. P. Smol, B. Finney, J. M. Blais, Nature, 425, 255-256.
3.R. A. Hites, J. A. Foran, D. O. Carpenter, M. C. Hamilton, B. A. Knuth, S. J. Schwager, Science, 303, 226-229.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pi/articles/2004/3/15/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