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尋法:孤守敦煌

石方行


【正見網2020年12月17日】

很多人在看莫高窟中的繪畫和彩塑的時候,會被那美輪美奐的景象所吸引,被歷代畫工們高超技藝所震撼,從而升起對神佛的正念。在這裡被廣泛應用的技法叫做「曹衣出水」和「吳帶當風」,這是繪畫技法上的兩種方法。「曹衣出水」畫風來自西域;「吳帶當風」畫法來自唐朝的吳道子。兩種畫法簡單的說就是:前者衣服好似緊貼在身上,褶皺分明,看上去象從水中撈起來一樣;後者畫出效果好似被風吹過一般,有種飄逸之感。

這兩種畫法本身也是神傳給人的,都是上天有序安排來展現神的狀態的。

敦煌莫高窟的建造在隋唐時期達到了鼎盛階段,而就在唐朝後期以致五代的時候,供養人的像越來越被畫的很大,與佛像等同大小甚至超過了佛像。如五代洞窟第98窟(曹議金功德窟)就是一例。這就是人們在開窟畫像過程中,出現了變異和敗壞的現象。

很多人在莫高窟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歷代畫工留下的名字極少。這一點被中共邪黨渲染成為當時畫工社會地位不高,所以沒能留下名字。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畫工在畫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修行的過程,是放下紅塵中名與利的過程,所以當時畫工幾乎都不留名字。

隨著開窟時間的加長,人們在這裡更加注重「實用性」,這就是變異的開始,因為神讓人尊敬的目地不是讓人在人間得到高官厚祿,而是希望人能通過敬神積德甚至修行,最終達到不同層次生命的標準而得以返回天上。當人注重其「實用性」的時候,人建造洞窟的目地就不夠純淨了。把神安排這方寶地的根本目地忘卻了,只想積累功德,從而保平安、加官進爵之類的人間福分了。

人只注重人間的感受,而神不是。神是希望人好好修行,真正的脫離輪迴之苦從而返回天國——自己來的地方。如果在這個繪畫過程中,彰顯了自己,不敬畏神明,那會遭致神的懲罰的。

我記得多年以前有位老人說:「當地乾旱,我們就求雨、發願:如果龍王下雨就供豬頭。……」當時我在想:龍王難道為了吃豬頭而給你下雨嗎?因為乾旱等災難是有原因的。人們遇到困難不是去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用各種許願的方式來讓神靈行方便,這與行賄有何區別呢?這種有求之心正好與神的本意相反。

上天降災禍是讓人反省自己,從而歸正道德;悟性好的人能從中明白人間的苦難和無常,從而走上修行之路。在苦難中人們不反省自己,一味的求神行方便,時間一長,不好的因素會積累的越來越多,這個人所遭遇的苦難在以後的轉生中也會積累。其悟性越發不好,形成了惡性循環,有的得各種奇怪的病,甚至早早過世。

反過來說,敦煌從唐朝後期出現這種變異對神不敬的特點也是必然。因為宇宙有成住壞的規律,在鼎盛時期過了不久就會逐漸有變異和敗壞的因素出現。

在元朝統一之前,神為了保存歷史文獻和當時人們所用的法器等用品,安排人們把其藏入一個不顯眼的洞窟之內,這就是藏經洞的來源。

藏經洞指敦煌莫高窟第17窟,原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開鑿,是當時河西都僧統洪辯的影窟。關於藏經洞具體情況請參見正見網2008年5月31日發表的《神傳文化造敦煌(四)》:藏經洞一文,這裡限於篇幅不做具體列舉。

當時神選定這裡是因為僧人在此修行過,那這個洞窟是帶有修行者的力量的。這就如同西藏白教始祖密勒日巴佛臨終前告訴弟子去座洞窟修行一樣,這些洞窟是受神加持過的。

很多人對於藏經洞的封閉的原因出現了爭議,先後出現「避難說」「廢棄說」「書庫改造說」,其實神在安排當時的人們將一些古物放到這裡的時候,已經會料到將來出現的情況(藏經洞遺書大部分被外國人拿走)。寫到這裡的時候,一位神對我說:當人們都能擺脫無神論枷鎖的時候,藏經洞內神早已讓當時的人們放在那裡的(說明藏經洞封閉的原因)的文獻就會被找到。等打開那份文獻的時候,人們會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在神的掌控之中。(中華文明史上另外兩個謎團:和氏璧、大禹所鑄的九鼎的消失也是如此,到時候會得知下落的。)因為斯坦因、伯希和等人誘騙與掠奪造成敦煌遺書的巨大損失,這是中華文化史上一大傷痛,這是肯定的。同時讓具有憂患意識的中華有識之士,此後更加珍惜中華文化。這純粹是那些宇宙中不好的生命利用當時國人的無知與淺薄讓這些外國人演出這麼一遭。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明朝中後期,這裡被遺棄之後,一位叫銘賢的人一個人在此孤守敦煌的經歷。

話說在三界外的那個層次,創世主安排敦煌的相關事宜之時,把敦煌莫高窟分了幾大階段:準備時期、營造時期、沒落時期和與創世主同在時期等。不同的時期創世主都系統安排了一些神去參與相關的事情。在沒落時期,(大體上涉及明清及中華民國)創世主安排一些神去保護敦煌,不要發生大的變故;同時也安排一些神作為修行人在這裡默默的守護敦煌莫高窟。

當時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得知此事都過來想參與此事。因為她們所做的都跟本次文明有關係。那莫高窟是本次東方文明信仰的集中展示地,那這些菩薩自然要用她們的方式展現神的力量。當然不只是這四位菩薩,還有其他的我們熟悉與不熟悉的佛和天神。以這四大菩薩為例,觀音、普賢等這都是名號,具體修成在人間的生命可就不是一位了。拿「觀音菩薩」這個名號來說,我們知道有慈航大士轉生成公主妙善而修成觀音菩薩;而還有南海觀音之說。也就是說能夠成就某位菩薩果位的生命不會是一個。這一點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引用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大師的著作時提到過,在此不再重複。

創世主看到這四大菩薩和其他神佛都來了,就分別作了安排,有的負責敦煌政局的,在這個階段不讓這裡出現大面積人為破壞的現象;安排這裡氣候和地質方面,要穩定,別出現破壞性的氣候與地質災害;因為長時間無人管理,這裡也不能被邪惡的生命占據,所以這方面也需要去守衛。普賢菩薩因為這個名號是展現實踐為特點,文殊菩薩以智慧為特點。同時這裡需要修行人去默默的守護,從而給蒼宇中留下用孤守的方式守護神給未來人留下的文化。所以普賢菩薩就選中了蘭州地區富家子弟銘賢這個人,安排他將來機緣成熟來到莫高窟獨自與壁畫與彩塑為鄰,默默的守護這裡的一切,從而達到修行最後擁有和普賢一樣的威德與法力的菩薩。以智慧為特點的文殊菩薩起到幫忙與點化的作用。但為了成就銘賢,不到萬不得已不在表面空間出現。用神通的方式配合銘賢。(文中交代:銘賢原來的層次和境界不局限於普賢菩薩,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過去所熟知的佛道神名號背後的生命的層次,很多也不限於那一層次。那是為了留下文化而演繹的一個境界的狀態而已。為了得到創世主親自傳度的生命層次很多都來自很高甚至極高境界。)觀音和地藏菩薩負責保護洞窟壁畫與彩塑和展現的神的力量。

銘賢在蘭州是有名的富家子弟,雖然錦衣玉食,但是他從小就喜歡清靜,他的父母給他找來很多歌女陪他唱歌跳舞,他都不喜歡,總喜歡一個人坐在那裡思考著人生真諦。

有一天,銘賢出來閒逛,在一個酒樓上獨自坐著,對面來了幾個從葉爾羌汗國(明朝嘉靖皇帝關閉嘉峪關之後,敦煌地區就被該汗國所占據。)過來的商人在那裡聊天,說他們有一次迷路了,誤入敦煌莫高窟,在那裡看到一束束金光從裡面射出來,他們到裡面看那些壁畫和彩塑,雖然有些破敗,但能感受到那是神給人留下的瑰寶。銘賢聽了非常高興,回家跟父母說想去敦煌莫高窟那裡看看。父母聞聽馬上不願意了,覺得兒子到那裡是去受苦了。說什麼也不讓去。後來他父親為了安慰銘賢,就給他娶了一位非常賢惠與美麗的媳婦。銘賢明白父母的用意,同時他又不想耽誤女方。於是在迎娶的前三天,銘賢帶著家人去女方家跟女方的父母和未婚妻說明白自己的真實想法。對方也理解。於是就在迎娶的前一夜,銘賢趁家人們不注意,騎上一匹快馬飛奔敦煌而去。

來到莫高窟他首先看到的景象就是淒涼、破敗,風沙侵襲,狼叫陣陣。


 (圖一:清末莫高窟景象;圖片來源:網絡)

即便是這樣荒涼,他也不為所動,剛到這裡他遇到了長期在這裡守護的一位修行者。這位修行者帶著他一點點的查看了莫高窟的一些展現神佛威德的洞窟(如圖二到圖四)。


(圖二:十一面觀音,第334窟.初唐)
 
(圖三:千手觀音經變像(局部).第3窟.西夏)
 
(圖四:千手觀音經變相(局部2).第3窟.西夏)

當時在看的時候,他發現這些彩繪上發出萬道毫光,神佛的真實狀態一點點的在他的面前展現了出來。令他非常激動。從此下定在這裡修行的決心。又過了幾天,那位修行者又帶他去東千佛洞看看。他們在這裡看到了唐僧西天取經的繪畫。在觀看這幅繪畫的時候,畫活了起來,用動態展示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艱險,克服很多誘惑與磨難,最終取經回國,自己也成就了應該成就的一切。這讓他對修行的概念有了深刻與直觀的認識。

 
(圖五:唐僧西天取經.東千佛洞第2窟.西夏)

當修道人帶著銘賢遊覽完這裡的時候,說:「我是奉上天之命,在這裡等你;同時因為我們在天上有一段神奇的緣份,今朝我們在敦煌先再次結一次緣份,等到將來你我同時在創世主在人間洪傳大法一起修行的時候,緣份會用與敦煌有關的方式了結的。見面的機會微乎其微。其實從那時起,我會用我的方式和你一起成就該成就的。這一切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成就更多的眾生。」說完修道人就飛起來,在空中抱拳:「我還有別的緣份需要了卻,小弟你就請在這裡孤守一生,有緣來生再續吧。」銘賢也抱拳還禮:「兄台放心,小弟一定在這裡守護這方洞窟。無論發生什麼也不會改變在下的決心與意志。」修道人點頭飛走。此時敦煌下起小雨,讓銘賢興奮異常。因為這裡地處沙漠地帶,很少下雨的。

銘賢回到莫高窟第二天,他家裡的人就陸續追來了。家人朋友都想盡辦法苦勸他回去。他沒有答應。而且帶著他們遊覽莫高窟,讓他們看看裡面的繪畫和彩塑。因為這些人有的根基也很好,他們都看見壁畫和彩塑那裡發出的光,甚至神佛的顯現。

看完之後,大家都不再說什麼,有五六個人要留下來陪著銘賢一起修行,余者都回去了,順便也把銘賢所騎的馬帶了回去。這五六個人在這裡呆了不到半個月,實在受不了這裡的苦,都離開了。他們臨走之前,給銘賢留下了一些衣物、水和乾糧。銘賢開始的時候每天早上巡視莫高窟一番,然後就在一座禪定窟中打坐修行。後來隨著定力的逐漸加深,他一入定就三天五日,後來甚至達到兩個月半年。由於很少吃東西,身體一點點變得很瘦。

有一次一個商隊從這裡路過,短暫的在此歇腳,此時銘賢正好剛出定不久,商人是位信佛之人,看到他這樣,就給他拿來很多吃的和衣物。並好言勸他:「看你相貌是有福之人,學佛可以在家學,也不必在這裡吃這等苦頭呀!」他一笑:「當初我聽西域的商人說這裡的繪畫散發出佛光的時候,我就決定要來這裡守護這方天地。我知道很多人對神佛都有美好的嚮往,這是人向善的本性;可是又有多少人願意拋下塵世的牽絆,真正的用行動嚮往和追尋神佛呢?很多人學佛只是為了積累功德,希望今生與來生得到好的福報,僅此而已。會有幾人真正的願意斷七情舍六欲,無懼苦難,用自己的行動一心向佛呢?」說完銘賢吃了一些商人們送給的食物,然後帶他們進洞窟,看看壁畫。
 


(圖六:文殊赴會.第31窟.盛唐)

商人們中也有很多根基不錯的人,他們看到了繪畫散發出來的光。這次銘賢在文殊菩薩的繪畫前站立的時候,看到文殊菩薩似乎從畫中下來,微笑著看著他。他也用微笑與合十的方式回應。過了一會兒文殊菩薩又回到畫上了。

商人們在這裡見證了佛法的殊勝,看到銘賢所在洞窟非常破敗,就找人幫忙簡單的修理了一下,這下子,此窟就不那麼漏風了。做完此事這些人就都離開了。

銘賢將他們送走之後,在此入定打坐。這次他在定中看見文殊菩薩過來坐在他身邊,跟他講述天國的事情與在修行方面所需要注意的事情。說的很詳細。說完文殊菩薩就離開了。(在他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守護與看護著他。)

因為銘賢出身於富有的家庭,雖然他能舍下安逸的生活,卻在思想中還有對過去美好幸福記憶的殘留。在入定的過程中,這些因素都經常閃現出來。開始他的思緒也會被帶到那些個場景之中去。後來他想起文殊菩薩的告誡,就立刻把思緒收回,不再想這些了。如是多次。

還有一次,他在入定的時候,突然出現在他三歲時的場景:一輛馬車經過,他在路上玩耍,他母親見狀立刻把他抱在懷裡,一打滾,車子壓著他母親長發過去了。沒傷到他和他母親。他心剛剛一動,立刻出現他母親現在在家裡想念他憂傷的場景。他立馬發覺不對。此時文殊菩薩用神通告訴他:「塵世的親情固然可貴,但不會長久。如果人修煉成功,可以救自己有緣的人,那親人自然在其中,這樣才是對緣份最大限度的珍惜。」

後來隨著他境界的提升,文殊菩薩就帶他一起見各路神仙,讓他了解神仙界的事情和狀態。有一天他說:「我想知道有關莫高窟的事情。」文殊菩薩一笑:「別看莫高窟的畫和塑像都是人畫的。你只有修到不同境界的時候,才能真正懂得那些壁畫與彩塑真正的內涵。你就好好在這裡修。到了你該明白某一或者某些洞窟內涵的時候,我自然會帶你去看,那些神才能給你展現其真正的面貌和內涵。銘賢就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的在這裡修行,不曾懈怠。

有一次這裡來了一位邪神,當它看到銘賢在這裡修行的時候,不由得妒火中燒,用神通捲起一陣狂沙直撲銘賢修行的洞窟,似乎要將其完全填埋。此時銘賢正在入定。文殊菩薩見狀,知道銘賢命中有此一劫,但又不能讓銘賢出事,於是就化作銘賢的模樣把他罩住,文殊菩薩來承受此難。

其實那位邪神此時所用的沙子,都是有著非常大的殺傷力的,一般的生命早就被沙子弄成細粉,從而消失的狀態了。但文殊菩薩以智慧見長,她一見邪神和所用神通用其能力一查,就知曉此邪神的來路和怎樣破解。於是就在那沙子迎面而來的時候,文殊立即帶著銘賢變得更微觀,她們明明還坐在那裡,但是沙子就傷不著。(不在一個時空自然傷不著)。文殊一抬手,將邪神握在手裡。文殊說:「你這種行為是干擾和破壞人修行。」邪神還要逞凶,文殊菩薩立即把其送到天上掌管神仙秩序的那位神那裡。邪神立即被處理掉了。文殊繼續看護銘賢。

銘賢在這裡畢竟是有人身,跟文殊菩薩,一般都是在深度入定的時候才能見到,在平時是不容易見到的,在這裡一呆就是六十多年,極少能遇到人。孤獨之心是經常往出翻。當他一想起那位從前的朋友或者曾經見到過的人的時候,就覺得心裡似乎多了一些東西。他就經常到有彩繪和塑像的洞窟中徘徊,很多時候,那些壁畫與塑像就會給他很多的啟示。

 
(圖七:孔雀明王.第205窟.五代北宋)

當他看到孔雀明王的繪畫的時候,他似乎一下子進入孔雀明王從前修行與成神的環境中,他在那裡雖然是一位觀眾,但他真切的看到孔雀明王(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是怎樣虔誠誦經而躲過獵人的追捕,後來因為對環境的誤判,而沒有誦經導致被抓,再後來又抱著對神的堅信而成功擺脫禁錮的經過。看到這些給他很大的提醒。後來他在一次深度入定的時候,又遇到文殊菩薩,希望文殊菩薩給他講經。文殊菩薩一笑:「你再好好把心定來,會有更高的神給你講經講法的。」

他這一下子將心「定」了十五年。也就是說在這個十五年裡,他不管定的再深,也沒有看到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其實一直默默的守護著他,只是不讓他知道而已。)而且,當他瀏覽莫高窟壁畫和彩塑的時候,也看不到任何佛光。人也很少能見得到。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孤守在這裡,修去孤獨之念。

人在社會中,無論接觸人多與少;貧與富,最起碼會有幾位親友,能在一起說說聊聊。而在這裡,特別是需要銘賢從孤獨中徹底走出的時候,幾乎無人能幫到他。這是他應該走的路。這一狀態持續了十五年。在這十五年裡,他總是堅信,到時候會有更高的神讓他明白應該明白的!這段時間,說起來容易,可是真正在其中會感到非常的煎熬,看不到任何希望,這足以摧毀一般人的意志,但銘賢用超凡的毅力挺了過來!

十五年過後,他在一次入定中又看到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微笑著看著他,隨後他看到了創世主,創世主給他講了很多次。有一次他問創世主:「您說這裡都是為將來做準備的,那這裡這樣荒涼,誰又能注意到呢?」創世主一笑,對文殊菩薩說:「你以智慧見長,那你可否知道將來在這裡會發生什麼事情?」文殊菩薩用她的能力仔細看了一會兒說:「我怎麼看到將來這裡會用道家的因素開啟讓人們注意的大門呢?」創世主說:「天上的神都知道我要到人間洪傳大法,那無論是佛家、道家還是別的神,都想為此事做些功德,都想幫忙。但是因為那個時候,中土人們道德衰微,整體又出現內憂外患的局面,這裡雖被人們從新認識,但,這是一個充滿著傷痛的『開始』,當然這是對中土文化而言。」「當初我開創了中華神傳文化,在這裡我安排其他的神利用人的方式保留一些古代的東西,為的是讓人們從中找尋自己文化的根脈所在,看清歷史的真實。當國家混亂的時候,人們不珍惜這些,會讓不好的生命安排人間的一些外國人採用不正當的手段拿走。當人們意識到這些古物的珍貴的時候,才會珍惜古代的東西。將來我開始真正在人間洪傳大法的時候,人們學煉的會很多,但有多少人是真正珍惜呢?在那個時候也會有考驗、有干擾,希望你們到時候都能夠從中走過來。」銘賢與文殊菩薩一起跟創世主行禮,表示如果到時候能夠轉世為人能夠得法,一定好好珍惜,走好創世主安排的路。

 
(圖八:蓮花圖案.第308窟.西夏)
 
(圖九:普賢赴會.第31窟.盛唐)

後來隨著銘賢修煉境界的不斷提升,他也有很多的神通,對於莫高窟的壁畫,他能夠看明白更多了。有一次,他又來到了洞窟遊覽,當他看到蓮花圖案(圖八)的時候,腳下似乎出現了蓮花,蓮花托著他來到了畫有普賢菩薩的繪畫那裡,普賢菩薩從畫上下來微笑著看著他然後又回去了,他發現自己的形像與畫上的普賢菩薩是那麼的相像,這時文殊菩薩也顯現出來,笑著對他說:「你今朝通過孤守敦煌完成了你的修行過程,先隨我一同去見創世主,以後的事情就聽從創世主的安排吧。……」

時光輾轉到了清末,樓蘭遺址、安陽甲骨文以及敦煌藏經洞的被發現,一下子將中華文化的歷史與內涵大大的提升與充實了。然而因為當時中華古國處於社會整體道德的衰落期,因為道德衰敗才會招來戰爭。那宇宙中不好的生命就不願意讓中華文明的光輝綻放。於是文明遺址(樓蘭古城)、古代文物遺蹟(藏經洞遺書)、商朝文字在被發現的同時,大量被外國人劫掠甚至被無知的國人當作龍骨大量的喝掉,非常的令人痛惜,而且很多文物,一旦損毀就無法復原,造成永遠的遺憾。從這個角度講中共篡政之後的破四舊、毀文物的過程就是反人類的罪行。因為正常人,都珍惜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那是一種文化與敬神的傳承。永遠的毀了就等於割斷歷史的鏈條,斬斷中華文化血脈。這不是反傳統、反人類、人神共憤不可饒恕的罪行又是什麼!

在創世主洪傳大法的時期,銘賢和文殊菩薩包括那位修行人都已經是大法弟子。銘賢和文殊雖然今生轉生在不同的地方,但當那份緣份接上之後,他們一同非常努力的在各自的路上配合著、精進著。這些就不詳細說了。

這正是:
捨棄富貴去敦煌
彩繪塑像放光芒
風沙孤寂文殊點
得法精進莫彷徨!

後記:本文是寫敦煌的最後一篇。關於與敦煌莫高窟有關的文章多年以前我一直想寫,但因為機緣不成熟,一直沒有完成。這次也算是借這個機會完成自己的一個心願吧。

敦煌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所在,再寫這些也根本寫不完的,這次只是選取這麼幾個主題來寫,只是拋磚引玉而已。

通過寫這些與敦煌有關的篇章,也算概括性的完成了我以前的兩個系列(《千古神韻》和《天佑中華》)。以前對那兩個系列沒有完成總有些遺憾。這次用敦煌的部份最大限度的概括性的算是將那兩個系列用這種形式完成了吧。

以後我會一點點的將各地的尋法故事慢慢寫出來。請讀者拭目以待。
合十。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