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辨析:「國是」非「國事」

德惠


【正見網2020年12月18日】

漢語詞彙中有「國事」與「國是」兩個同音詞,但意義卻並不相同。「國是」一詞,大陸詞典一般簡單解釋為國家的「大政方針」。然而其真正含義是什麼?筆者查閱古籍資料:《說文解字》裡講「是,直也。從日、正」;「正,是也」;「直,正見也」。原來「是」的字形,上面是「日」,太陽、光明,下面是「正」字的變形,而且在語義上「是」 、「正」、「直」三字可互相解釋。

所以有學者認為「是」的原意就是「向著太陽的方向走」會意為「正確」,「是」也因此有類似追隨、方向的含義,比如「唯某某馬首是瞻」、「唯才是舉」,也進一步由此引申出指向其含義、分類、解釋的用法。另外「是」的下面是「正」字,因此「正是」在古文中也有 「匡正、引導」之意。比如《詩經》中的「淑人君子,正是國人」。

知道了「是」的原意,那麼「國是」的含義就明晰了:佛家講正見,一個國家其實也需要正見,因此「是,直也」「直,正見也」,「國是」就是國家所必需的正見。我認為「國是」就是:國家在最根本的原則性大是大非問題上,是走向光明或黑暗,是回歸正統還是墮落變異,是信仰神還是跟魔走,是正是邪等等所必需的正見。

現在大陸一些詞語解釋上認為「國是」只是相對重大的國事,「國是」的概念包含在「國事」中。對這一點我不認同,在古文中「國是」與「國事」是不能混淆的,例如光緒帝戊戌變法時頒布「定國是詔」中的「是」就不能寫成「事」,就連中共自己開個什麼會,也要假惺惺的說「共商國是」。

我認為:國事只是國家具體的事務;政治只是一些政治人物為了得到、保住或分享權力、利益,為了誰上台、下台、掌權而產生的爭鬥、合作等一系列事件,特別是到了歷史後期,其中很多手段都是不光彩的,政治在神的眼中一開始就是骯髒的;而國是則是國家根本上的大是大非問題,決定著國家前途命運,未來是光明或黑暗,關係著這一國甚至更多國家眾生的未來生命前程,其含義遠超出國事與政治。

舉兩個現代最典型的例子:1999年中共開始迫害法輪功,眾多法輪功修煉人上訪去了北京,很多人的上訪資料中都從「維護憲法」、「信仰自由」的角度講這場迫害在根本上是違憲、違法的。有個別人詆毀說:他們的上訪行為是參與政治,其實這些修煉人他們並沒有干涉國事,更沒有參與政治,從國家角度上講:他們維護憲法賦予的信仰自由是在為國家「定國是」;從人權角度上說,他們是在維護天賦人權,在反迫害;從更高角度講,他們在衛護佛法,在挽救眾生,在神的眼裡是神聖的。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