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不是大智慧

張元之


【正見網2021年02月21日】

從古到今,人們都喜歡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認為聰明才會有出息,聰明才會不被欺負,卻不知聰明並非是智慧。

古代名著《紅樓夢》中,對當時公認非常聰明的王熙鳳有「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描繪。王熙鳳就是死在自己的聰明上。一個聰明人連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是不是一種笑話。當然王熙鳳也並非只有小聰明,也有明白的時候,比如她請最沒有權勢的劉姥姥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在當時算是一個奇聞了吧。不可思議的是,最後救王熙鳳女兒出火坑的竟也是這位劉姥姥,一報還一報。

有句諺語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看上去你失去了什麼東西,可是會發現從另一方面看又成了好事。這就是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得失。人有時考慮問題,只想著怎麼得,卻想不到上天是公平的,你在這方面得到了,在另一方面會失去,如果過分的強調得而傷害了別人,會失去更多;反之也是如此。

關於得失的問題,古籍的記載更為精彩。據《摭言》記載:唐朝有個人叫孫泰,山陽人,師從皇甫穎,操守有古代賢人的風格。孫泰的妻子就是他姨的女兒,據說他姨臨死時把兩個女兒託付給他說:「我的大女兒壞了一隻眼睛,你可以娶她妹妹為媳婦。」等他姨死了,泰就娶了她的姐姐。有人問他,他說:「她是個殘疾人,不嫁給我嫁給誰合適呢?」大家都很佩服孫泰講義氣。

還有一次孫泰到城裡的集市上碰上一個賣鐵燈舊台的,他就買了。回來讓別人擦洗,原來是銀的,孫泰於是讓人還給他。中和年間,孫泰打算把家搬到義興,便買了一所別墅,用了大約二百千緡錢,先付了一半的定金。兩個月後,孫泰回來把船靠在別墅前,又把另一半錢也付給了賣房子的人,讓他們搬出去。這時他看見一個老年婦人在哭泣,孫泰於是招呼過來盤問她為甚麼哭。婦人說:「我在這裡為公婆盡了孝,但是子孫不爭氣,把房子賣了,所以才這樣悲傷。」孫泰悵然失意了好半天,然後對她說:「我剛接到京城來的信,已經提升到別的地方當官,所以不能住在這裡了,這所住房還是讓你兒子掌管吧。」說完,解開船纜就走了,再也沒回來。後來孫泰的兒子孫展,進士及第,入梁為省郎。

老子有「大智若愚」的說法。真正的智慧恰恰是人看上去像是愚笨的。孫泰的所為看上去是愚笨的,好的不要要壞的,到手的利益卻讓給別人。然而孫泰自己的子孫都官居高位,這難道不是自己積陰德的結果嗎?

聰明不僅僅不是智慧,有時候是愚蠢。而真正的「聰明」反而在一般人眼裡是有些愚笨的。把頭腦的靈活用在善良上,才會成為真正的「聰明」,也就是大智慧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