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與人類:元嘉四年大疫與政局

林蘭 編輯


【正見網2004年04月11日】

瘟疫和其它天災,旱、水、蟲、風、地震等一樣往往對人類和人類的歷史起著關鍵的作用,在人間的社會、秩序、社會變動與重大事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縱觀歷史,是人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還是蒼天主宰著人類的命運?這裡我們選登一些歷史上的瘟疫事件。

◇◇◇ ◇◇◇

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夏天,京師建康爆發大疫。疫病流行迅速,傳播範圍很廣,百姓死亡人數較多,這是劉宋立國後最大的一次災疫。宋文帝劉義隆派出使者到民間訊問病情,令使者給老百姓分發醫藥,對那些家裡死絕者或無力安葬家人者,賜給棺器,以防因死屍再次引起傳染。

這次疫病的傳播期較長,一直至元嘉五年春天,疫病的傳染強度仍未見有所減弱。正月乙亥日,宋文帝下詔責己,說:「朕恭承洪業,臨享四海,風化未弘,治道多昧,求之人事,鑒寐惟憂。加頃陰陽違序,旱疫成患,仰惟災戒,責深在予。」他命令百官要多想想政事中有什麼不對的事情,「上答天譴,下恤民疾。群後百司,其各獻讜言,指陳得失,勿有所諱。」(《宋書・文帝紀》)。

這次疫病流行的時間較長,因而也影響到了當時政局。元嘉五年春天,侍中、司徒、揚州刺史王弘引咎遜位。他辭職的理由是認為自己為政無方,而疫疾流傳是上天對下界的懲罰。他說:「頃陰陽隔並,亢旱成災,秋無嚴霜,冬天積雪,疫癘之氣,彌歷四時。此豈非任失其人,覆悚之咎。」(《宋書・王弘傳》) 乾旱及秋冬季節天無時寒,疫疾得以存發。疫病無法自然消失,繼續為害百姓。將近一年的疫病肆虐,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後果,而人無任何有效的辦法可以控制、消滅疫病,因此只能主動退位。其時范泰也上書文帝,指出:「頃亢旱歷時,疾疫來已,方之常災,實為過差」,因此帝王要「殷勤無己」、「同規成湯」,才能做到消災弭患:「靈雨立降」。


參考資料:

《三千年疫情》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