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1年04月12日】
這篇文章很久以前就想寫了,一直沒寫是因為我想:同修經過向內找一定會自己發現問題或隨著修煉境界的提升自己也會拋棄這些習性或是說話習慣。但我前陣子碰到了幾位同修,多少年前的口頭禪現在還在說,而且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很自然。前陣子外出講真相碰到一些不認識的同修,交談中也有一些口頭禪,翻來覆去的說。所以我覺得應該把它寫出來,拋磚引玉,看看其他同修,我們有沒有自己平時不經意經常說的口頭禪,看看它符不符合我們修煉人應該說的話。
我們人由於生活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背景或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生活習性與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我們會在自己的生活中習慣性的生成一些口頭語或習慣動作,而這些「口頭語」很容易被我們忽視「它」是否是正的或者是否是符合大法的。現舉幾例。
寒暄口頭禪
我們東北人都比較豪爽,所以說話都比較大氣。我認識的有那麼幾個同修,就有這麼個習慣,在大街上或是在商場碰到了,說上幾句話,分手時的口頭禪就是「再見,改天請你吃飯啊。」或是「再見啊,有時間請你吃飯。」。不光是對同修,對誰都是以這句話做結尾。我曾開玩笑對一位同修說:「你都欠我好幾頓飯了。」她非常納悶什麼時候的事啊?我笑她「你每次碰到我都說要請我吃飯,你說你欠我多少頓飯了?」我們修煉人會理解這是你的口頭禪,但是常人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實在,講真相的效果會打折。
修煉人口頭禪
在和同修交談時,發現同修普遍願意說的一句話就是「這一切都是師父安排的」。我記得和一個同修交談時,她每說一件事結尾都是「這一切都是師父的安排」,每談到一個認識也說「這一切都是師父安排的」。我過後與她交流,我說:「其實師父怎麼安排的我們並不知道,那只是你認為的是師父的安排,你的想法怎麼會是師父的想法。我們只要按照師父的話去做,實修自己,多救人,其它什麼的都不要去想,想多了就是執著,更不要說不該說的,這話說大了,我們怎麼會知道師父是怎麼安排的呢?反過來說師父的安排怎麼會讓你知道。」後來發現許多同修都願意說這句話,其實我們只要把感恩的心放在心裡就好,默默的去做,多做要比談感性認識要好的多。
還有其它的一些「口頭禪」或者是「套話」,這裡僅舉幾例。大是大非上,我們勇往直前;證實大法中,我們把身影留在了天安門廣場上;講真相中,我們遍地開花;訴江大潮中,我們是每一朵浪花;美國大選中,我們發正念勇戰共產邪靈;不管邪惡如何瘋狂,我們依然堅守;堅不可摧的意志源於大法的智慧與師父的加持。一路走來,我們經歷了那麼多的風風雨雨,不要在一些小事上再摔跟頭了,不值得。
誇大其辭的口頭禪
還有的同修的「口頭禪」就是修辭太過,比如有個同修的「口頭禪」是「老漂亮了」、「老有才了」、「老順眼了」「老......了」。為了讓人有驚艷的感覺,把事情過份的渲染,這樣不會增加人的認同感,反而會降低自己的誠信度,誇大其辭會適得其反,實實在在才能真正救了人。
隨口編的回答
還有一種現象不算是「口頭禪」但也屬於張嘴就來的話。我們那個地區的人一見面就互相問:「上哪兒去啊?」、「干什麼去啊?」。這似乎成了人們打招呼的一種方式了,有的同修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去哪兒了,干什麼去了。隨口就來:「啊,去哪哪哪了。」(瞎編的)「啊,干什麼干什麼去了。」(也是瞎編的)。其實人家並不是對你去哪兒或是干什麼去了感興趣,只是打個招呼而已,我們滿可以說:「出去一下」、「出去辦點事」什麼的。如果問你話的人你覺得不安全或是個愛管閒事的人,你可以對他笑笑,問個好走開好了,你問你的,回不回答是我的事,沒必要為回話而去撒謊。我們的師父在《轉法輪》告訴我們:「我這個人我不願意說的話,我可以不說,但是我說出來的就得是真話。」我們師父可沒教我們為了搪塞什麼事就可以撒謊啊。我們一定要為我們說出的話負責呀,說話不過腦張口就來是不是也是主意識不強的一種表現哪。
世間的紛紛擾擾我們無須評判與參與,守住根本,才能走到最後,我們管不了別人的嘴與別人的想法,但我們可以管住自己的嘴和自己的心。由於不修口不修心,我們同修之間產生了多少矛盾與間隔;由於不修口不修心,我們走了多少彎路、摔了多少跟頭;由於不修口不修心,我們吃了多少苦頭、留下了多少遺憾;由於不修口不修心,我們造成了多少無法挽回的損失 ;由於不修口不修心,我們給我們的師尊增加了多少魔難和阻礙......我們真的不能一錯再錯了,從我做起,從此時做起,從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完這最後的路。
其實很多時候從一個人的言語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品格與素質,我們不但要有大格局,還要注意小細節。最後以師父的一段法與大家共勉。
聖者
其人賦天命於世間、天上,具厚德而善其心,懷大志而拘小節,博法理可破迷,濟世度人而功自豐。
( 《精進要旨》〈聖者〉)
謝謝師父!
謝謝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