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1年06月04日】
音頻:醫山夜話(39)孫思邈的傳說(三) 亂世行醫 義診換參
作者:大陸法輪功學員
主播:新宇音
音頻下載方法:按滑鼠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link As...)。
朋友你好,今天繼續講孫思邈的神奇故事。
隋朝末年,天下紛亂,但是孫思邈仍然四處行醫。
有一天,孫思邈行醫到江西九江地界,不料發生意外,被一夥占山為王的強盜誤以為是「探子」,孫思邈當時年已七十,卻顯得年輕,被當成探子,綁架到山寨。
有人對山大王說,這是個探子,孫思邈對山大王說:我不是探子,是醫生,已七十歲了,怎麼會是探子呢?綠林好漢們覺得詫異,他看上去才三、四十歲,「你難道是神仙?」
山大王一看果真是醫生,就要把他留下來,給山上的眾老少看病。
山大王本來對於醫者並不在意,「本大王如此壯實,怎有那許多毛病?」然而孫思邈說:「您是否常有胸腹發脹,便乾燥,尿頻細綿,失眠多睡,早起口苦,牙齦出血……」聽完之後,山大王大為吃驚,明白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醫家。
一位與山大王結拜為兄弟的人,患重症,但缺一味關鍵的藥材人參,山寨沒有,要下山採購。孫思邈向山大王說明之後,山大王說:「去搶來。」孫思邈忙說,此法「不妥」,治病救人豈可行不仁之事?而山寨並沒有足夠的銀兩去購買昂貴的人參,孫思邈說,倘允許下山,他可順利解決。
山大王擔心他一去不返,便讓一個人跟隨,限期為六日。孫思邈說,治病救人,誓言返寨。
到了山下一個有人參的藥店,孫思邈提出坐堂三天,報酬是三兩人參,剛好夠用。店主叫一個夥計,測試他的醫術,孫思邈診得此人胃寒腹滿,已有三年,掌柜一看了得,便提出條件,坐堂八天,否則換不來人參。孫思邈想著六天的約定,於是提出附加條件,可在六日內趕工趕點,一天干兩天活兒,並許諾日後得空,可再上門,君子之言,駟馬難追。
坐堂之後,一天比一天人多。三天過去,孫思邈接診人數,竟超過該藥店開張半年的總和。患者接踵而至,店關得很晚,孫思邈疲勞之至,但都堅持下來。掌柜收到的錢多到用麻袋裝。
六天之後,終於置齊三兩人參。當他回山寨時,已經知道情況的山大王頗為感激,還要給予獎賞。山寨的人服藥之後,病情立即好轉。孫思邈接受了山大王好意,卻謝絕獎賞,只提了一個要求,下山尋訪原九江太守。山大王被孫思邈一言九鼎的醫德所打動,痛快地應允。
在隋朝末年,昏君楊廣當道,民不聊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孫思邈心如止水,救死扶傷,在任何環境下,都一顆純善之心待人,並沒有貧富貴賤的分別,令見到他的人都為其至善所打動,所謂「醫者仁心、人命至重」,在這亂世之中,正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體現。
古人在形容什麼是高尚的境界時,用了一句話「盡善盡美矣」,就是說,為了把一件事做到完美,而不惜任何代價,盡心、盡意、盡力,達到了忘我的程度,那真是令任何人都會讚嘆的美德啊!
孫思邈以德養性、以德養身,提出「大醫精誠」:「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他還寫道:「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因此把自己的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他以德修身,以身作則,並將常見的疾病藥方,刻在石碑上,立在住所路旁,讓人自己照方治療,不取分文。
您知道嗎?藥王孫思邈其實是個修煉得道之人。
不同層次的神仙能夠知道人們看不到的一些時空,孫思邈一生中也有這樣的表現,有類似世間公認的宿命通的功能。他知道自己將在五十年後,會有聖人出,那時助他救人濟世。唐代魏徵等人受命編修齊、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遺漏,多次向孫思邈請教。他用口傳授,就像親眼所見一樣,人們都感到很奇異。東台侍郎孫處約,曾經帶著五個兒子孫侹、孫儆、孫俊、孫侑、孫佺去拜見孫思邈。孫思邈說:「孫俊應當首先顯貴;孫侑應當顯達得較晚;孫侹的地位最高,災禍出在執掌兵權上。」後來都像他說的一樣應驗了。太子詹事盧齊卿,小時候向孫思邈請教人倫的事情,孫思邈說:「五十年後,你的官職可達一方諸侯之長,我的孫子會成為你的部下,你應當自律自重才是。」盧齊卿後來做了徐州刺史,孫思邈的孫子孫溥,果然是徐州蕭縣的縣令。他當初對盧齊卿說這話的時候,孫子尚未出生,而他已預先知道了孫子孫溥的事情。可見孫思邈有預言能力。他通曉古今,一生好道修道,善於推算天文曆法,很多事先知先覺,在他身上發生了許多神奇的事情。
唐太宗贊孫思邈「鑿開徑路,名魁大醫。羽翼三聖,調和四時。降龍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師」。
孫思邈的養生理論是什麼呢?來看看是否對我們有益:孫思邈精於道家和佛家經典,他曾在太白山潛心修道,是氣功養生的實踐者。他認為:「養生要養性,性既為善,內外百病皆不生。」就是說人要健康長壽,須得修身養性,心地善良;如果心性不善,即使吃靈丹妙藥,也難保長壽。他自己就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為人治病,不論貧富貴賤,都待如親人;病人求醫,不論晝夜寒暑,必親往救治。
這種以性養生之法,則把修身養性放在祛病養生之前。如果人為世間名利而鑽營,因內心喜怒而不平,沉迷於聲色之好,耽溺於口腹之慾,內心就無法保持清淨,自然難以養身;如果人能看輕這名、利、情、色、欲,心境達到淡然清淨,此乃大自在也。
孫思邈感嘆世風日下,世俗之人追求名利,巧取豪奪,貪得無厭,最後放縱而亡。孫思邈說,只有修養「道德」,不祈求善報,而自有福報;不祈求長壽,而自延壽命。
永徽三年,孫思邈已經有一百多歲了。有一天他沐浴之後,穿好衣冠,對自己的子孫說:「我今天要離開這裡去游無何有之鄉去了。」沒有多久,孫思邈就死了。可是他的屍身過了一個多月還是面色紅潤。到放入棺材下葬的時候,卻發現棺材中僅僅剩下衣服了。
唐玄宗避難蜀中的時候,有一天夢到孫思邈向他要武都雄黃,於是命人帶著十斤雄黃送上峨眉山頂。使者上山上了一半的時候,看到一個人鬚髮皆白,頭戴方巾,身穿布衣,身後兩個青衣童子。那人指著一塊大磐石說:「你可以把藥放在這裡。石頭上是寫給皇上的謝表。」使者一看,上面果然有一百來個大字。使者於是逐字抄寫下來,他一邊抄,石頭上的字隨著他抄寫一個字一個字地消失了。抄寫完一看,石頭上一個字都沒有了。轉眼間一股白氣升起,連人帶藥都不見了。
其實他已經修煉得道,返本歸真。
朋友,孫思邈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感謝收聽,再見。
文章素材來源:明慧網,連結: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21/3/10/孫思邈的靈丹妙藥-以德養性、以德養身-42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