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32):經典紫砂壺圖譜(一)

意文


【正見網2021年09月23日】


黃龍山  小紅泥  仿古壺

有關紫砂的史料中多為文字敘述,直到晚清時期,才得以見到圖文並茂的紫砂書籍出現。在明末清初的紫砂壺史料中,對於紫砂壺的名稱還未見有統一的說法。

諸多紫砂壺名,起始就借用或沿用了傳統的器物名稱,當《陽羨茗壺系》一書出現時,可以看見紫砂若壺的壺名,多是根據壺的形態、仿生、象徵、寓意來取壺名。之後又漸漸以象形法、引申法、用典法、擬人法和裝飾法【1】來為紫砂壺命名。

明.周高起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曾撰《陽羨茗壺系》一卷,是首見系統整理出關於紫砂壺的專著。

明末清初吳梅鼎寫了篇1500字的《陽羨茗壺賦》一文中提到了多種壺名,如:「僧帽、龍蛋、美人肩……..等」。

清.乾隆51年(1786)由吳騫修補、增訂的《陽羨名陶錄》紫砂壺專著,分上、下兩卷。介紹宜興紫砂壺的起源,泥料、製作技藝特點,以及39名制壺名家的壺藝特色。

  

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著名收藏家奧玄寶撰寫《茗壺圖錄》,完整詳述中國紫砂壺,文圖並茂的專著,圖錄部分系參照《宣和博古圖錄》,將自己搜羅及朋友收藏的茶壺,以工筆白描圖譜羅列成二冊,收錄共32品。

寧波天一閣博物館藏有兩本《七十三壺圖》稿本, 仿照宋代《茶具圖贊》的形式,為康熙本與雍正本,但根據書的形制和內容判斷,應為晚清之人託名「普荷」所著。

該書仿照宋代《茶具圖贊》的形式,圖文並列了七十三種壺,每一器均有壺圖,詳細的說明及鑑賞體會。大多為明清兩代文人參與設計製作的紫砂壺, 故稱其為文人壺【2】。稿本中的部分壺名由《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一書而來。

  

民國「收藏六大家」【3】之首「龐元濟」,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所編著的《虛齋名陶錄》記錄自己的紫砂壺收藏,書中收錄了明清兩代傳統壺藝造型的宜興紫砂壺,均為當代制壺名家精品32件。本書原件尚無著落,目前只有美國弗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藏有一影印版,是全球唯一一件。

民國26年《陽羨砂壺圖考》由李景康、賓虹先生合著。詳細系統載述宜興紫砂藝術的專著,成書於1937年,由香港百壺山館出版,兩位作者均是砂壺收藏家,故能以獨創的目光對壺人壺事尤其是傳器加以評論和鑑賞瓦別。它在《陽羨茗壺系》、《陽羨名陶錄》的基礎上加以考證、補遺、增添。時間跨度「溯自明代正德初創,迄於清末宣統」。

接下來介紹常見的經典紫砂壺款命名的由來,圖片儘量選擇原創作者壺,培養對於紫砂壺的審美及鑑賞力。

一、【圓壺】

1.【掇球壺】

大亨掇球壺

「掇」,壘起來的意思,「掇球」,壘起來的球。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是邵大亨原創,它的基本造形是由小中大三個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作品雍容大度,氣韻生動。

紫砂壺史上最著名的三款「掇球壺」

說到掇球壺,就不得不說由紫砂歷史上三位名匠所做,「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這三件造型有別的「掇球壺」了。代表著三個不同時期的三種風格。

1.『大亨掇球壺』

由邵大亨創作。清道光至咸豐年間江蘇宜興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約生於乾隆晚期,歿於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不畏權貴,不媚俗。傳說:大亨壺千金難求。一個丫環因摔破權貴喜愛的大亨壺,就要被打死了。為救丫環,大亨拿出一竹籃十幾把大亨壺,送至權貴面前,分文不取,救下人後揚長而去。「大亨掇球」,壺如其人,明月清風,昂揚挺拔。

2. 『友廷掇球壺』

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間的宜興上袁村制壺高手「邵友廷」所做。清晚期紫砂「八大家」之一。【4】「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壺身勢雄氣沉的特點,又進行了大膽的再創作。

在壺身與壺蓋的連接部拉高成壺頸,壺嘴微曲略直,壺口放大,壺蓋抬高成1/3的半球狀,壺鈕球形更圓,與「大亨掇球 」 相比整體壺形更貼近「掇球」之名。

3. 『壽珍掇球壺』

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藝人「程壽珍」所做。程壽珍號冰心道人,他在「大亨掇球」與「友廷掇球」的基礎上更大膽地三度創新。

「壽珍掇球」在民國初年參加美國「巴拿馬國際賽會」,工藝精湛優美、有著濃郁中華民族文化氣息的作品,在該賽會上榮獲惟一的「特別優等獎」。

2.【大亨蓮子壺】

大亨蓮子壺

蓮子壺造型源於明朝崇禎年間的「蓮子罐」,直口垂肩圈足,鼓腹長圓身,附蓋者蓋面略鼓,整體似一顆蓮子。蓮子壺的標準樣,很多都是以大亨款為標準,

原始的蓮子器形,一圓疊一圓,從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現中國傳統寓意中的「連生貴子」。但實際上從明代起蓮子的器形一直不斷演變,清初盛行蓮子壺,有「高蓮子」、「古蓮子」、「大蓮子」等。

隨著蓮子壺受大眾喜愛,就有了現今所見的「如意蓮子」、「平蓋蓮子」以及「牛蓋蓮子」「笠帽蓮子」「筋紋蓮子」等。


清道光   行有恆堂款  平蓋蓮子  /  顧景舟 牛蓋蓮子壺


清 邵廣遠如意蓮子壺  /  顧老款平蓋蓮子壺


清 邵大亨款蓮子壺  /  筋紋蓮子壺


清早期 陳子連制  平蓋蓮子壺  /  清早期  陳子畦款笠帽蓮子壺

3. 【掇只壺】


大亨掇只壺

「掇只」造型像是把多個球狀和半球狀堆疊到一起,由於「掇」在漢語裡有「連綴堆疊」的意思,因此被稱為「掇只壺」。

另有考證說「掇只」是「掇抧」之誤:掇,是闔上壺蓋;抧,是掀開壺蓋。宜興話裡「掇只」是指當地以前使用的裝調料、糖果等的小罐小壇——「掇子」。因「子」是入聲,漢語普通話中沒有「入」聲發音,逐漸傳為「掇只」,實為勘誤。

先有蓮子壺的存在。而掇只壺,是由蓮子壺改變的壺型,把蓮子把下的耳朵去掉而成。掇只壺為大師邵大亨所創製。造型瑩潤飽滿、渾樸典雅,線條簡練,昂揚挺拔。

4.【石瓢壺】

曼生石瓢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diao四聲)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於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

「子冶石瓢」


清 子冶段泥小石瓢(瞿子冶、文鼎合作、申錫制)

蘇東坡在宜興蜀山時,好友周穜以石料,按東坡設計的石銚壺造型製作贈與。蘇東坡十分高興,便作了一首詩回送給周穜做為答謝之意___

『銅腥鐵澀不宜泉,愛此蒼然深且寬;蟹眼翻波湯已作,龍頭拒火柄猶寒;姜新鹽少茶初熟,水漬雲熟蘚未乾;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無腳是輕安。』

清朝文人陳曼生在溧陽做官,酷愛紫砂,便與當時的制壺高手楊彭年合作,根據蘇東坡的石銚提梁,設計制為端把石瓢。【5】

同時期,文人瞿子冶也極愛紫砂,此人專精書法篆刻,畫竹更是一絕。他也與最為著名的制壺高手楊彭年、申錫、吉安三人合作。瞿子冶在曼生石瓢的基礎上改進,壺身更為清瘦矍鑠,力度十足。也就是我們如今的「子冶石瓢」。

「滿瓢」


陳光明  滿瓢

清道光至民初人陳光明善作紫砂器,工藝精湛,是當時的名家好手之一。陳光明曾與顧景舟先生同在上海『郎氏藝苑』製作仿古,景舟先生曾說:『在上海仿古的名手裡,手藝最高的,當數陳光明』。

陳光明所設計的「滿瓢」,完全不同於子冶的清瘦,壺身曲線柔和流暢,足呈鼎立狀支撐,給人敦厚樸拙的視覺效果。

後顧景舟保留滿瓢飽滿穩重的大度感,在此基礎上增大了壺流的直徑與壺把上揚角度,設計製作了「景舟石瓢」。

石瓢壺細分為「曼生石銚」、「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滿瓢」。


顧景舟 寒汀石瓢壺 /  曼生石銚

5.【潘壺】
 

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畲,清.道光廣東番禺人。先世以鹽賈起家,累官至兩廣鹽運使。由於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製專屬紫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饋贈。潘氏訂製的紫砂壺形制固定,慣將印款落於蓋沿上,壺底及他處皆不落款,用印均為陽文篆字「潘」字款。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紫砂壺稱為「潘壺」。

潘壺一般為閩南人泡工夫茶用,當地鄉人因以潘氏為榮,女兒出嫁時必以潘壺為嫁妝,希望能像潘氏的榮華富貴。故多要求以宜興紫砂潘壺,絕少用土產的汕頭壺。隨嫁的潘壺並不一定作泡茶用,也有置於梳妝檯裝髮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後作為陪葬品,以示對娘家養育感念之恩。

在工夫茶壺體系中,潘壺是自成一格的品類。潘壺的形制為「扁柿(仿鼓)」、「扁球(掇球)」與「梨形(線瓢)」的修整,發展至今大體可分為矮潘、中潘、高潘三種形制。

6.【仿古壺】


邵大亨 仿鼓壺

中國傳統的鼓多源於中原,秦漢前已有20餘種。外型雖然大小高矮不同,但都是粗腰筒狀的造型。


顧景舟 仿古壺

清代邵大亨初創仿古壺,壺體源於仿照古代戰鼓,「仿古」壺應為「仿鼓」壺。後人仿做此壺,就成了仿古代壺型之意,演變為「仿古」了。此壺經無數名家錘鍊,製作的最高峰是,顧景舟與邵大亨兩位巨匠,其作品是後學仿效的二座豐碑。

7.【仿古如意壺】


顧景舟  仿古如意

顧景舟先生師承邵大亨、儲銘而創製出如此儒雅的「仿古如意壺」。顧老在《宜興紫砂珍賞》【6】一書對仿古如意做了較詳品評:「在傳統仿古扁壺的造型上,加飾如意筋紋,使作品氣韻生動。如意仿古,頂項及腹,骨肉亭勻,壺口沿與壺蓋,截成一條圓線,口、蓋各占其半,蓋子蓋上即吻合成一條飽滿圓線,無紮實功力者不能為之。壺的形、神、氣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是砂壺中的一件極品。」


清末 儲銘  仿古如意

仿古如意壺在傳統仿鼓扁壺造型上加飾,壺腹飾以如意紋,與橋形如意鈕相呼應,身、蓋、頸、腹、鈕、錯落有致,骨肉亭勻,氣勢飽滿。如意雲紋既是紋樣,又是構成器型的組成部分,使裝飾與造型完美組合。中國傳統如意紋飾裝飾,充滿吉祥富貴的寓意,再次演繹傳統經典中不失新意。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顧老最後一次製作仿古如意壺時,已年過七十。製作手法爐火純青,可謂巔峰之作。

「時大彬 大彬如意」

此壺1984年在無錫甘露鄉出土,墓主是明代有名的華老太師華察的孫子華師伊(涵莪),出土時有華氏墓誌確切紀年,是一件有據可考的名壺。

壺呈淺褐色,淳樸古雅,精光內蘊。壺身下承三足,壺蓋貼塑四瓣對稱的如意雲頭紋。把梢與足空隙處橫刻「大彬」二字楷書款。整體造型大氣、豁達。是紫砂壺藝術發展至成熟期的壺藝典範。

「顧景舟 雲肩如意」

壺式為鼎狀,創意取自青銅器三足圓鼎。直頸與蓋沿上裝飾回紋,有富貴綿延之寓意。壺肩上堆塑雲肩紋連續圖案,圖案上緣有一凸起圓線環繞壺肩。壺把起處及壺流底部分別對稱裝飾如意紋,與雲肩紋自然暗合巧妙。

8.【井欄壺】


陳曼生  井欄壺(南京博物院館藏)

井欄壺由陳曼生首創,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7】。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既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作用。


清中期 楊彭年制 曼生井欄壺   / 清 井欄壺 楊彭年制 陳曼生銘

唐、宋、元宮中和貴族有以金銀瑪瑙寶石鑲嵌井欄的,是為井欄材質之美。另一是井欄刻字之美,即井欄上鐫刻的井名等文字,書法家顧廷龍將復泉井欄上的銘文拓下來,裝裱成大開冊頁,足見對井欄文物的珍視。

陳曼生的知己彭年到訪,互交茗壺心得。丫環於院中井邊取水,欄高水深,丫環腰身彎得似只蝦,二人見狀相視而笑。曼生當即描繪,數遍終成一壺。彭年曰:「此壺命為汲水壺如何?」曼生搖頭曰:「此壺天成,唯曰井欄。」

9.【秦權壺】


顧景舟 秦權壺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重量用的秤砣、秤錘、秤權,是懸掛秤桿之上可移動的銅、鐵、陶、瓷、石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而成壺。

誰最早創製了秦權壺,無從得知。最初秦權壺採用的是環耳形把手,後來不知何人改成了龍形把手。顧老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典範。

秦權『壺』其形似鍾,穩重沉著。頸、肩、腹、足,順勢而下,似個有篤誠自信的商人,嘴稍平代表賣買對等正直。

10【合歡壺】


曼生  合歡紫砂壺

曼生在溧陽為官,上任伊始便遇到運送每年皇家欽點的名貴「白芽貢茶」上京之重任,且須在清明之前作為十綱貢品茶中第一綱運至京城。曼生召集親朋故友全力以赴不敢怠慢,晝夜兼程送往京城。如期而至,龍顏大悅。消息傳來,曼生設宴以賀,幕客好友皆大欣喜。

席間,曼生興起,揮毫潑墨,寫下「八餅頭綱,為鸞為鳳,得雌者昌」之墨寶。好友郭通提議,何不造壺以載此喜。席間鼓樂歡天,樂手執大鑔敲擊,曼生親持大鑔用力合敲,歡喜之情溢於言表。大鑔凹凸有致,合則響,合而美。曼生有感於大鑔分合,奏響人間歡樂,遂以合鑔為樣設計出合歡壺,以朱泥造之,富含吉祥歡樂之意。

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此銘文由曼生題刻於楊彭年制的「合歡壺」壺肩,為肩刻題銘。

11.【葫蘆壺】


曼生  葫蘆壺

葫蘆壺之所以經典,是由於葫蘆是中華民族的吉祥象徵之一,而且又有「福祿」的寓意,人們常用其來辟邪和招寶,意蘊豐厚。

據記載,曼生幼時家境貧寒,數十年寒窗苦讀終於考取功名。為官清正廉潔兩袖清風。一天,他遠房外甥竟拿一擔青葫蘆作為禮物來看望。臨走說道:「區區葫蘆不足為禮,送福送祿與舅,祈舅福祿雙全。」曼生很是喜歡接連感謝,拿著葫蘆逐個觀賞,隨手描繪,畫完後越看越有趣,又按照葫蘆樣式描繪出紫砂壺型。沒想到一畫成真,尤其是壺鈕上的套環鈕裝飾,更是點睛之筆,尤其是輕輕把玩,叮噹之音不絕,曼生大喜,就將此壺名為「葫蘆壺」。

壺腹陰刻行書銘文:「為惠施,為張蒼,取滿腹,無湖江。」署「曼生銘」。把梢下有「彭年」方印,壺底鈐「阿曼陀室」方印。此乃陳曼生、楊彭年兩人默契配合所制之壺,可謂珠聯璧合,「壺依字傳,字隨壺貴」,為鑑賞家視為鍾愛的「曼生壺」。

12.【德鍾壺】


大亨  德鍾壺

「德鍾壺」是邵大亨所創。「德鍾」亦名「鍾德」 。「德鍾」,「鍾」者,樂器也,禮樂為用,鍾音之器為王禮頌。尊道貴德,是以頌德。


顧景舟配蓋的大亨高德鍾壺   /  大亨  劍流德鍾壺

顧老在其編著的《宜興紫砂珍賞》中有記:「德清儉素,儒雅中和胡付照與壺有緣之人,若有緣遇見此尊寶器,定能心生正氣,肅起恭敬之心」、「消耗如此造型的砂壺,其稱謂大致有:德鍾、鍾德、德中、中德之名」。其正式名稱,在當下壺界尚未有定論名,各有其雅。前輩者大多稱此壺為鍾德壺。

所謂德鍾,就是道德規範的集大成者。紫砂先賢做此德鍾壺,正是以器載道。

13.【茄段壺】

民國•裴石民制  茄段壺

茄段紫砂壺,造型靈感來自枝頭成熟的茄子,「茄子」古名「落蘇」,江浙人稱「陸蔬」,廣東人稱「矮瓜」、「紫瓜」。茄梗形壺鈕連接壺體,以茄蒂為壺紐,生動有趣。渾圓素樸的茄段造型,淳樸自然,素麵素心,大巧若拙。

「茄段」壺,看似簡單,實際複雜,紫砂藝人常說的」茄段三難「指的是什麼呢?

1.底部不可軟塌相,要做出「頂力」氣度飽滿,將張力處理在欲破不破之間;
2.截蓋與壺身要嚴絲合縫,線面要一體完整;
3.壺鈕似茄梗,不失靈秀感,要給人以把玩的樂趣和回味的空間。

14.【虛扁壺】


源遠堂  大彬制虛扁壺(上海博物館藏品)

「扁壺」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約公元前770~700年),戰國時代的銅扁壺作酒器用實已精美。春秋之後,宋元明清歷代均有扁壺的製作,但是材質從金屬逐步的轉變為陶瓷器。明代紫砂興起,有些技師轉變到紫砂工藝中來。隨著歷史演變,從青銅器到陶瓷,從實用器到文人墨客發閒遠憂思的雅玩。


戰國 嵌紅銅鳥紋扁壺  /  漢魏兩晉陶瓷扁壺造型、紋飾模仿銅、漆扁壺

而紫砂的扁壺最早見於明.時大彬製作的調砂「虛扁」,此壺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

紫砂在創作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實用性,高身桶酒壺對於茶葉、茶湯的控制,考慮出水和容量等等一系列茶道的要求。遂將壺身放倒,擺放更加穩定,放倒後的壺身高度巧與一本線裝書的高度差不多,所以取名為「書扁」。

行話「造型扁一分,成型難一分」,此器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扁」。全手工製作難度非常之大,在身桶的拍打過程中,力道要勻,扁又不能塌,並要有一定的弧度,成型難度就可想而知。可說是全手工製作中最難的器型之一。

15.【笑櫻壺】


顧景舟  笑櫻壺

「笑罌壺」從古代陶瓷貯茶器具「罌」中汲取靈感,罌,《說文》:「罌,缶也」。是為大腹小口的瓦器。或作「甇」。最早見於唐代。

宋代罌瓶用作文人雅士的盛酒器,明代徐友泉仿照罌瓶的造型做的紫砂壺,因紫砂壺很小,所以稱之「小罌壺」。隨著效仿者不斷增加,所以慢慢地已經從「罌」轉變成「英」。

在《紫砂壺全書》裡記載, 1966年前紫砂一廠的主要產品計101件,第99件便是『小英壺』。小英壺是當時一廠非常流行的一款壺式,王寅春先生與裴石民先生也都曾做過。

顧景舟的高徒潘春芳大學畢業之後,1963年左右回到一廠進了技術科,當時潘春芳已將「小英壺」改進設計了。依照紫砂界的傳統規矩「師父不做徒弟壺式」,然而這次是領導要求,顧老只能破了這規矩。於是,顧老依據潘春芳的設計,成就了「小英壺」的更完美的形像,成為紫砂史上又一長盛不衰的壺型。

從「小罌壺」到「小英壺」的「笑櫻壺」的傳說

(1)一說壺型成自於明代末期,具體出自何人之手無從查找。

(2)1966年左右中日建交,當局想把紫砂壺贈予日本首相,從數款中選了「小英壺」(另一說三線壺),覺得壺名不好。便與當時參與其事的中央美院高莊教授和顧景舟商討,「小英壺」從側面看似一女子在笑,充滿喜悅之情,加上日本以櫻花為尊,遂改名為「笑櫻壺」。

(3) 依據壺型而來的二種說法。第一、壺型取自笑容,壺鈕取自櫻桃。第二、花苞壺紐形意似枝頭櫻桃,傳名為「笑櫻壺」。

(4)通過顧景舟大師修訂了潘春芳設計的「小英壺」之後,轉變成了現今的「笑櫻壺」。

直至今天,依舊眾說紛紜……

16.【線圓壺】


俞國良(1874-1939)制紫砂線圓壺

「線圓壺」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所興起,歷經幾代藝人演變,時趨成熟,被不斷的效仿和演繹。

紫砂壺古有「圓不一相」之說,圓器是由不同方向不同曲度的曲線組成,造型圓潤飽滿,展現出「圓、穩、勻、正」的視覺效果。講究的是珠圓玉潤,比例協調,雋永耐看。

「線圓壺」身用兩泥片合製作成扁球狀,口部與半球狀蓋相切,壺底簡潔,為一捺底,橋樑鈕與蓋渾然一體,整個壺在扁圓中展現韻味。

17.【一粒珠壺】


清 胡公壽款一粒珠壺

「一粒珠紫砂壺」相傳是明.天啟、崇禎間製作紫砂壺名家「惠孟臣」所創。壺身一大珠,壺鈕一小珠,如同「母子珠」。造型古韻盎然,典雅莊重,型如西瓜渾圓可喜。


清早期  鳴遠款朱泥小一粒珠壺

一粒珠全部是圓線條,形制整體要求嚴格,要具有飽滿的力度和整合的視覺觀感。為傳統曼生十八式之一。

18. 【湯婆壺】


清 朱泥 湯婆壺

清趙翼「今人用銅錫器盛湯,置衾中暖腳,謂之湯婆子」。又名「湯焐子」。「湯婆」器型古拙有明季遺風,壺型極簡,端莊古樸。

19.【巨輪珠壺】

「巨輪珠」本名「具輪注」,形制源於古老的灌溉具車,人工蹬踏使掛有水鬥的具輪旋轉,導河水入渠,後人因南北朝祖沖之有「千裡船」問世,以巨輪推進船隻,因此名為「巨輪珠」。明末已定型,盛行於清末,多數出口日本為主,之後台灣也風靡一時。此款設計的本意就是實用壺,大口蓋,直流出水。拿捏把握都方便自如。

「具輪珠壺」在日本異花奇放的原於,日本煎茶道對於中國明代文人風骨和生活方式的推崇,連鎖反應到對道具的選擇——必以「唐物」為最佳妙,「小圓式、鵝蛋式……流直而快於注湯」這些見於明末清初紫砂器的特徵,在日本的煎茶道茶席上,用以潮汕功夫茶的小容量茶器大放異彩,並結合東瀛文人的審美取向,去工求朴,去巧求拙,追求拙趣和朴雅,因此「具輪珠壺」廣受歡迎。


日式巨輪珠  /  清 金士恆制  具輪珠

日本「奧玄寶」在其編著的《茗壺圖錄》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7】。

20.【容天壺】


呂堯臣 容天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首創,早期作品壺形偏低,後來改為較高壺形。容天壺取材於唐末五代時的「契此和尚」,人稱「布袋和尚」。感覺像是一尊笑容可掬,光頭大耳,袒胸凸肚,箕踞而坐的彌勒佛。視覺上穩重大度,在質樸中見深厚。

取名「容天」源於「肚大能容天下事」,「容天下難容之事」。「大肚可容天,人稱飲上仙。」壺體大肚圓滑,實與「容天」之名相應成趣,彰顯容天壺的大度之氣概。

注:
【1】象形法--「掇球壺」。引申法--「報春壺」。用典法--「秦權壺」。擬人法--「壽星壺」。裝飾法--「龍頭八卦一捆竹壺」。 象徵法--「大彬如意壺」,寓意法--「魚化龍」。

【2】 所謂人文壺, 是其文人雅士所倡導的,取其內涵, 重其神韻、形態、意趣、文心等。是將文人的思想、情趣、喜好、審美等諸多因素及時代特徵, 直接融入壺藝創作之中, 所形成的風格特徵。並具有內在文化底蘊,多由著名書法家題銘,堆繪裝飾,集詩、書、畫、印於一壺,代表文人的審美取向。

【3】 民國「收藏六大家」龐元濟、張伯駒、張大千、吳湖帆、張蔥玉、王己遷

【4】清晚期紫砂「八大家」:邵景南、邵大亨、邵大赦、邵友廷、何心舟、申錫、黃玉麟、俞國良

【5】嘉慶31年(1816年),陳蔓生到宜興緊鄰溧陽縣做地方官,當時詩文名流麋集。他和當時頗為不俗的幕客文友。使原本就對紫砂壺藝興趣濃厚的陳曼生如魚得水,他結識了宜興制壺藝人楊彭年,「曼生為之題其居日『阿曼駝室』,並畫十八壺式與之」,從此,開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為後人留下大量傳世之作——曼生壺。曼生壺的合作制壺人為楊彭年兄妹及邵二泉、吳月辛、蔣萬泉等人,但以楊彭年成型最多。曼生壺的特點是融造型、文學、繪畫、書法、篆刻於一壺,使紫砂茗壺平添幾分詩情畫意,形成獨特的文人壺風格,具有極豐富的文化內涵。

【6】《宜興紫砂珍賞》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1月出版(顧景舟主編/徐秀棠.李昌鴻副主編)

【7】水井四壁用「井」字形木架從下而上壘成,用來保護井壁使其不塌陷,而凸出地表的則是井欄。

【8】 日本奧玄寶在其編著的《茗壺圖錄》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近時有一種奇品、邦俗呼曰具輪珠、所謂小圓式、鵝蛋式之類也、形有大小、制有精粗、泥色有朱、有紫、有梨皮、小而精者、曰獨茶銚、粗而小者、曰丁稚......而其為器拙而密、朴而雅、流直而快於注湯、大小適宜有韻致、是所以盛行於世也、請者京坂好事家渴望心醉、一睹茲壺、津津流涎、爭購競求、不惜百金二百金、必獲而後已、至曰非獲具輪珠者、難與言茗事......」

圖片來自網路  /唐韻紫砂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