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選登:上工治未病

胡乃文(台灣)


【正見網2004年05月16日】

現在的病為何那麼難治,也那麼難以預防?現在的醫學理論,尤其免疫學的理論不是很發達嗎?不但理論發達,而且儀器也非常精良,CT、MRI、X光、超音波檢查儀……都可以透視人體了,可中西醫師卻都覺得現在的病不好治療,更難以講求預防了,原因在哪呢?參考中國醫學古籍就有可能解決,如《黃帝內經》、《千金備急要方》……等,甚至講修煉、煉丹的書籍如《抱朴子》等,許多的典籍都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概念,雖然每本書籍的這個概念都不盡相同,基本上都是為了預防疾病,希冀它不至於發生,或剛要發生於萌芽之時就殲滅於無形。何等高超的想法啊!那麼,這些只是理論的而非實際的嗎?為了救人的工具----現今醫學、醫術的更進步,絕對值得進一步了解古代中醫的概念!

前言

中國古老的觀念中就有預防生病的想法,例如《周易》有雲,在承平之時應該思考到,並且也要預防將來有病的時候,「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又,《國語》也認為人都有疾病,能幹的醫師可以早將疾病去除,並且也警惕說,人民的宿怨對宗族都不好,它也可以被認為是國家的疾患,要審慎的面對,且要及早預防、及早除去,「夫誰無疾眚!能者早除之。舊怨滅宗,國之疾眚也,為之關侖蕃□而遠備閒之,猶恐其至也,是之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無日矣。」(《國語.楚語》)

中國早期修道人與中醫師的重要參考書籍《黃帝內經》有云:好醫生都是修道的,修道的人都是順從陰陽而不反陰陽的規律行事,就如同治國明君不逆反天的陰陽道理,他們都有一樣的特性,因此好的醫生在病人尚未生病之前就已經治好了病,好的治國者於未亂之時就已經把亂平復了。

道者,聖人行之, 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對於預防疾病,唐.孫思邈說過: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聖之至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賢人之用心。究竟,預防疾病之發生,也就是中醫學上所云「上工治未病」的理想,有無可能實現?

理論上可能,實質上很難,為什麼?又,如何可以達到「上工治未病」的理想?看看古代醫生的「知未病」、「治未病」能耐,也許可以做為以後醫師的參照對像罷?

人們難以相信在自己現有的狀況看不到、聽不到的

古時的人民就已經有了類似現在的實證科學的那種雛型,認為未來將要發生的疾病,怎麼可能知道?

對於未來,人們多數都只相信自己知識結構上的可能,而離開自己的知識面就難以想像,更難以相信了!試舉幾個例子:

1)扁鵲入朝覲見齊桓侯,見到的時候已經看到桓侯即將患有皮膚腠理之病,不治的話,病情要更深入於裡,於五日後桓侯的病果然深入,而患了血脈之病,再五日將入於肌肉腸胃……,可桓侯不思己病之嚴重,反以為扁鵲是江湖術士待之,之後,果如扁鵲所言病入於腎、骨髓而死。《史記.扁鵲倉公傳》記載: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閒,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史記.扁鵲倉公傳》)

2)東漢的張仲景先生,看到同時在朝廷做官的年輕人王仲宣,可能在四十歲那年得到嚴重的疾病,始則落眉,逾半年而死,並且送湯藥(藥名「五石湯」),謂服之可免病死;仲宣不但不感激,甚至不屑,還謊稱已經服藥,仲景其實望其色就已經看出來仲宣並未服藥,最後王仲宣果然罹患仲景所說的病情而死。

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王仲宣不善之表現),受湯勿服。居三日,仲景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王仲宣不真之語言)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信。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序》)

3)近代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病(SARS)肆虐極為嚴重,2003三月至六月達到顛峰期,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台灣、加拿大的多倫多當時都籠罩在發病的危險疫區,實際上,在《黃帝內經》早就有關於「金疫」的說法,「金疫」就是肺的流行病,而且發生「金疫」之前三年(庚辰年,乙庚失守)已有狀況發生;之後又有大風沙遮蔽視線(原野昏霧,白埃四起)的先兆的發生,都是匪夷所思的。不但如此,還有,如果早一點發生的話,壬午年(2002)就見到端倪,而稍慢就於癸未(2003)年發生。

丑未之紀也,……癸丑,癸未,其運熱寒雨。……凡此太陰司天之政,……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原野昏霧,白埃四起,雲奔南極,……。初之氣(大寒至驚蟄,春之所管,厥陰風木),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二之氣(春分至立夏,夏之所管,少陰君火),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咸若,……。(《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此乙庚失守,其後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大小善惡,推本年天數及太一也。(《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

要治未病,就要先知道病,也要知道疾病的進程

中醫用「望、聞、問、切」的「四診」之法診病,用「八綱」的方式判斷出病的「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而「四診」之上焉者望診,次之者聞診,再次之者問診與切脈之診。所以《難經.六十一難》有這種的說法: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

了解以中國古代科學為基礎的中醫學是第一步,中國古代科學建基於陰陽五行學說,認為所有物質與精神的東西都與這種學說有關,所以唐朝孫思邈先生的《備急千金要方》有《大醫習業》篇云:「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只要想做個好的醫生,就必須學習古時候的經方,也需要知道命理、卜筮等學術,能別具慧眼,當個好醫生。

《黃帝內經》也有記載著「五運六氣」的審病治病方法,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又稱之為「五運」,配合天氣、氣象的「風、火、熱、濕、燥、寒」六氣在一年四季的變化,而能審斷這一年可能有什麼病情會發生,前面所舉的預見癸未年發生「金疫」,便是運用「五運六氣」計算而得。既然預先知道疾病的發生,因此可以對人民發出警訊,避免遭受六氣之風寒濕熱等侵襲,「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又加上人民的精神與物質生活,都能配合著以簡樸的方式進行,因此就不容易生病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治病與治未病的方法

「八綱」的辨證已經瞭然,治病就有所本;中醫學的治療方法非常多元,最簡單易懂的方法就是「正治」之法;其實所謂「正治」和另一種叫「從治」的觀念,是依據《素問.至真要大論》有「逆者正治,從者反治」治療的指導方法而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這種「正治」之法,是採用與病情相反之藥物治療;而「以熱治熱,以寒治寒」之「反治」或又叫「從治」的方法,就是針對病情,採用與病情相同的藥物,行「從順病氣而治之」的方法。了解病情的八綱後,治病的正治之方就可以被制訂了,中醫有這八種處方「汗、吐、下、和、溫、清、消、補」治療的方法。都是根據不同的辨證「八綱」而擬定的。

「正治」也就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病,而「反治」就是依據特殊病情的反常的方法治病。另外,還有根據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的方式的。

治未病亦是一樣,也就只是類似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與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治病方式,如此而已。

諸家對於治未病之看法還有不同

大部分中醫學者都認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的意義所在是預防重於治療,看起來好像就是正確的。可每家學說都有些許不同,也許因為醫生的醫術與醫學素養層次不同,也就有不同層次的理解吧。

1)《難經》與《金匱要略》都說,治病的時候,好的醫生會知道病情要傳到其他的臟腑經絡了,就先把那個可能患病的經絡臟腑治好了,於是病情就不會相傳到其他經絡臟腑了,這著實可以達到一些預防疾病的目的。

「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難經.第七十七難》)
「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中醫對於人的生理與結構的看法,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宇宙中有什麼,人體也就有什麼,天有風、火、濕、燥、寒五氣;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地上生產的萬物包括藥物,也都有與五行相對應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和寒、熱、溫、涼、平的五性;人有五志(怒、喜、思、憂、恐)和五臟(肝、心、脾、肺、腎),都是遙相對應的。於是,用藥物治療病的時候,首先就考慮到利用五味與五臟生克或相同、相異的關係,例如: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余髒准此。」(《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針灸的穴道每一個經絡都有井、滎、俞、經、合五個俞穴,與五行有關,在用針灸的治療法時,甚至也會考慮到穴道的五行生剋屬性與病情的相應關係。如此可以把人體各經絡與臟腑的能量變化與天地相應,病情就容易痊癒了。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於預防病情上,例如「春取絡脈分肉、夏取盛經分腠、秋取經俞、冬取井滎」的預防方法,舉冬取井滎為例:

帝曰:冬取井滎,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故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衄」此之謂也。(《素問.水熱穴論》)

2) 預知了未來的病情,應當有妥善的治療之方,先行給藥改善體能與體質,如《史記》對於未來病情將深入的治療記載,各種深入的情形都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治療;當然,如果能在適當的時間,服用了藥物,就解救了未來生病的痛苦:

扁鵲……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史記.扁鵲倉公傳》)

服用藥物治病或先行給藥改善體能與體質固然好,但是沒病的為了以後不生病的話,也可以服餌養生。

許多醫藥典籍中都有記載所謂的「服食法」,就是為了保養人的身體,使之不生病,例如「服地黃方」、「黃精膏方」、「服松脂方」……等多樣化的服食方法。在中醫藥的歷史上,有用於各臟腑補養的方劑、天然食物的處方等的發明與製作。例如補脾的「歸脾湯」、「四君子湯」,補心的「天王補心湯」,補腎的「六味地黃丸」,雙補脾腎的「還少丹」,氣血雙補的「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藥方,以及前面提到的仲景為王仲宣處方的「五石湯」,和《黃帝內經.素問》所云「湯液醪醴」之發明,都無非是為了補養先天之本的腎,或補養後天之本的脾,或養肝與瀉肝之火熱,或補心氣之虛的,都是期望五臟六腑的功能協調,以致於使得抗病的能力增強,而免於以後的病情發生。許多方劑學書籍裡面也記載有不用藥物而能治病的方法,例如清.汪昂《醫方集解》有《勿藥元詮》篇,就告訴以後的學者,可以用各種按摩或呼吸調息的的方法或修養性情的方式,讓人可以免於疾患。

3)《黃帝內經》認為治病與病情的發展有相當大的關係,而且認為氣的逆順與脈的虛實,陰陽五行都與治療有一定的相關性,掌握了這種治病的方法,就有可能開出治療之方。而且也認為開出好的治療之方與打仗有類似的關係,在病勢昌盛的、嚴重的時候不要衝逆著與之相抗衡,而等病勢較衰退之時再治,就像打仗的時候不要在其鋒頭上抗爭,比較有效果:

氣之逆順者,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脈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也。刺之大約者,必明知病之可刺,與其未可刺,與其已不可剌也。

《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陳。刺法曰,無刺隱隱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

上工,刺其未病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者也,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靈樞.逆順第五十五》)

4)好的醫生治病,是能夠在病情還沒有發展到某種狀況時,他就已經能掌握病情,而且可以早期治療,早期預防病情的發作,就是個善治未病的醫生。例如《素問.刺熱篇》的「肝熱病者,左頰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是預防病情的發作;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善治者治皮毛」,《素問.八正神明論》的「上工救其萌芽」都是希冀在病情才要發生之前,就已經看出病的後續發展,而治好了。可如果一位醫生能在病情未發之前的更早期就讓人們能注意養生,而使病情根本沒有機會發生,那是更高瞻遠矚的醫生才做得到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這樣的敘述,好的醫生不治已病而是治未病之先,認為人要和陰陽順應,而不是逆反的,逆反就會亂了,「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問.上古天真論》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5)許多散在《黃帝內經》中的理念認為,道德水準的低下是生病的原因,當道德稍衰敗後,人就開始生病了,而當黃帝之時的人們已經不知道多麼糟了,以致於要用毒藥與針灸治病了。例如:「湯液醪醴……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石針艾治其外也。」(《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不但如此,《黃帝內經》以為,「針石」,也就是治病的方法,不是個普通的事情,它其實跟修道的理有關,一定要精神意志都在道上,病才有可能治好,「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而《素問.湯液醪醴論》也認為,如果人們的嗜好慾望無窮,就會憂患不止,以致於精氣神都弛亂壞去,榮衛之氣也就變壞了,那麼,就是用大量的毒藥治療病人的內科疾病,再用針灸的處理方式治其外,也難以有功。所以《素問.湯液醪醴論篇》有「今之世不必已」、「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與「必齊毒藥攻其中,??石針艾治其外」之嘆。

《史記.扁鵲倉公傳》也說,治病要靠的是良醫與病人的合作;良醫能在早期知道病情的發展,病就可以早些治好了,而病人也可以被救活了;可常人的疾病種類太多,而醫生的對於醫病的治療之道太少。並且也提出了有六種病難治:

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史記.扁鵲倉公傳》)

古時注重醫病關係的,都有這樣的希望病人的心也跟得上治病方式,由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養性.序》云:「聖人所以藥餌者,以救過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歷年而不修一行,纏屙沒齒,終無悔心。」可見一斑。

6)最好的醫師,是注重養生之道的,並且要教給病人做為一個善良的人,認為性善就可以免除百病;而養性也就能治了未病,而且他並不強調病人必須吃藥;而一個好醫生之所以要病人吃藥,是為了暫時挽救那個行為與思想稍有偏差的人,如果這個人改正行為思想方式,就可以不生病了。例如,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裡有這種說法:

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不習無不利也。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故養性者,不但餌藥飧霞,其在兼於百行,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故夫子曰,善攝生者,陸行不遇虎兕,此則道德之祜也,豈假服餌而祈遐年哉。
聖人所以藥餌者,以救過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歷年而不修一行,纏屙沒齒終無悔心。此其所以歧和長逝,彭跗永歸,良有以也。(《備急千金要方.養性序》)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為什麼他們能知道未來的病?

做為一個好的醫生,要對於學習古時候的經方如《素問》、《甲乙經》、《黃帝針經》、《明堂》、《流注》……《草藥對》、以及張仲景、王叔和、……等人的著作與各部經方,也需要知道命理學以及卜筮等學問,否則就像沒有眼睛還要夜間行路似的怎能成個好醫生呢?除此之外,還得有惻隱之心,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當作自己,要非常地關心想盡辦法來救病苦。

「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習業》)

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故學習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己了,深自誤哉。(《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凡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1)現代的氣功書籍所云的「開天目」:古代人如扁鵲者,因為師父長桑君觀察很久,而發現他本性純真慈悲善良,而且絕非一般人,還能吃一般人難能忍受的苦,就傳給他超常的醫療方法,以致於他能見常人看不到的事物,能「視見垣一方人」,用現代的氣功用語說,就是他「天目」開了,已經擁有了透視的能力,他能看到病人的體內,看到五臟有無積聚之物,但他卻只讓人看到他是使用把脈的技巧看病罷了。

扁鵲者……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我有禁方……欲傳與公……飲是以上池之水……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除了扁鵲之外,有傳說雲,神農氏的身體是玲瓏玉體,他身體是透明的,因此,嘗百草之時可以看到藥物在腹部腸胃中的運行。身體是透明的這件事不好理解,若用現代氣功用語的「開天目」來說就比較好理解了。

後世傳言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肝肺五臟,此實事也。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明.周遊《開闢衍繹.十八回》)

2)有預知的能力:醫緩看晉侯病,有另外空間的精靈前來託夢雲,病人的道德不好,不能治。由此可見,好醫師的道德水準,加上病人有好的道德操守方能有醫治的可能。

晉侯夢大厲,被發及地……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晉侯……如廁,陷而卒。(《左傳》)

3)真誠令人感動,神仙也來幫忙:華佗真誠的喜好方書,喜好救人之病,就是在名山大川之間遊歷之時,也不忘乞求醫學的進步,雖然類似神話的傳說多,可原則上呢,古時候的傳徒弟,都是師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師父的。有一次,華佗在山洞裡的奇遇,發了對病患「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的重誓後,山洞裡的神仙才傳授醫術,使他的醫術在一夜之間突飛猛進,成了明醫。其實,神仙哪有那麼容易見到?一定是華佗平時就因為性好恬淡,又常為蒼生著想,已經擁有了特異的能力,以致於可以在游名山之時「往往有所遇」,可以見到、遇到神仙而傳與他好的醫術。

華先生諱佗,字元化。性好恬淡,喜味方書,多游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於公宜山古洞前,忽聞人論療病之法。先生訝其異,潛逼洞竊聽。須臾,有人云:華生在邇,術可付焉。復有一人曰:此生性貪,不憫生靈,安得付也?先生不覺愈駭,躍入洞,見二老人,衣木皮,頂草冠。先生躬趨左右而拜曰:適聞賢者論方術,遂乃忘歸。況濟人之道,素所好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驗,徒自不足耳。願賢者少察愚誠,乞與開悟,終身不負恩。首坐先生云:術亦不惜,恐異日與子為累。若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然後可以脫子禍。先生再拜謝曰:賢聖之語,一一不敢忘,俱能從之。二老笑指東洞云:石床上有書一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先生時得書,回首已不見老人。先生懾怯離洞,忽然不見,雲奔雨瀉,石洞摧塌。……先生未六旬,果為魏所戮,老人之言,預有斯驗。(鄧處中《中藏經.序》)

4)通過修煉而得:修煉的人必須要具有真誠的、善良美好的德性,例如唐朝明醫孫思邈的治病效果好,他所著作的《備急千金要方》為什麼有那麼多好的治療之方?他非常善良慈悲,在《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云:「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另外,有些傳說故事中記載,他精誠所至,他與方外的佛、道修煉之人有良好互動,善心救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曾經救過特殊的人,以致於能學習到、而且能擁有非常好的醫術。

……隱於終南山,與宣律師相接,每來往參請宗旨。時大旱,西域僧請於昆明池結壇祈雨,詔有司備香燈凡七日,縮水數尺。忽有老人夜詣宣律師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龍也。無雨時久,匪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腦將為藥,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救護。」宣公辭曰:「貧道持律而已,可求孫先生。」老人因至,思邈謂曰:「我知昆明龍宮有仙方三十首,若能示予,予將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許妄傳,今急矣,固無所吝。」有頃,捧方而至。……(《太平廣記.神仙二十一》)

結語

不同的書籍對於「上工治未病」想法都不同,《難經》認為看病,是認知病情以後會有所轉化,必須早做預防。而《靈樞》對於病,則認知病情之方盛或已衰,最好是未病之前,先預防;否則要在病勢尚未起來之時或病勢已經漸衰之時立即治療。《素問》則認知病的發生與道德的衰敗有關,與個體的不節制飲食、不節制行為、慾望太多、說謊、說大話等有關。唐朝《千金方》就跟《素問》的說法比較類似;認為,個性善良自然不生病,連禍亂災害都難以發生;所以善養性的人就已經在未病之前已經把病治好了,因此好的醫生只是為了救那一時思想行為偏差了的人,對於永不肯改正思想行為的,那就經常生病了。

古時的好醫生需要給病人灌輸類似《素問》或《千金方》那樣的養生防病的方法,教給病人生活起居與天地的陰陽五行完全配合,要病人的吃喝與睡眠都要有節制與合於恆常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而且要避免風熱等天氣對人的侵襲,要病人也把自己的生活慾望減低,如此根本不會生病(「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因此,知道古時候醫生治病跟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我們現在的醫生也能重視而且學學古代醫生的醫病關係,讓病人從此不再與病魔打交道不是很好嗎?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中醫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