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頭髮

金玉


【正見網2022年01月29日】

一.頭髮留有神的印記

人是神的傑作。不同的神造了不同的人,我們僅從頭髮上就能看出不同的神留下的先天印記:黃種人是黑色的直發,白種人是淡黃色的波發,黑種人是細密捲曲的黑髮。

達爾文進化論說人是因適應環境而一步步進化到現在這個樣子的,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假說。我們就拿頭髮來說吧。頭髮對於人而言,主要有三個用處:夏天防曬、冬天防寒、給人美感。前兩個用處對於人來說幾乎可以忽略,許多光頭不也生活的好好的嗎?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為適應環境,比如防曬防寒等,人的面部也同樣有此需求,也同樣應該長毛髮來保護,為什麼只有眉丘這個地方長眉毛,而在額頭、臉頰處卻不長毛髮?這說明頭髮和眉毛都是被「先天設定」長在那兒的,並不是因為適應什麼環境而如此。而且頭髮和眉毛雖都在頭上,但其生長速度不同,形狀也不同。神的安排是非常巧妙的。

再說美感,應該是先有此物,後有其美感。眉毛是因為長在眉丘那兒我們才覺的好看,還是我們覺的長在眉丘那兒好看,它才長在那兒呢?肯定是前者。如果造物主在造人的時候,讓人在額頭長毛(姑且叫它額毛吧),而不長頭髮,那麼人類今天一定會以額毛為美,以頭髮為丑。

再者,美感只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其作用之於人很有限。古往今來人類一直讚美翱翔的雄鷹、喜歡自由飛翔的小鳥。一雙美麗的大翅膀對於人類而言,既有實用價值(出行方便),又有十足的美感。但人類哪怕把腦子想破了,也不可能長出一對翅膀!你以為真象中共所說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可能。

看起來無足重輕的頭髮,其實背後有很多秘密,這一切都是上天的造化。

二.頭髮與年紀

從頭髮可以看出生命的痕跡,不同年紀的人頭髮一般是不同的。

中國人常把小孩叫黃毛小子、黃毛丫頭,是因為小孩的頭髮帶點黃色。青年時期頭髮烏黑亮澤。古代女孩15歲叫「及笄」(笄,古代盤頭髮用的簪子)。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沒到壯年,故稱「弱冠」。人老了,頭髮慢慢變灰、發白,兩鬢斑白、白髮蒼蒼是也。特別高壽的人,有的頭髮由白轉黃。「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中的「垂髫」指小孩(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黃髮」指老人。

當然也有例外,很多老人經過修煉後能返老還童,白髮轉黑,這在古書中有許多記載,今天在法輪功修煉者中很常見。

古詩文中有許多以頭髮指代年紀的名句:「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休將白髮唱黃雞」。

三.髮型

不同的時代流行不同的髮型;從髮型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

中國古時被稱為華夏。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講:「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是文明禮儀之邦。我們的祖先在服飾與髮型上都是很講究的。

古代幼兒大多是「垂髫」式。稍大點就把頭髮分為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總角之交」指童年時期就結交的朋友。《幼學瓊林》中有句「總角好,孫策與周瑜」,是說孫策和周瑜從小就是很好的朋友。男子到了15歲,就把總角解散,紮成一束,叫「束髮」。女子到了15歲,要把頭髮簪起來,稱為「及笄」,語出《禮記》「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成年人的髮型每朝每代是花樣百出,爭妍鬥艷,我們從古書古畫中可略知一二。古詩《陌上桑》描述羅敷「頭上窩墮髻,耳中明月珠」,「窩墮髻」即墮馬髻,髮髻偏在一邊,呈墜落狀。《木蘭辭》中描述花木蘭回家後「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雲鬢」就是象雲朵一樣的烏黑秀髮。

《炙轂子》記載:「漢武帝時,王母降,諸仙髻皆異人間,帝令宮中效之,號飛仙髻。」(漢武帝時,王母降臨人間,神仙們美麗的髮髻讓凡人驚嘆,武帝讓宮中女子效仿仙人,故稱飛仙髻。)《采蘭雜誌》記載,魏文帝之妻甄后據宮中一條綠蛇之形變而創造了靈蛇髻。《中華古今注》記載:「隋有凌虛髻、祥雲髻」,這種髮式如雲盤迴於頭頂,搖而不落。

唐代是我國國力最鼎盛時期,髮型也不同凡響。螺髻、百合髻等盤疊式髮髻在唐代比較多見;但最能體現出大唐恢弘氣象的髮髻是盛唐時期的一些反綰式髮髻,如雙刀髻、朝天髻、元寶髻等。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和張萱的《搗練圖》等名畫忠實的記錄了那個時代壯闊的片段。畫中女子面容圓潤飽滿,體態豐盈健康,服飾華美,髮髻高盤,配以金銀珠寶翡翠等首飾,反映出盛唐雍容華貴的審美風尚。

顧閎中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描繪的是五代時期的生活場景,畫中仕女的髮型都是向後高高綰起,再配以各種漂亮髮飾,顯得優雅多姿。

《妝檯記》載:「宋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巍峨高聳,號高椎髻。」宋代山西晉祠的女塑像中就有此髮式。

受佛教之寶冠、道教之蓮花冠的影響,唐宋時期人們還喜歡在頭上戴各種花冠,比如蓮花冠、鳳冠、重樓子冠等。最具宋朝特色的花冠是「一年景」。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說:宋朝女性多將『桃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花作為頭飾,謂之「一年景」。漂亮的髮髻與鮮艷的花冠互相映襯,美不勝收。

而修煉人則是另一番樣子。出家為僧者剃去「三千煩惱絲」,著袈裟,伴青燈古佛精修;道士則頭頂溜光的道士髻,著一襲道袍,透出仙風道骨。

變異的現代人就沒什麼規矩了,髮型也奇形怪狀的,什麼莫西干、殺馬特、蘑菇頭、爆炸式、板寸、孫小果式黑老大髮型(脖子上配一條粗大金項鍊)……五花八門。

四.頭髮與健康

頭髮雖長在體表,但它與人體各部分都有密切聯繫。一根頭髮如果放大千萬倍,其如一根大柱子,裡面是巨大而奇妙的世界。修煉者大周天打通之後,真氣貫通全身,連每根頭髮都要走一遍的。

中醫認為頭髮與血和腎有關,有「血為發之本」「腎者,其華在發」等說法。高明的中醫通過「望聞問切」中的「望」診——觀察人的頭髮,即可看出其身體狀況。健康的人頭髮一般烏黑亮澤;身體不好的人,頭髮往往發黃乾枯,如枯草,易分叉斷裂。有經驗的理髮師講:將死之人的頭髮很僵。

現在檢測頭髮能查小孩是否血鉛超標、缺鋅等等。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對死於一百多年前的拿破崙的頭髮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含有超量的砷(俗稱砒霜),猜測拿破崙是被毒死的。

現在流行染髮,頭髮染的五顏六色花裡胡哨的,這既傷頭髮,又傷身體,不少人由於染髮而導致癌症和白血病。

五.頭髮與個性

有句古語:相由心生。從頭髮也能看出人的一些個性特徵。

從粗細來看,頭髮粗壯的人,一般比較剛毅;頭髮細軟的人,一般心思縝密。

從額頭的髮際來看,髮際靠上的人,一般比較豁達,有智慧。

多數人額頭的髮際線略平而緩圓,極少數人的髮際如一個「山」字,正中間突出一塊很明顯的尖尖,相書上將其稱之為「參差」。髮際有參差者脾氣一般很大。

從頭髮顏色來看,鄉下有句順口溜「黃毛惡,白毛善,碰著個捲毛不好辦」,意思是:頭髮偏黃、特別是帶紅色的人,一般脾氣比較暴,性子急躁。《水滸傳》中的赤發鬼劉唐就是這樣的人,攻打杭州城為了爭功他搶先進城。頭髮是白色的人,一般性情比較溫和。頭髮捲曲的人性格比較古怪。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六.頭髮的故事

「怒髮衝冠」

……藺相如見秦王輕蔑無禮,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說:「這璧上還有點小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他把和氏璧拿到手後,馬上退後幾步,靠近柱子站著,他極度憤怒,頭髮直豎,頂起帽子(「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沖冠。」 冠:帽子)。他激昂的說:「大王不在朝廷接見我,拿到璧後竟遞給姬妾們傳看,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大王如威逼我,我將把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秦王連忙道歉,並答應齋戒五日後受璧。藺相如預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璧送回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

岳飛《滿江紅》起首一句就是「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割發代首」

一次曹操率兵出征,正是麥熟時節。他下令不要損壞麥子,如有踐踏麥田者,一律斬首示眾。不巧行軍途中曹操的馬受驚躥入麥田。他立即叫來隨行官員,要求治自己的罪。主簿說:怎麼能給丞相治罪呢?曹操說:我自己說的若不遵守,誰還會守令?隨即抽出寶劍要自刎。主簿說:「《春秋》上說:法不加於尊。丞相統領大軍,重任在身,怎麼能自殺呢?」曹操沉思良久,說:「既然古書有此說法,我又肩負著天子交給我的重任,那就割頭髮代替我的頭吧。」(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隨便割發是不孝的大罪。)曹操於是割下頭髮,以明軍紀。

「頭懸樑」

東漢的孫敬常通宵達旦的學習。為防止看書打瞌睡,他把頭髮用繩子系在房樑上。只要迷糊一低頭,頭髮就拽醒他。他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

 「截髮延賓」

陶侃年輕時家境貧寒。有一天下大雪,朋友范逵來訪。陶侃心中為難,怎麼招待朋友呢?母親湛氏安慰他說:「你只管留客吧,我有辦法。」她把鋪床的乾草切細後餵飽范逵的馬,再把頭髮剪下來去換錢買米菜。

陶侃是古代治學和為官的表率。人們都說他的成功得益於他賢良的母親。湛氏是中國歷史上四大賢母之一。

 「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白頭」

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害了伍子胥的父兄,還畫影圖形到處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先逃亡到宋國、鄭國,皆不利,後逃往吳國。奔吳途中必經昭關,昭關上張貼著他的畫像。他只好暫住在義士東皋公家裡。由於著急和傷心等緣故,伍子胥的頭髮竟一夜變白。因頭髮變白了,次日他順利的通過了昭關,來到了吳國。

 「千鈞一髮」

枚乘是西漢著名文學家,曾在吳王劉濞那兒做郎中。劉濞想反叛朝廷,枚乘勸阻他說:「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用一根頭髮系上千鈞重的東西,上面懸在沒有盡頭的高處,下邊是無底的深淵,這種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都知道是極其危險的。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但吳王不聽勸阻,枚乘遂投梁孝王門下。後來吳王兵敗國滅。人們都佩服枚乘的遠見卓識。

七.神州,神啊!

中國古稱神州,是神的故鄉,有數不盡的神跡和神奇顯現。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其博大精深體現在方方面面。單說對聯,就是漢語所特有的藝術形式,世界其它語種沒有對聯。

舊時理髮店有一副對聯:「雖雲毫毛技藝,卻是頂上功夫」。寥寥十二個字,卻一語雙關,既點明了理髮師的工作特點——修理頭髮,在頭頂作業;又風趣的道出理髮師手藝雖小,但功夫了得!神傳文化真的令人叫絕!

世界很多民族都留下了對人類今天的預言,而且這些預言都驚人的一致:末劫時期人類的道德非常敗壞,將招致許多天災人禍;到時候東方會有一位偉大的聖人來人間傳法,使人心歸正,眾生得救。

明朝著名預言家劉伯溫在其《燒餅歌》中如此描述這位救世的聖人:「不象僧來不象道,頭戴四兩羊絨帽。真佛不在寺院內,他掌彌勒元頭教。」意思是這位聖人不是僧人,也不是道士,他是以世俗現代人的髮型形像來人間傳法的。

放眼東方,現在教人信神重德且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惟有中國的李洪志師父!他於1992年5月13日傳出的法輪大法以「真善忍」為指導修煉,現已洪傳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使全球億萬人受益,而且影響力還在擴大!

神州出聖人,此言不虛啊!

【作者註:網絡上可以搜索到《簪花仕女圖》、《搗練圖》、《韓熙載夜宴圖》,以及「古代髮髻」式樣】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