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者謙卑

陸文


【正見網2022年06月09日】

在人類歷史上,所有的聖人先知,皆恭敬謙和、尊人卑己。孔子講「三人之行必有吾師」。耶穌有「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易經·謙卦》有言:「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覺者洞見蒼宇、智慧無限,看到了天外之天,知曉了人外有人,也明白了自己是渺如塵埃、微不足道的。在覺者看來,神明在首位,他人放其次,自己居末位。

釋迦牟尼是王子,卻毫無顯貴霸氣,他總是彬彬有禮,謙卑和善。他視眾生為父為母為佛,行化各方,任人施捨,從不挑揀。一天,釋迦牟尼走進禪房,看見一位年老的比丘病倒在床,無人守候,便端起臉盆,為病者打水洗臉。釋尊將老比丘扶著坐起,用手輕輕撫摸著他的前胸,又輕輕拍打他的後背。老比丘咳嗽了一聲,一口痰噴出,痰星濺了釋尊一臉一身,釋尊卻若無其事。老比丘很惶恐,釋尊慈祥的笑笑,安慰道:「沒事,沒事,我們都是出家人,憐老助困,伺候病者,是出家人分內事,是應該做的,你不要介意。痰咳出來就輕鬆些,快喝口水,再躺下休息。」

耶穌雖然是神子,卻不恥下問,虛心求教。耶穌並不以神自居,而是受約翰之禮,順服當時的禮儀。耶穌為門徒洗腳、行神跡潔淨長大麻風者,宣講天國的福音,但他從不炫耀自己,而是把榮耀歸於父神。

大法師尊是王上之王,但師尊一點架子也沒有。走到哪裡,都為人考慮,從不高高在上、盛氣凌人,而是低調謙虛、和藹可親。他住在小旅館、吃方便麵,他去給開車的司機師傅買燒雞,他對蔑視誤解一笑了之,他不訓斥人。

我們是大法的弟子,師父說:「謙虛才會把事做好。聲望是對法學的好而樹立起來的。一個修煉的人怎能無過呢?」[1] 我認為,在修煉過程中一定要有謙卑之心。

謙卑者要從內心認識到:師大法大,自己是受佛恩才擺脫地獄之苦的。無論自己學了多少,都是滄海一粟;無論自己做了多少,都是微不足道;無論自己悟到多少,都是一點皮毛。要承認自己在很多方面是無知無能的,要坦白自己在很多時候是有錯有過的。

謙卑者要在行為上做到:說話時要語速慢語調低,不可高聲命令。師父說,「工作中的語氣、善心,加上道理能改變人心,而命令永遠都不能!」[2]做事時要放下自己,配合整體。師父說,「做工作有不懂的,虛心和大家共同探討。」[1]交流時要虛懷若谷,虛心接受建議,向內找自己。師父說,「做錯了事,誠心的向學員講:「我也是個和大家一樣的修煉者,工作中難免有錯,我這事做錯了,那就按照對的做」 」[1]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真正的實修中,修的越好的同修,越是謙卑和善的。俗話說:佛手如綿、口吐蓮花。修煉也是修去傲慢、修出謙卑的過程。當我們說話辦事時,把師父至高、把眾生托起,把自己放下,就在走向謙卑,走向成熟,走向天國。

註:
[1]李洪志師父著作:《精進要旨》<如何輔導>
[2]李洪志師父著作:《精進要旨》<清醒>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大陸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