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36)中共篡改紫砂史

意文


【正見網2022年12月12日】

當前中共政府對中國歷史的考察與書寫,都是經過官方嚴密的政治審查、選擇性的改寫與扭曲,用以符合中共政權的現況與利益,用以美化中共的宣傳形像,以及用以形塑中共統治的合法性。

官方出資出版 企圖改寫紫砂史

宜興紫砂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紫砂已成為享譽世界的宜興名片。
 
2021年4月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發行《宜興紫砂礦源圖譜》。作者李洪元的父親李長保,長期擔任黃龍山工段的礦長。作者在宜興陶瓷公司原料總廠從事過泥料生產,下過礦井,選過礦石,煉過泥,走訪過老礦工。據當地老一輩紫砂從業者得知,此書是由官方出錢印製的,同時允諾將作者李洪元家中搜集350多種礦料,放置在新建好的黃龍山遺址公園的紫砂博物館中收藏。宜興黃龍山遺址公園建設完成,這部圖譜在此時間節點出版,相當於具備了官方的背書與認證。

《宜興紫砂礦源圖譜》由紫砂界名人分別作序。

宜興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十幾年來不斷地強調「紫砂礦沒有枯竭」,「紫砂泥料本身含有多種化學元素,沒有「化工壺」之說」這2個論點。關於這個問題之前已經說了很多,請參考前文。紫玉金砂(16) 、(27) 。

2015-12-17 人民網有一篇新聞(誰在攪動紫砂壺市場風雲?三次「黃金年代」),記者問到紫砂壺含有有毒化學配料以及礦料的問題,宜興市松華紫砂泥研究所所長吳松華說,周邊山上開採的紫砂泥就可塑性差一點,添加一點化學原料進去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當記者將「用添加化工原料後的紫砂泥做出的紫砂壺泡出來的茶是否有毒」這一問題拋給吳松華以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時,他們都否認。(1)

生僻紫砂礦料納入新系統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從1983年正式對外開,承載了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功能,也是唯一以紫砂文化為主題設立的基地。館中保護的礦標,就是2009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宜興紫砂礦料》教科書級的專業圖鑑,將幾百年來使用的正統紫砂礦料做分類,雖然對四號礦井寫得較多,其他礦井寫得少,是因為四號井是挖礦最深最多的原因。

而《宜興紫砂礦源圖譜》書中將紫砂礦料分為紫泥、段泥和紅泥三大系統之下,又分為十個大類,然後再進一步細化區分出350幾個品種。

除了黃龍山、趙莊、紅衛等傳統礦區,還涉及到了湖㳇、洑東等,同屬天目山余脈(注2)的許多周邊礦區,泥料品種非常生僻,聞所未聞。也就是將丁蜀鎮的「 外山料」,和離丁山幾十上百公裡的「外地料」也納入分類中,才會有350多個品種。


 
圖中紅色線圈內為江浙皖三省交界的丘陵山區屬天目山余脈

除了傳統的可以對得上號的近百個紫砂礦料名稱以外,此書已經給新發現的礦料品種起了200多個名稱,一一對應有燒結的試片和完整的文字記錄。也就是官方出版此書,對各種紫砂礦料蘊藏範圍和地理定位,重新定義,不就與中共篡改400年近代史如出一轍嗎。

符合中共的利益 而非中國人的利益

「這些年來在中國大陸,這個中共邪黨的那套東西啊,那套理論哪,都是邪惡的,是反傳統的,是反人類的。那麼它這個東西要想使人能夠接受它,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把人類的普世價值顛覆了。所以它一直就在起著這樣一個作用。」 「所以在針對邪黨文化的問題上,要先能辨別它、能辨清它。沒有別的辦法,只有用真正的人類傳統文化,才能看清它。 」(《二零一八年新唐人與大紀元法會》)

整座黃龍山只有60-80公尺高,面積只有2.5平方公裡大,現在新定義是200公裡內的紫砂陶土,也可以宣稱為紫砂了,還要畫蛇添足,此地無銀的加上「原礦」二字。不知老一代紫砂藝人是否心服口服?新定義的350幾種紫砂礦將為長久混亂墮落的市場帶來什麼局面?

局面確實是往官方要帶的方向來發展了,就在2022年11月01日 新聞報導:『宜興陶協疑似承認機車壺的合規地位,你怎麼看?』(3)一文中說,近日,宜興陶協開通了抖音官方號,邀請的都是中國工藝美術領域的專家,共發布了幾條短視頻,聊些高屋建瓴、似是而非的文化話題。

接著話鋒一轉,『文化元素』成了判別紫砂壺手工製作和機器製作差別的最重要元素。同時,肯定了機器製作的紫砂茶具的積極作用:『最起碼,普及了紫砂茶具在人民大眾當中的認知度。』此種言論等於亮出底線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機車壺和手工壺都是紫砂壺?

不管是否出於商業考量,必定要擴大解釋紫砂的定義,甚至可以說是文化專制,掩蓋歷史真相,來符合中共的利益,而非中國人的利益。若要追根溯源的了解中國歷史真相,包括紫砂文化的歷史,不能輕信、盡信中共主政期間的官方文獻與出版品,否則易被欺瞞與誤導,從而偏離了傳統文化與歷史真相。

注:

(1)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1053473121/?&source=m_redirect&wid=1671113101426

(2)
天目山在浙江省西北部,東北-西南走向,東起湖州,臨太湖平原,西延浙皖交界處,遙望黃山。長200公裡,寬約60公裡。

(3)

https://money.sohu.com/20151217/n431586319.shtml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