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解讀張岱《湖心亭看雪》

清風


【正見網2022年12月13日】

張岱(1597年—167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 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公認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學家之一,《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原文如下: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在這篇文章裡,作者實際表達的是自己生命的境界。修煉人都知道心性多高功多高,明代的修煉風氣是很濃厚的,作者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說明他也是信佛修道的。張岱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懂音樂,能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頗深;好收藏,具備非凡的鑑賞水平;精戲曲,編導評論追求至善至美,人的才華實際也是根基換來的,這說明他的根基是非常不錯的。

來看這一句:「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般的解讀著眼於作者對數量詞的錘鍊功夫,認為「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一組合,將天長永遠的闊大境界,甚至萬籟無聲的寂靜氣氛,全都傳達出來,令人拍案叫絕,這沒有錯,但很少有人想過如果生命沒有那樣的境界也是根本就寫不出來的。

作者修煉的境界和他看到的東西是一致的,這裡的「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如果是在一個很高的境界中去看,就是那個樣子,換句話說如果能夠元神離體同時再變得很大的話就能夠很直觀的看到這個景象,這和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有異曲同工之妙,那也是作者元神離體之後的所見。

修煉要放下對人間名利情的執著,否則層次是上不去的。看雪景人人都會,可哪一個滿身名利的人能夠看到「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呢?這絕不是簡單的文字技巧,而是生命修煉境界的真實反映。

後面說到作者遇到了兩個人,很顯然,他們也是修道之人而不是一般認為的性情中人,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人在一起交流,之後分手。在這樣的冰天雪地裡只有三個人其實也是暗指修煉的艱難,能夠修上去的人寥寥無幾,而他們生命的境界又是很接近的,他們都能夠和周圍的環境直接溝通。高處不勝寒,能夠到達這個境界的人很少很少,柳宗元講「獨釣寒江雪」其實也是表達的這個意思,同時寒也不是一個比喻,是在另外空間的真實體現。

文章最後的那個「痴」畫龍點睛,「痴」什麼?雪景嗎?沒錯,但此處的雪景是在暗指生命的境界,或者說是修煉到一定層次後身體某一個空間的真實景象,而這個空間的景象也只有用白描手法才能夠描繪,所以這個「痴」是對修行,返本歸真的痴,絕不是對人間名利情的「痴」,同時還有一層意思,《紅樓夢》裡有「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也就是說人間的名利情都會過去,是不可能長久的,不要去執著。雖然曹雪芹是清代的,但對生命的感悟,不同時代的修煉人或者說根基非常好的人是大同小異的。 也是因為作者根基所致,生命的境界所致,才能夠用文字彰顯了一種近乎純美的生命意境。

人的內心都有佛性,這篇文章看似寫景,實際背後有生命修煉境界的內涵,所以才能夠長久的流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