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幼學瓊林》:武職(二)

紫穹


【正見網2022年12月23日】

【原文】

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

【注釋】

范仲淹:北宋名臣,著名的政治、軍事家和文學家。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曾任延州知州抵禦西夏,因治軍有方,西夏人謂其:「胸中有十萬甲兵」。 使西夏不敢犯邊,最後議和稱臣。

項羽:楚國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人,於秦朝末年起兵滅秦,率江東八千子弟渡江作戰。號稱西楚霸王。

【譯文】 

范仲淹能文能武,西夏人贊他胸中有數萬甲兵;項羽滅秦渡江作戰時,帶過來八千江東子弟。

【點評】

古代朝廷,凡文武兼備的將領、統帥,被譽為儒將。范仲淹身為後世文人的楷模,當之無愧,可稱作北宋仁宗時代的一代儒將。

傑出的儒將與純粹的武將不同,他們知書達理,不僅精通兵法,能征善戰,最關鍵的就是胸懷憂國憂民的大志和無私仁愛的品格,上體君憂,下愛百姓將士,對自身的功名利祿,個人榮辱置之度外。因而上能讓君主信任敬重,下能讓朝臣將士和百姓心服歸附,若駐守邊關,也自然因人心歸附而固若金湯,外敵畏懼。雖然擁有軍事才能,絕不會以顯能邀功為念,一句話,就是其用心在國家在百姓,也在君王身上,唯獨不想自己的得失榮辱。

無私的人,必然為君分憂,替民請命,沒有名利的追求,沒有個人得失的執著。因而君王也好,百姓也罷,人人都會信他敬他,那麼即使功高也不易震主。功成身退,輕而易舉,甚至根本無需考慮,無私的人格就已經得到了君王的信賴。范仲淹就是這樣的真君子,哪裡需要自己,無論官職大小,身居何處,只要能解君憂,能安百姓,他就責無旁貸地欣然前往。不管是地方縣令還是京城大臣,無論文官,還是邊疆將帥,也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升官還是屢屢被貶,一概不放在心上,毫無怨言,欣然領命。

因此他的境界絕不是戰國時的四大名將——白起等人能比的。自然結局也不同。人們說心底無私天地寬,范仲淹演繹給後世的正是這樣的無私為他的道德境界。無愧為後世的楷模。

【故事】范仲淹心懷萬民  一心救人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事無巨細,無論自己身居何處,何種身份,也不管對方是誰,都會毫無私心地救助別人,從不在乎自己的得失榮辱。今天就講幾件小事,來見證這位千古賢臣的人格。

不為良相 則為良醫

在范仲淹前,醫者地位卑微,無人會將位極人臣的宰相和醫者相提並論。但范仲淹心中沒有職業和身份高低的偏見。他認為只有這兩者可以最大限度救濟天下。

早年他還未顯達時,曾去神祠求籤,問將來能否當丞相?解簽為「不許」後,他並未失望,再次求籤,說:「如若不能拜相,那我願意成為良醫。」結果還是不能如願。范仲淹長嘆說:「不能為百姓謀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該做的事。」

有人不解就問他:「大丈夫立志為相理所應當,可您為何又祈願當良醫呢?有點太卑微了吧?」范仲淹回答說:「普濟萬民,只有宰相才能做到。既然簽詞說我當不了宰相,要實現利澤萬民的心願,莫過於當良醫。…上可以療君親之疾,下可以救貧賤之厄,中能保身長全。身在民間不做官依舊能利澤蒼生的,除了良醫,再無其它。」也就是說,他做官的目的,不是為自身榮耀,也不是光宗耀祖,只為救濟天下萬民,因此只要能最大限度救人,高低貴賤,榮辱得失,可全然不計。

從此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普濟天下的理想,成為後世中華兒女崇高的人生志向。

整船麥子  拱手相送

范仲淹清廉儉樸,但對外人則樂善好施。父子皆然。一次,范仲淹次子范純仁奉父命自蘇州運麥至四川,途中碰見熟人石曼卿,因遭逢親人過世,無錢將靈柩運回故鄉而一籌莫展,便不假思索地將一船的麥子全部送給了他,以此助其還鄉。范純仁回到家中,怕父親怪罪自己太魯莽,一點也沒顧及家人,就沒敢提及此事。沒想到范仲淹主動問他是否有遇到朋友,范純仁只好說:「路過丹陽時,碰到了石曼卿,他因親人喪事,沒錢運柩回鄉,被困在那裡了。」

范仲淹不知兒子在試探他的反應,馬上責問道:「你為甚麼不把船上的麥子全部送給他呢?」范純仁趕緊回答:「我已經送給他了。」范仲淹聽後,非常高興,誇獎他做的對。

護送孤兒寡母

范仲淹被貶,寵辱皆忘,唯獨不忘慷慨助人。他任越州(今浙江紹興)知州時,得知一位下屬小吏,死於任所,留下了體弱多病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兒子,悽苦無助,想扶柩歸鄉而不得。他立即「以俸錢百緡賙之」,並派老吏用船送他們母子三人回老家去。范仲淹怕過水上關卡時,遇到麻煩,特為他們寫了一首詩,權當通行證。詩說:「一葉輕舟泛巨川,來時煖熱去涼天。關津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兒寡母船!」照顧的十分細緻妥帖。

自身在逆境中尚能如此為人著想,可想而知他會如何對待邊塞的將士百姓了!

恩澤羌族

范仲淹戍邊西北時,邊境百姓和眾多的羌部族,皆被妥善安置庇護,免受西夏侵擾,勢單力薄的羌族因此紛紛歸附大宋,感念他的恩德,在其生前就懸掛他的畫像祭拜。西夏見此十分畏懼范仲淹,不敢犯邊,當地因此流傳一首歌謠:「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范仲淹去世後,不僅上至仁宗,下至百姓舉國悲痛,連羌族的數百首領,也像孝子一樣放聲痛哭,齋戒三日後才離開。 

風水寶地 建為學校

仁宗景佑二年(西元1035年),范仲淹被貶到故鄉蘇州,他無半分難過,反倒決定蓋一所住宅好好安頓下來。於是便在蘇州南園買了一塊地,沒想到風水先生看後驚喜地告知他:「這是一塊能出公侯卿相的風水寶地。」

范仲淹聽了立刻笑道:「若是如此,使士人在此學習,公侯卿相不是更多嗎?」全然沒有半點為自家子孫後代打算的想法,反倒希望福澤天下的學子,把富貴拱手讓人,為國培養人才,私心全無。

於是,范仲淹毫不猶豫獻出寶地,創辦學校,延請名師,全國各地聞訊紛紛倣效建立學校。宋代教育由此興盛,培養出無數人才。

置辦義田 扶危救貧

范仲淹兩歲喪父,被繼父養大,生活十分貧困,少年求學時,每日僅以米粥和青菜度日,因此深知百姓的疾苦,一直想著將來要在家鄉設置義田來照顧貧困的鄉親,但他因樂善好施,家境艱難,直到當了陝西招討使和參知政事,也就是宰相,才有了足夠的俸祿,購買家鄉附近的良田一千畝,命名為「義田」,選擇族中年長且賢能的人,進行管理,辦免費義學,還幫助婚喪嫁娶等各種生活急困,以此救濟貧困的鄉親。

他去世後,後代子孫代代傳承這項公益事業。其精神價值,早已不止福澤萬民!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