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3年03月27日】
【典故出處】
語本《論語.雍也》: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釋義一】
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
【釋義二】
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典故說明】
出自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
「中」的概念起源很早,古代聖賢堯、舜、禹對於「中」都十分重視。《論語.堯曰》:「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意思是說堯傳位舜時,以「執中」之道告誡,舜傳位於禹,也以此告誡。又《尚書.仲虺之誥》有「建中於民」的說法,意思則是要建立「中正」之道,作為共同的準則。
到了西周初年,「中」成為一種美好品德的觀念,《尚書.酒誥》就提到:「丕惟曰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意思是說人們應該時常觀察自己的行為,反省自己的思想,以便能夠符合「中正」這種不偏倚的美德。「中」的觀念,經過夏、商、周三代,內涵日益豐富。
後來到孔子時加上「庸」字,提出「中庸」概念,使其成為一種日常生活的處事態度,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和人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庸〉是先秦儒家重要的經典文獻,原本收錄在《禮記》一書裡,根據唐人孔穎達《禮記正義》引鄭玄〈目錄〉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
到了宋代,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加上《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並為之章句集注。對於「中庸」二字的意涵,朱熹《中庸章句》引了程子的話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則成了一種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處事態度,而且是可行之久遠的定理。
古代能了解「中庸」並加以具體落實者,都是聖賢之人,〈中庸〉曾引孔子的話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孔子讚揚舜是有大智慧的人,能取中道施行於民。可是這種秉持中道的最高美德,人們缺少它已經很久了。
孔門弟子之中,唯有:「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見《禮記.中庸》)孔子因而讚揚顏回待人處事能夠秉持中庸、堅守善道。後來「中庸之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的處事態度。
【注釋】
出自朱子《中庸章句集注》: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樂,音洛。中節之中,去聲。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體也。達道者,循性之謂,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離之意。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推而極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懼而約之,以至於至靜之中,無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則極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謹獨而精之,以至於應物之處,無少差謬,而無適不然,則極其和而萬物育矣。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故其效驗至於如此。此學問之極功、聖人之能事,初非有待於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體一用雖有動靜之殊,然必其體立而後用有以行,則其實亦非有兩事也。故於此合而言之,以結上文之意。
【評註】
從中庸的釋義中可以看出其對中庸內涵或基點的理解差異,一種是詮釋為待人處事的行為準則;另一種則是詮釋為處事態度。但其相同點都是「處事」而非「處世」。《中庸章句集注》中朱子的注釋:「君子循道而行,則能擇乎善矣」。如果當作道,則更多的應當是從內心的心態上去秉持中和堅守善,「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間,言能守也。」若僅流於外形上的要求,停留在「此行之所以無過不及,」當屬於是退而求其次了。
做人為什麼一定要奉持中庸之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緣於所指的這一層的「道」只是通向真正的宇宙大道之門的階梯,此處的偏離或崩塌,人類的未來便會迷失而找不到返本歸真的路。
【評析】
《禮記.中庸》為子思所作,也就是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從朱子對中庸的注釋中可以看出,人的各種情緒未發之前的狀態合乎無所偏倚的中,適度不過份的發(中節)則被認為是和。這裡闡述的是對人行為方面的要求,未發之中不過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中庸》章句中一處講:「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另一處還講:「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這裡也充分體現了儒家的入世思想。但是,當人類道德下滑的離道越來越遠的時候,人的內心和行為就會被撕裂,人們會選擇站在哪一邊呢?
《中庸》章句中還以子曰的方式講到:「《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意思就是:《詩經》說:『神的降臨,不可揣測,怎麼能夠怠慢不敬呢?』其實,這裡點到了人類社會建立的根本,人是神造的,人類社會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給人通過消除業力和修煉以返回天國的機會,而非讓人沉湎於世間咂滋味。因此,人所奉持的中應當是宇宙正理,偏離中的喜怒哀樂等極端情緒都是魔性一面的體現,都是要逐步去除的。唯有堅守善,人才能有機會走入蕩蕩的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