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漢室天下的復興 東漢(一)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心緣


【正見網2004年08月04日】

在華夏歷史上書寫了濃重一筆的西漢王朝,在為後世留下了廣闊的疆域、溝通中國與西亞、中亞乃至歐洲的絲綢之路,以及一整套相當穩定而成熟的統治模型和範式後,也告別了歷史大舞台。其間曾有多少風流人物粉墨登場,在這盛世王朝中自如揮灑,構築了許許多多美麗的風景,比如高祖劉邦,文王劉恆,武王劉徹,將軍韓信,文臣蕭何、張良,比如文學家賈誼,司馬相如等等,等等。在我們尚沉浸在無盡的遐思與回味中時,一場復興漢室的大戲已經悄然拉開了帷幕。

王莽篡奪西漢政權後,天下紛紛起事,希望復興漢室天下。在紛亂的大舞台上,一個叫劉秀的漢室宗親以其獨到的眼光和卓越的才能贏得了天下,漢室天下至此得以真正復興。因為劉秀建立的漢朝定都洛陽,所以史家稱之為「東漢」,也稱「後漢」。

東漢從光武帝劉秀起,歷經近二百年而衰亡。東漢很多制度都沿襲了西漢,但也有新的發展。其間亦出現了許多精彩紛呈的畫卷和諸多風流人物,比如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將軍班超,比如科學家張衡,等等。不過,與西漢相比,東漢的強盛還是遜色一些。而且,「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與天下安」的思想開始占據主導地位。

東漢在西漢的基礎上,繼續鞏固在西域的統治。漢朝與中亞、西亞的交往沿著絲綢之路向內陸拓展著。而影響了後世諸多中國人信仰的佛教正是沿著絲綢之路於西漢末年傳入中國的。到了東漢第二個皇帝明帝時,他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便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並於洛陽建立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自此,佛教開始在中國傳播。

東漢的建立

*劉秀的身世和異相

東漢王朝的開創者劉秀,是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長沙定王劉發之子舂陵節侯劉買的後裔。

《後漢書》上說,劉秀剛出生時有紅色光照在屋中。他的父親十分奇怪,就請了一個算卦先生。算卦先生說:「此兆吉不可言。」這一年他父親所在的縣裡長出了一莖九穗的禾苗,所以他的父親給他起名光武,叫秀。

劉秀從小就喜歡讀書,而且很有志向,又能刻苦耐勞。他9歲喪父後,由叔父劉良撫養;13歲時,王莽篡奪了西漢政權。20歲時,他到長安入太學學習,「受《尚書》,略通大義」。後來從太學畢業回到南陽,因受牽連逃到新野(今河南新野),曾一度被捕入獄,出獄後回到南陽老家,繼續過耕田種地讀書交友的生活。

成年後的劉秀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大口,高鼻頭,天庭飽滿。當時有一個宛城人用《河圖》給劉秀算道:「劉氏復起,李氏為輔。」(李氏指李陽,東漢大臣)剛開始,劉秀覺得自己擔當不了這個重任,但其兄長劉演行俠仗義,喜歡交納賢士。於是,劉秀與劉演共同組織了一支以舂陵劉氏宗室子弟為骨幹的「舂陵兵」,並參加了復興漢室的綠林軍,成為其中重要的力量。那一年,劉秀二十八歲。

*漢室復興

當時起事的除了綠林軍外,還有平林人陳牧率領的「平林兵」。也是長沙王族的劉玄參加了平林兵。

公元23年二月,綠林軍擁立漢室後裔劉玄為帝,改年號為「更始」。公元24年二月,劉玄遷都長安,劉演被任命為大司徒,劉秀任太常偏將軍。劉玄稱帝後,讓劉演攻打南陽,又派王鳳、劉秀等率軍北攻昆陽。劉秀沉著冷靜,臨危不懼,以其超人的膽略和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率領義軍以少勝多,大破王莽主力42萬,取得了「昆陽大捷」。

昆陽之戰後,劉演、劉秀兄弟與更始政權矛盾開始激化。更始帝劉玄聽信讒言,擔心劉演兄弟會與自己爭奪帝位,便藉故把劉演殺害。劉秀聽說後,自知自己力量不足,便忍痛主動向劉玄請罪。這年十月,劉玄命劉秀以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頭銜,「持節北度河,鎮慰州郡」。藉此機會,劉秀擺脫了更始諸將的直接監控,走上了獨自發展的道路。

劉秀聽從手下大臣馮異「理冤結,布惠澤」和鄧禹「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的建議,到達河北後,詳細考察了當地情況,廢除了王莽的苛政,釋放了犯人,並恢復漢家官名和制度,當地官員和百姓都十分高興,「爭持牛酒迎勞」。

劉秀在當地官僚和百姓的支持下,首先消滅了假冒漢成帝兒子的劉子輿在邯鄲割劇稱帝的王郎勢力。

劉秀在河北勢力的發展,引起更始帝的不安,遂在加封劉秀為蕭王的同時,一面下令調劉秀及其部將返回長安,一面派兵襲擊劉秀。劉秀自覺自己羽毛已豐,決心脫離更始,就「辭以河北末平,不就征」。接著,派兵擊退了更始軍。其間,又擊破並收編了河北銅馬軍30萬人,勢力迅速壯大,關西因此稱光武為「銅馬帝」。其間數次戰役,都展示了劉秀傑出的軍事指揮與謀劃才能。

此時河北形勢已逐漸明朗。而更始政權由於其無能和腐敗,以及殘殺賢良,不納忠言直諫,還濫授官爵,尚未安定的天下又重新動盪起來。新興的赤眉軍開始西進關中,進攻更始政權。劉秀據此開始了新的部署。一方面,他派足智多謀的鄧禹為前將軍,領精兵2萬由晉南前往關中,伺機進取長安;一方面派馮異為孟津將軍,扼守黃河渡口,防止更始屯駐洛陽的軍隊北渡;同時進一步鞏固河北,並最終實現了控制河北的目標。

公元25年六月已未,劉秀在眾將的極力擁戴勸進下,在鎬(今河北省柏鄉縣)舉行告天儀式,正式即位稱帝,國號「漢」,改年號為「建武元年」,定都洛陽。

劉秀在告天祝文中說:「皇天上帝,后土神只,眷顧降命,屬秀黎元,為人父母,秀不敢當。 箅下百辟,不謀同辭,咸曰:『王莽篡位,秀髮憤興兵,破王尋、王邑於昆陽,誅王郎、銅馬於河北,平定天下,海內蒙恩。上當天地之心,下為元元所歸。』讖記曰:『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秀猶固辭,至於再,至於三。箅下僉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

從此,劉秀脫離了更始政權。而中國歷史才又恢復了劉姓漢家天下,進入東漢時期,也稱後漢時期。

*完成統一天下大業

劉秀復漢稱帝之時,西面有更始政權,東面有赤眉軍,此外,還有劉永割據豫東、皖北,隗囂割據西北甘陝、內蒙一帶,公孫述割據巴蜀、漢中,以及其它大小割據勢力。因此劉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完成統一大業。

在劉秀平定河北的同時,大將鄧禹在關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自建武元年一月至七月,他連破在安邑、衙縣的更始主力,並控制了上郡、北地、安定,完成了待機南下長安的部署。而另一大將馮異也積極配合鄧禹的行動,南下河東13縣,迫使更始軍十餘萬人投降,進而進逼洛陽。此後,劉秀採取誘降策略,使洛陽30萬人不戰而降。

此時,赤眉軍已經摧毀了更始政權,同時立漢皇族後裔劉盆子為帝,改年號為「建世元年」。但赤眉軍取代更始政權之後,同樣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而且法紀敗壞,暴行不斷,引起百姓的怨恨。

建武二年(26年),關中方面的形勢出現了不利的局面,鄧禹與赤眉反覆混戰,雖大大削弱了赤眉力量,但漢軍也遭遇幾次失利。劉秀於是改用馮異代替鄧禹,主持關中軍事。馮異迅速調整部署,於次年閏二月,以誘敵伏擊戰法奪得崤底之戰的勝利,迫使赤眉軍8萬餘人投降。剩餘的赤眉軍十多萬人在東走宜陽時,被早已斷定「赤眉無谷,自當東來」,並做好嚴陣以待的劉秀所截,十多萬人全部投降。至此,劉秀取得了整個關中地區。

在河北初定、關中將定之時,劉秀開始著手削弱群雄,實行統一全國的戰略部署。根據當時各支割據勢力的地理位置及其力量強弱,劉秀制定了由近及遠、先東後西、逐個擊破的戰略方針。為了擊破關中勢力,劉秀採取聯隴制蜀的策略,使漢軍得以偏師扼守關中,主力則用於對付東方。自建武二年至六年(26―30年),劉秀用5年時間,逐個消滅了關東之敵,形成了四分天下有其三的局面。

東方平定後,漢隴聯合瓦解。隴地的隗囂成為漢軍進攻的下一個目標。劉秀利用河西竇融與漢朝宗室的特殊關係,積極爭取竇融,使隗囂處於腹背受敵境地。建武八年(32年)春,劉秀遣精銳2000人,長途穿插,襲取隴右軍事重鎮略陽,將隗囂數萬精兵死死拖住。同年夏,劉秀親率大軍攻隴,與竇融的河西軍兩面夾擊,大敗隴軍。建武十年(34年)十月,徹底擊垮隗氏集團,吞併隴右。

劉秀取得隴地後,經短期休整,於建武十一年(35年)春,派兵伐蜀。劉秀則坐鎮長安,親自指揮戰爭進程。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漢軍攻入成都,殺死了公孫述,蜀地回歸漢室。

劉秀前後用了10多年的時間,終於在公元36年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三次大統一。劉氏宗族復興漢家天下的計劃,至此才最終宣告完成。

劉秀之所以能最終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有很多,一是他善於用兵,善於以少勝多,出奇制勝。二是對待臣僚「開心見誠」,不念舊惡,但賞罰嚴明,雖仇必賞,雖親必罰,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鮪。三是注意講求策略,在攻伐中,為了贏得更多的支持,一方面嚴整軍紀,一方面採取釋放奴婢、刑徒,減免賦稅刑法等措施。另外,作為個人而言,劉秀豁達大度,史稱其才兼文武。

賢明的光武帝和「建武盛世」

自西漢滅亡、王莽篡位,到劉秀復漢稱帝和統一全國,天下凋敝已極,民不聊生,因此極需休養生息。

作為一位了解民間疾苦、體察下情、寬宏大量、厲行節約、聽從諫言、勤於政事的聖明賢君,光武帝劉秀兢兢業業,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他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策,致力於發展社會經濟,安撫周邊少數民族,力圖重振漢家盛世。

首先,劉秀採取了「退功臣,進文吏」的政策。

劉秀認為他的功臣多是戎馬出身,不熟悉典章制度,不懂得治理國家;可是他們多自恃功高,不聽命令,或不遵守法紀。為了表彰他們的功勳,並籠絡他們的人心,劉秀封其中功勞最大的三百六十多人為列侯,給予他們尊崇的地位;但卻解除了他們的實權。除高密侯鄧禹、固始侯李通、膠東侯賈復三人參與議論軍國大事外,其餘大多數列侯成為閒員,只是「以列侯奉朝請」。這些列侯的食封數量,如鄧禹、吳漢二人,都食四縣,其餘為縣侯、鄉侯、亭侯,小的只食數百戶。總的說來,比西漢少得多,也是衣食租稅而已。

但是劉秀卻很重視那些隱居山林、不仕王莽的士人。他認為這些人既熟悉典章制度,懂得治理國家;又情操高尚,不趨炎附勢。所以就多方訪求,重禮徵聘。平帝時的高密令卓茂不仕王莽,劉秀征為太傅,名儒伏湛(占)征為尚書。而尚書的權力是很大的。

其次,劉秀建國之後,鑒於西漢時期權臣當政,外戚篡權,以及地方權重的教訓,加重了尚書職權,削弱三公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即皇權。

在中國的首輔制度中,丞相在漢初制度中算得上是百官之首。漢武帝時,開始重用尚書、侍中等內官直接處理朝政,於是丞相等外朝官員開始失去決策的機會,而只能奉命辦事。尚書台原是管理公文發放的機構,所任官吏,年資較淺。尚書令、尚書僅為千石、六百石的中下級官吏,尚書郎為一般士大夫所輕視。由於內朝的抬頭,於是外朝官員只有加侍中、給事中頭銜後方能參與決策。

鑒於西漢三公失權造成的禍害,劉秀不設丞相,而「雖置三公」,但「事歸台閣」,即一方面削弱三公權力,另一方面則擴大了尚書台的組織,加強尚書台的職權。一切政務不再經三公管理,三公形同虛設。尚書台成為皇帝發號施令的執行機構,所有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劉秀對於朝中大臣以「嚴切之法,行督責之術」。《後漢書•申屠剛傳》說:「時內外群官,多帝自選舉,加以法理嚴察,職事過苦,尚書近臣,至乃捶撲牽曳於前,群臣莫敢正言。」史稱「自是大臣難居相任」。

與此同時,劉秀還加強了對宗室諸王的控制,禁止王子、諸王交通賓客,結黨營私。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他藉故搜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千人」。

第三,劉秀承繼西漢初年的與民休息政策,先後6次發布命令釋放奴隸和禁止殘害奴婢,還多次下詔釋放罪犯為庶民。他實行輕徭薄賦、獎勵農耕、興修水利的政策,將田租由什一稅恢復到西漢初的三十稅一,還下詔賑濟老人和鰥寡孤獨窮人。

第四,廢除王莽嚴刑苛法,實行比較寬鬆的法治。光武帝曾下詔說:「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孔子云:『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其與中二千石、諸大夫、博士、議郎議省刑法。」 他還整頓吏治、精簡冗員、廣選人才,任用賢能。

第五,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秦漢以來,地方政權機構為郡縣二級制,西漢末,共設郡國103個,縣邑道侯國1,587個。對眾多的郡縣,如何加強中央的統一管理,是一個大問題。為了監察地方的政績,漢武帝時已分州派遣刺史,進行視察。劉秀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把刺史固定為州一級的地方長官。刺史處理地方政務,不通過三公,可直接上奏給皇帝,使地方郡縣也直接置於皇帝的控制之下。

第六,在軍事上,一方面,加強中央軍,削弱地方軍。

如「罷郡國都尉」,取消郡縣的專職武官,以太守兼領兵權;廢「都試之役」,取消地方定期舉行的軍事訓練;「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令還復民伍」, 即實行精兵簡政,大量裁減軍隊,讓士兵回歸土地耕種。並正式廢除地方上的更戍役制度。削弱地方兵權的同時,劉秀還逐步擴大中央軍隊,在重要的沿邊地區,設有邊防軍,為中央軍隊的一部分。上述措施,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但是地方軍隊的取消,使地方豪強地主田莊內部的部曲家兵制開始發展起來。這種部曲家兵,承擔著維持地方治安的某種職能。不過後來,由於中央控制力量的逐步削弱,豪強地主的部曲家兵則迅速發展,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勢力,終於導致了東漢末年的混戰局面。

另一方面,則強化監軍制度。監軍的起源較早,春秋即已出現,但監軍之制的最終確立應在東漢初年。如設「北軍中候」掌監五營;每有將帥出征,皇帝即令親信、近臣隨軍監督,等等。目的是防止將帥離心,增強中央軍的可靠性和保險係數。

第七,在邊防問題上,廢除了邊郡更戍役制度,所謂「罷邊郡亭候吏卒」,大量以刑徒兵、夷兵充實邊防力量。同時加強邊防建設,不斷修築亭候烽隧,完善防禦體系。這一措施的目地是為了息邊養民,確保國家安定。

光武帝還常常自省。有一次,出現了日食,他自責道:「吾德薄致災,(責)見日月,戰慄恐懼,夫何言哉!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職任,奉遵法度,惠茲元元。百僚各上封事,無有所諱。其上書者,不得言聖。」還有一次發生了地震,光武帝下詔說,發生地震的責任在君王身上,因為自己無德,才連累了百姓。

有一年夏天,洛陽有甘泉湧出,有病的人喝了泉水後身體恢復如常。又有赤草在水崖邊長出。於是有的大臣上奏道:「地只靈應而朱草萌生。孝宣帝每有嘉瑞,輒以改元,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列為年紀,蓋以感致神只,表彰德信。是以化致昇平,稱為中興。今天下清寧,靈物仍降。陛下情存損挹,推而不居,豈可使祥符顯慶,沒而無聞?宜令太史撰集,以傳來世。」但是光武帝沒有採納。他常自謙的說自己並沒有什麼德行。所以當時的史書對這方面記載的很少。

劉秀還提倡勤儉節約,臨終遺詔上說:「朕無益百姓,(葬禮)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 而文帝葬時用的都是瓦器,不用金銀銅錫為飾,並且沒有起墳。

由於光武帝劉秀的勵精圖治,建武之世,受西漢末年戰亂破壞的社會經濟較快的得到了恢復,社會矛盾得到緩和,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劉氏漢家天下得以完全恢復、發展和中興,社會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光武帝劉秀自公元25年稱帝,至公元57年去世,在位33年。前31年使用「建武」年號,後2年改用「建武中元」年號。他統治時期,中國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後漢書》作者范曄評價劉秀說:「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欖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劉秀的「建武盛世」,為後來的「明章之治」以及近200年的東漢劉氏王朝的統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戊戌,劉秀在洛陽病逝,享年63歲,葬於原陵(今河南孟津縣謝村),廟號世祖,諡曰光武皇帝。劉秀四子劉莊繼承皇位,即漢明帝。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