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與人鬥」的思維模式

大法弟子


【正見網2023年10月21日】

我從小爭鬥心就很強,也導致修煉中守心性的困難。在深挖自己執著心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有種動不動就與人鬥的思維模式。

一個例子

在項目裡,我感覺一位同修對某環節配合不夠,還因我的小失誤而態度不好的抱怨我。當時我就想,這位同修剛來項目時,動不動就說「非常感謝」,各方面都顯得配合度很高,願意付出。看來時間長了、站穩腳跟後,「真面目」就暴露了,看來剛來時是在裝,而她真實的心性就是怕麻煩、不耐煩、不配合的。

其實我這種想法就是與人鬥的思維,把自己和別人對立起來,再深挖,其實我深層觀念是:人就是自私的、不考慮別人的、怕麻煩的、儘量偷懶的、表裡不一的、為了自己而不擇手段的等等。順著這種觀念去想,人與人就是對立關係,由於彼此利益衝突而對立,即使友善也多半是為搞好人際關係而裝樣子。這種觀念很像惡黨的階級鬥爭理論。因此,我凡事不會去理解別人,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而是慣於用「鬥」的方式去據理力爭,談不妥就爭吵。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雙贏式的,而是你死我活式的。

抱著這種觀念,這位同修的表現,就被我解讀成故意偷懶、不配合的自私本性的流露。後來,只要對方回復較慢時,我就會想,她又想偷懶而不理會我的要求,我得哪天給她指出來,等等。

一次,我請她改動一下安排,她遲遲不回復,不過最後還是按時改動了。我當時思考這個事兒,覺得同修其實很忙,沒回復我,可是該做的卻做了,不是我想的那樣不配合,進而又想到,那次同修抱怨我的失誤時態度不好,也許是太忙太累或當天心情不好吧,誰不都有守不住心性的時候嗎?我幹嘛非要把人往壞處想,用一種與人鬥的思維模式去給人上綱上線、扣帽子,恨不得把小事變大?當我從理解同修的角度去想時,一下子就想通了,心裡對同修的不滿完全化解了,那種覺得同修偷懶、不配合的觀念也消除了。

與同修的差距

過去聽一位同修說,她婆婆曾背後抱怨她這不好、那不好的,同修提到這事的時候,語氣平和,笑呵呵的,而且說的輕描淡寫的。我當時都感覺詫異,因為換作我的話,肯定會心生仇恨,被人這樣說還了得?這可以看出我和這位同修的心性差距。

還有一位同修,公婆信基督教,對大法牴觸,甚至還找到同修孩子學才藝的學校(一些同修辦的),說是去看看到底學校在教孩子啥。這位同修提到公婆時,說公婆人很善良,就是不了解真相,說起公婆也是語氣平和而沒有怨恨。這對我內心都是衝擊,要是換作我,遇到這樣的公婆,不接受大法,還干涉孫輩,霸道又強勢,那真的就是結仇了,怎麼能平和對待?而且還說這樣的公婆善良?這也可看出我和同修的巨大心性差距。

同修的這些不同的思維模式都衝擊著我的內心,令我意識到,這些與人為善的思維模式和自己那種與人鬥的思維模式很不同。

提升

過去,我和人爭吵是平常事,無論和家人、同修、同事都如此。那些年,我就是感覺自己的爭鬥心太強了,脾氣不好,愛生氣發火,認識到可是卻長期改不了,自己也挺苦惱的,覺得做到忍很不容易,遇事自己氣憋不住,火也壓不下。

也就是近幾年,才歸正了這個問題,基本不會與人爭吵了。

在家裡,過去和先生長期爭吵,有時還很激烈,感覺婚姻都要維持不下去了,一言不合就吵,很多事情都觀點對立,彼此針鋒相對。那時覺得先生太犟,沒耐心,脾氣差,而自己也很難忍對方。後來發現,其實爭吵的根本原因不是脾氣,而是觀念,那時自己對對方的負面觀念太多,而形成不滿和怨恨,如果人帶著很多不滿和怨恨,不吵都怪了。

後來是通過思考,看到了先生的大量優點,比如,有家庭責任心、勤勞、善良、能吃苦等等,因此,對他的觀念從不滿變成了感恩,自然不會爭吵了。雖然也仍舊看到先生有脾氣問題,有時他會說話態度不好,但這已經不會令我不滿了,只是覺得,每個人的性格不容易改,這是他自身的問題,和我沒啥關係,所以可以對此不動心了。

改變思維模式

雖然改掉了爭吵發火,但不代表「與人鬥」的思維就徹底根除了,從很多小事中,我發現自己的起心動念中還有這種思維的習慣,因此,還會對人有負面看法。有時候自己意識不到問題所在,因為思維模式已經形成習慣了。

一次我因某事對人不滿,先生說,他覺得我的關鍵問題是,總把人往壞處想。他說他通常把人往好處想,本著與人為善,總覺得別人是出於好心。而且,即使知道別人動機中有好心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他也不挑剔,不要求別人對自己百分百好心。他說周圍有的人經常抱怨人,好像世界上沒好人似的,其實就是習慣於把人的動機往壞處想,所以看到的都是壞人了。其實人人都有問題,看到別人的問題也正常。我後來也理解到,不要抱著嫉惡如仇的心看人,眼裡不容沙子似的,要能包容人的缺點。

我意識到,我從小就對人要求過高,那時總覺得班裡的小朋友很虛偽,不善良,我對他們身上的一些問題不包容,看得過重了,因此不喜歡他們,由此而形成了這種對人挑剔的觀念。而沒有想想,其實人人都有各自的問題,要包容別人,而不能眼裡不揉沙。

師父在《二零零三年元宵節講法》中說:「大法弟子對待任何事情都應該正面對待,不要看人家不好的一面,總要看人家好的一面。其實你們知道嗎,我當年傳你們大法的時候,講課中下面發出很多常人的思想反應來,有的人思想反應非常不好,可是我都不看。我就看你們好的那一面,我就能度了你們。我要是都看你們不好的那一面,我怎麼度啊?越看越生氣,我怎麼度你呀?」

通過思考,我又認識到,按照傳統理念,本著理解、包容及善意待人,會化解矛盾,哪怕有很大的衝突都能冰釋前嫌,這方面的傳統故事太多了。因為人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哪怕真的做錯了,如果對方真的能體諒、不計前嫌,人會被感動的,從而會真心想改變自己,這才是化解矛盾的良方;而如果按照惡黨的階級鬥爭思維去處理問題,把人往壞處想,抓住一點問題就不遺餘力去打壓,則會激化矛盾,激發彼此惡的一面,愈演愈烈。其實,前者是符合宇宙特性的「善」和「忍」的,而後者則是背離宇宙特性的。

仔細分析起心動念,我認識到,符合善和忍的想法是這樣的:

    儘量把別人的動機往好處想,相信別人出於善意。
    當別人表現不好時,覺得別人也許有什麼難度,要理解和體諒。
    即使知道別人的動機不好,也要包容和善待。

而不符合善和忍的想法是這樣的:

    把別人的動機往壞處想,覺得別人是成心怎樣怎樣。
    對別人的錯誤給自己帶來的不便或不舒服,抱有不滿、對立,甚至仇恨。

結語

觀察到一些同修,言語中總是希望改掉發火的問題,卻苦於控制不了脾氣。根據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覺得,脾氣是表面原因,而觀念才是深層原因,最好把自己的想法和念頭仔細過一過,把不符合法的扭轉過來,從與人為善做起,才能有助於做到心平氣和。

我還發現,從小事做起比從大事做起要容易,並且,大事小事其實涉及到的人心和觀念是一樣的,所以,其實嚴格來說,小事也並不小。

一點體悟,不當之處,請慈悲指正。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