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神緣 無勞訪九仙

林雨


【正見網2024年05月13日】

歷史上的很多君王,也都是向道的,甚至有的離家當了和尚或道士。當然最著名的就是釋迦牟尼。一代明君唐太宗,卻不是這麼認為的。唐太宗的這首《望終南山》共四十個字:「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岩煙。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岩煙。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大意是重重疊疊的山巒俯瞰著渭水河,碧綠色的屏峰直插入遙遠的天空。太陽從嶺上升起,山岩貯存著雲煙。層層疊疊的松林早晨如夜晚,重重的遠山似缺又似全。這裡是形容終南山的外貌,不愧是一代君王,在形容上更顯得有氣勢。而「疊松朝若夜」在這裡是指山林的幽靜,「復岫闕疑全。」應該是指山峰被雲霧阻隔之意。詩人想表達的大概是終南山的玄妙與幽靜。

「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這兩句是指此詩的重點,是指詩人對修道與世間的不同理解。在詩人的眼裡,似乎一切煩惱都已經消散,不需要再去勞財費神的尋找神仙了。言外之意就是心中有佛之意。

在當時或許人們不明白這首詩的真實意境。只有今天的大法弟子和那些有神通的人才會真的明白真相。今天是正法時期,創世主來到了我們身邊,在救度我們。其實創世主早就來了,就在我們身邊。大法師父的經文《洪吟》<憶長安>中有「何處尋太宗 大法度唐人」的詩句,已經明確的告訴了我們真相。

而詩中的唐太宗為什麼「無勞訪九仙。」呢?因為眾生都在找創世主,創世主為什麼還要去「訪九仙」呢?

創世主從有人類開始,就一直在與我們結緣,為救度我們而付出一切。今天的我們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