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4年06月03日】
當國破之時,人們的生活往往會更加落魄。畢竟覆巢之下無完卵。都會受到牽連的。生活在元朝的漢人都是很不容易的。元代詩人揭傒斯的這首《寒夜作》,僅僅二十個字卻盡顯孤獨與悲涼之意。全文:「疏星凍霜空,流月濕林薄。虛館人不眠,時聞一葉落。 」
「疏星凍霜空,流月濕林薄。」五言相比七言,在感受上差異很大。特別是這首《寒夜作》,讀起來特別的壓抑。這或許就是因為詩人的處境造成的吧。「疏星」在這裡有零星的星星之意,也有孤獨的內涵。「流月」是指月亮是動態的,相比於星星確實是這樣的。大意是說:天上幾顆星星像被冰凍在天上一樣,一動不動;月色流動如秋水般濕潤了山林。有動有靜、互相襯托才是好詩。
其實同樣是疏星,與辛棄疾的那句「七八個星天外」卻是不一樣的心境,畢竟辛棄疾生活在自己的國度,詩人則不同。
「虛館人不眠,時聞一葉落。」「虛館」是指驛館的客人很少之意。如果人多一些、熱鬧一些或許詩人還沒有那麼孤獨。詩人一個人不眠,偶爾會聽到一片片的葉子落下。「時聞」在這裡是指不時之意。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服務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篇文章,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生活在盛世的人們或許還感受不到太多的淒涼,而這種半亡國的感受真的是看不到出路的。不知道自己的前面是什麼。
其實詩人的迷茫,或許只有今天的人才能夠得到答案。大法開傳,人們明白了人生的目的,大戲將落幕,只有得法的生命才會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天國世界、支持大法的人才有未來、污衊大法迫害大法弟子的人,將失去一切。
是喜劇也是悲劇,這就是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