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4年12月09日】
以構造雄偉的巨大石樑聞名於世,而被《世界之最》列為世界最大最重構件的石樑橋─江東橋,是一座以花崗岩築成的多孔梁式石橋,位於漳州城東約16公裡處,龍文區榜山鎮馬崎村東。至今約有800年歷史。
江東橋,原名「虎渡橋」、「通濟橋」,橫跨於九龍江的北溪下游與西溪交匯入海處。此段溪流,古稱「柳營江」,原是通津的渡口。此處江寬流急,波濤洶湧,兩岸峻岭對峙,萬壑並趨,地勢十分險要。古稱「三省通衢」「八閩重鎮」。
宋代郡守黃朴所著的《虎渡橋記》中記述:「渡當溪海之交,飄風時至,篙師難之。」陳讓也在《重修虎渡橋記》中描述江東水:「東奔如雷霆,入地深不可測,則立址於重濤悍流之中,似非天匠鬼工,莫能措手。」此為宋代的歷史記載,說明了在此地勢十分險要的江中,先民們架橋工程之艱險。據《讀史方輿紀要》中稱:「江南石橋,虎渡第一」。
南宋紹熙年間(西元1190年─西元1194年)郡守趙逖伯以「聯舟」的方式建造浮橋,開創在此處造橋的歷史。浮橋總長280米。但此種浮橋,顛簸搖盪,過橋行人通行不易,且極易受風雨摧毀損壞。
嘉定七年(西元1214年)郡守莊夏,於浮橋處壘石為墩,上架予木樑來建造木橋。據說在壘砌石墩時,因水深流急,石塊往往被衝散,橋墩屢建不穩。建橋的工匠一日見猛虎負子渡江,在一處急流處梢停後,安然渡江。工匠見景忽悟,於是循虎徑遊蹤,進行勘探,發現水下有石阜,選此地為建橋處,以取得水中礁石堆壘建築橋墩,才使得橋墩堅固,再於其上鋪梁成橋,並以木、瓦蓋頂,以保護橋面。當時命名「通濟橋」,又稱「虎渡橋」。 另一說法是,名為「虎渡橋」是因「在郡之寅方」寅屬虎,故稱為「虎渡」。
宋理宗嘉熙元年(西元1237年)木橋毀於大火之中。漳州郡守李韶倡議改建石橋,並捐獻50萬金錢。吏部尚書又撥庫銀萬緡,同時發動廷睿和尚師徒四處摹化。歷時三年二個月,才完成石橋的建造。至此,虎渡橋穩定屹立數百年。
江東橋最早的記載來自《虎渡橋記》,其中道:「其長三千尺,址高百尺,釃水一十五道,梁之垮於址五十有八,長八十尺,廣博皆六尺有奇。東西結亭以憩往來者。」
石墩石樑橋的江東橋,橋墩以條石交錯疊砌,長11.4米,寬5.3米,呈上大下小的舟形,側面呈弧形,此形式的橋墩在中國很少見。墩上石樑巨大,大都在百噸以上。其中最大的一根石樑,長22米,寬1.7米,厚1.9米,重達200餘噸,是全中國以至世界構件最大最重的石橋樑。
橋墩間每跨以5條石樑板鋪成橋面,每條石樑板長22至23米、寬1.15至1.2米、厚1.3米至1.4米不等,重達120噸左右。
江東橋自建橋以來,歷時800年,幾經興廢。後經元、明、清各代,石橋屢毀屢修,就有十餘次之多。至今宋代古橋遺址建築的巨大石樑,保留有5座橋墩和三跨橋面,僅存的兩處:一處在第二、三個橋墩之間,存留三塊巨石;另一處在第四、五個橋墩之間,有巨石兩塊。僅餘有三墩間的兩道,可以從橋底下看到。殘長只剩100.35米。
由於歷史上多次戰火的破壞和改建修復,特別是西元1969年加高重建,以鋼筋混凝土路面代替原來的石條橋板梁,江東橋已經面目全非,再也無法看出一代古橋的風采。
今存舊橋基三墩二道,每道石樑重達200噸,在古代,要以人工開採、架運如此巨大石樑,宋代先民們用什麼辦法、何種工具,將如此巨大的石樑運至江邊並架上橋墩,其難度是難以想像的。
據現代材料力學計算,這些石樑在自重作用下,已達其抗拉極限的十之八九,如果,計算不精準,長度再長些,就會在自重作用下斷裂,精密的運算,至今還是橋樑史上的難解之謎。
在中國橋樑史上,這座建築技術極有成就的石橋久負盛名,並在世界橋樑史上占有顯著地位。如今巨大石樑仍穩架橋墩之上,成為一大奇觀,吸引了中外不少著名科學家和橋樑建築專家前來考察研究。英國的李約瑟博士親臨考察後,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文評價:「在中國的其它地方和國外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可同它相比的。」由此足見宋代先民對於石件的採料、加工和運裝等工技,超越現代科技的神奇技能,充分顯示宋代先民在石建築方面的高超技藝與宏大氣魄,為中外建橋史上的一大奇蹟。